创业故事:中国竹业龙头老大汪素莲(一)



在商战中,善于发现、利用身边的资源,可以获得别人没有的优势,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往往熟视无睹,让机会白白流逝。今天介绍的浙江临安市的汪素莲,不仅从身边发现了致富门路,而且发现了周围和她从事同一行业的人没有想到的机遇,她的钱自然就比别人赚得快得多。 

  浙江省的临安市,共有30万亩毛竹林,而其中13万亩竹林的竹笋都被一个女人控制在手里,这个女人名字叫汪素莲,就是靠着这些竹笋,她挣到了3000多万元的资产。

  上个世纪90年代, 20多岁的汪素莲,还是临安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在开办塑料厂、小饭馆相继失败,那时在临安农村会开车的男人都很少,汪素莲却借钱去学会了开大货车。

  汪素莲:“那个时候去学车,这个方向盘都拉不动,没有力气你知道吗,所以现在的话,几乎就是说对这种小车对我来说小菜一碟。”

  由于当地有人租用汪素莲的货车往外运输竹笋,看到竹笋能挣钱,汪素莲自己也开始搞起竹笋收购,并且把竹笋粗加工之后卖给出口企业,十年时间积累了将近100万元。那时,有几十家农户为汪素莲供货,这些农户拥有的竹林面积不过几百亩。后来,一次欠款事件,引起了汪素莲转行的想法。1999年4月,她为一家外资企业送去一批价值30万元的竹笋原料,对方一直拖欠着不肯付给她货款。

  汪素莲:“那对我来说,因为我这一年可能也赚不了30万,还把这个钱如果不拿回来的话,等于我下面人的工资都支付不了。”

  汪素莲费尽周折,一个多月以后,才拿回了自己的竹笋,虽然没有造成损失,但是正是这次事件,使汪素莲看到了自己,作为竹笋原料供应商,受制于人的无奈。

  汪素莲:“因为我当时就是卖给人家转手,所以呢导致了自己就是有这么一种经过,损失,被动的这么一种情况。那么后来我就想了,我一定得自己找客户,找市场,就是办企业。”

  汪素莲决定要从竹笋原料生意转行去做竹笋产品的深加工,她觉得只有直接和终端客户做生意,才会避免这种被动的情况发生。当时的临安,已经有三四家大型竹笋加工厂, 1999年5月份,正是竹笋收购的季节。

  协会人员:“它小的它是能够卖高价钱,小的呢,中的都卖得掉,可是大的那个毛竹笋卖不掉。”

  记者:“为什么?”

  协会人员:“大的日本人不喜欢。”

  由于临安竹笋大都出口日本,大竹笋在日本不受欢迎,于是竹笋加工企业纷纷抢购小竹笋,

  汪素莲:“大笋是0.15元,这个小笋至少就是0.4元钱一斤。”

  由于没有厂家收购,大竹笋一再降价,还是根本卖不掉,

  种植户 骆正梁:“大笋没人要自己晒笋干了,没用的吗,没有人要只有晒笋干,晒笋干自己吃,没钱的。”

  后来,很多人在挖出大笋之后干脆扔在山上,汪素莲建起了工厂以后,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汪素莲:“那么像这种笋的话,就是垃圾产品,那么做产品呢,现在像我们公司所需要的,就是这一种笋。”

  别人把大笋象垃圾一样扔掉,汪素莲却想拿它赚钱,收购大笋,她首先可以省掉一大笔现金。

  汪素莲:“当时的时候,比方说中小规格吧,几乎都要现金收购,而大规格的笋,它可以不需要全部付钱,现钱,那这样对我一个企业来说,发展起来也比较快,因为自己垫的资金比较少。”

  要了别人都不要的大竹笋,以后如何销销售呢?汪素莲其实早就做好了市场调查,她跑去问过外贸公司的朋友,知道了日本人不要大竹笋的原因,原来,1990年以前也曾经有企业去经营大竹笋,由于当时国内竹笋出口都是把整个竹笋完整包装,大竹笋到了日本还要进行分切加工才能进入超市销售。

  外贸公司工作人员:“日本的工人做一个小时要1200日元到1400日元。”

  记者:“相当于人民币?”

  外贸公司工作人员:“将近100多元钱了,一个小时,并且都是50几岁的,这种老太太在那里做的。”

  虽然大竹笋经分切以后更方便了消费者食用,但是因为日本劳动力成本过高,分切以后的大竹笋价格甚至高于小竹笋,购买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很多竹笋加工企业渐渐放弃了经营大竹笋。汪素莲这时候想到自己能不能把大竹笋在国内加工好了再卖到日本呢?

  汪素莲:“日本的这个工资,比我们这里要高出10倍,那我们中国的话,实际上那个时候,人工就是下岗工人呀,这些农村里的人呀,就是找不到工作。”

  汪素莲建起了工厂之后,请人设计了竹笋加工的设备,从周围农村招收了工人,开始把收购来的大竹笋进行加工。

  汪素莲:“笋丝的话呢,可以把它做成一个鱼香肉丝或者什么,那么像这种笋块的话呢,就是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话,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就是沙拉里边的,笋丁。”

  产品加工出来了,怎么卖出去呢?汪素莲请来临安市竹笋协会和外贸公司的朋友一起商量,最后他们决定拿着产品到日本去开展销会,

 创业故事:中国竹业龙头老大汪素莲(一)

  协会人员:“关键是到日本去开展销会,他们一年去好几次到日本,自己,她都自己去的。”

  除了加工成本之外,汪素连几乎把剩下的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了展销会上,每年去日本参加展销会的费用就要几十万元,

  外贸公司:“这个阶段的话也有好几年,才能够打开的,不是一年就相信你的。”

  由于汪素莲每年都拿着自己产品到日本参加展销会,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有日本客商开始尝试定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7095.html

更多阅读

王琼创业:与‘狼‘共舞的美丽女人(一)

【编者按】十一年前,她下岗创业,在偏远的西部进入一个平淡无奇的行业,继而建厂,以加盟方式筹资,股份改造,海外挂牌上市,被英国《观察家》杂志称为“中国企业第一夫人”。 1996年,在一家外贸公司担任......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企业。

创业故事:陈幸福和主人的幸福生活(二)

 陈幸福工作室设计师郑恬:那天恰巧有什么事给他打电话,后来说你干吗呢,我找着女朋友了,跟女朋友在一块。   解说:张啸吟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很喜欢陈幸福的女孩子,两个人聊玩具,谈未来和梦想,最后张啸吟的那盏台灯下有多了一个美丽的身影。

创业故事:陈幸福和主人的幸福生活(一)

 主持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这里是财富故事会,我是王凯。那位说了,你王凯不讲故事,改行卖兔子了?这故事还是要讲嘀,而且今天的这个故事还就得从这些兔子讲起。   解说:2006年,北京海淀公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摇滚音乐节。就在这演出现

声明:《创业故事:中国竹业龙头老大汪素莲(一)》为网友分手万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