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杀4百万头驴 没人要的东西 让他每年赚百万(二)



 刘宜可:“这是我们当地的一种香叶,是去腥味的,是第一道工序,再放一瓶烈酒,去腥味,蒸两个小时吧。”

    解决了牛蹄的腥味,牛蹄菜肴的烹饪难题就基本解决了,2002年,刘宜可的饭店多了一道特色菜肴。这一年的夏天,牛蹄菜肴从刘宜可这里流行开来,到2003年时甚至风靡到整个环江县城。

    服务员:“环江菜牛蹄。”

    顾客:“2003年开始,他做了这道菜,我们来这里吃了,品尝后觉得很上口。”

    记者:“吃的感觉怎么样?”

    顾客:“一个字就是爽,口感好。”

    顾客的认可让刘宜可大受鼓舞,针对当地人的口味,他一口气推出酸辣、麻辣、红烧等6种牛蹄菜肴,特色牛蹄,一度让刘宜可饱尝了独家生意的丰厚利润,酒店因此迅速扭亏为盈。

    记者:“这一盆牛蹄有多少个?”

    刘宜可:“有十来个。”

  记者:“卖多少钱?”

    刘宜可:“卖48元一盆。”

    2003年,刘宜可乘胜追击,连续在县城开设了三家分店。但是随着牛蹄菜肴的流行,同行纷纷模仿,半年内环江县城就出现了十几家牛蹄菜经营者,2004年时甚至出现了专门收购牛蹄的经纪人,牛蹄原料竟然也有了争抢的现象。

    记者:“有没有人跟他抢原料?”

    中共河池市下南乡党委书记 卢洲:“原来也有,关键是他这个比较大,别的小店用量没有那么多,主要是他做的比较大。”

    刘宜可:“问题是你给10元我也给10元,我给8元他们都愿意卖给我。”

    依靠长期稳定收购,刘宜可还没有为原料问题发过愁,但是原料牛蹄的涨价,这一点,让刘宜可喜忧参半。喜的是家乡的废物变成了宝物,忧的是牛蹄菜肴的流行给他带来了十几家竞争者,利润开始下降。如何让自己的品牌成为当地餐饮界的名牌,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刘宜可琢磨了很久。在广西环江县,由于其他娱乐设施比较少,周末打篮球踢足球就成了当地一项非常普及的休闲活动,刘宜可自己也很爱好踢足球,一天踢完球后,几个业余球员找到了他。

   球员:“反正平时也很熟悉,环江人经常见面,就和他说我们要搞个球队,赞助一点服装或者什么东西,他就很爽快的说行,就组织了刘家仔球队。”

    刘宜可:“这帮年轻人每次有什么球赛就主动找我,需不需要挂你这个刘家仔的名字,冠我的牌子,是这样的,就资助他们一点钱,买饮料、饮用水等,再交点报名费。”

 每年杀4百万头驴 没人要的东西 让他每年赚百万(二)

    赞助业余足球队花费不多,只需要配备几套服装,买一些饮用水,但是县里县外不定时的比赛却很多,到了比赛的季节,不仅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当地各类媒体也都会详细报道,让足球队冠上自己的店名去打比赛,不论输赢都是一场很好的活动广告。

    记者:“他们得过什么奖项吗?”

    刘宜可:“县里面都得过,一二名都得过,还在市里面去年得过第三名。”

    足球队的球员和观众中年轻人居多,频繁参加各种球赛让刘家仔成了当地中青年人群人人皆知的品牌,而他们,也正好是餐饮市场的消费主体。

    顾客:“原来来过这里吃饭,吃的味道好又继续过来这里吃,反正朋友一起打完球就过来这里吃饭,就是图个新鲜。”

 频繁参赛的足球队从县城踢到了市区,刘家仔的品牌也随之从环江县城传到了河池市区,2005年,刘宜可在河池市区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分店。刘宜可希望在2006年,自己冠名的球队能够到广西的省会南宁去参赛,把自己的品牌打到南宁去。

    书记:“现在我们这边的牛头要充分利用好,还有牛尾巴,也很好吃的。”

    刘宜可:“我下一步研制牛头牛尾做一道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7314.html

更多阅读

2017如何努力赚三百万 没人要的东西 让他3年赚三百万

  今天,刘宜可又来到下南乡牛场,这三年来,他每周都会来到这个地方,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他的原料基地,就因为他的大量收购,这里的牛蹄从原来的废弃物变成了值钱的玩意。   中共河池市下南乡党委书记 卢洲:“以前是几毛钱没有人要,后来我

严介和:我并购成功的都是没人要的特困企业

由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凤凰卫视、新浪网四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5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推选活动暨中国年度管理大会”12月3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建造商业影响力”。以下为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

故事:打工没人要只好做老板

故事:打工没人要只好做老板 林立人:谁让我是个温州人他和王均瑶同村,比王均瑶出道更早。四次创业三次惨败,经历大起大落。也曾受过骗遭过抢,身无分文几年不敢回家过年,现事业已有所成但仍创业不戟—采访林立人,是在他的九九加一公司的办公

新能源车为什么没人要 没人要的东西 让他找到财富路

    今天,刘宜可又来到下南乡牛场,这三年来,他每周都会来到这个地方,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他的原料基地,就因为他的大量收购,这里的牛蹄从原来的废弃物变成了值钱的玩意。     中共河池市下南乡*委书记 卢洲:“以前是几毛钱没有人

声明:《每年杀4百万头驴 没人要的东西 让他每年赚百万(二)》为网友風趣鍵盤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