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证券私有化”改革实施过程中,时任总统的叶利钦将精力几乎全都放在了与议会的政治斗争上面,政府实际上并没下多少功夫去搞这样一场本来需要全力部署、精心策划的国有资产分配过程。最终“私有化”变成了“没有化”,大量优质国有资产都没有进入私有化交易程序,却通过一些不明不白的抵押贷款制、银行划拨制流进了有权势的寡头私囊。
当时许多人都明白,从事石油生意能赚大钱。由于俄罗斯国内石油的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只要能够拿到石油出口许可证,开展石油出口贸易,就能够迅速获得高额回报。而曾在石油大学学习过、刚刚在商界混出点小名堂的阿布拉莫维奇就是第一批预见到这种前景的人之一。
权力与金钱结合
看准石油界的商机之后,阿布拉莫维奇做出了一个真正改变其人生际遇的选择:与俄罗斯政坛的风云人物、“院士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合作。
别列佐夫斯基谙于资本运作,而且还操纵着数家媒体。他凭借雄厚的资金,先后出任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独联体执行秘书及俄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等要职,并最终成为了叶利钦“家族”集团中的领军人物。阿布拉莫维奇是在另外一名富豪的私家游艇上与别列佐夫斯基相识的,并在后者的大力推荐下,成功跨入了叶利钦周围的社交圈子,同时深得叶利钦小女儿塔季扬娜的赏识。
在几乎取得了与别列佐夫斯基平起平坐的地位后,阿布拉莫维奇开始与之联手出击心仪已久的石油市场。
1995年8月24日,根据叶利钦的第872号总统令,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成立,该公司很快就成为俄罗斯最好的石油精炼厂和生产公司。当年年底,为资金所困的克林姆林宫决定招标出售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部分股权。在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成立3个月前,别列佐夫斯基就与阿布拉莫维奇合作建立了特拉斯特公司。之后,阿布拉莫维奇又分别成立了十余家公司,目的就是用来收购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股票。
翌年6月,阿布拉莫维奇进入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旗下“纳亚伯利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董事会,并顺利成为西伯利亚石油公司驻莫斯科代办处的代表。
随后,在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私有化过程中,阿布拉莫维奇利用三次竞拍公司股份的机会,仅用市价8%左右的价格,就得到了其所渴望的股份。当然,与他联手的还有别列佐夫斯基和斯摩棱斯基。他们利用在官场的关系,对负责拍卖的委员会施加压力,最终只让“自己人”出现在了竞拍场上。
收购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股份之后,阿布拉莫维奇与别列佐夫斯基又成功渗入了其子公司。而且,俄罗斯铝业公司、俄罗斯民用航空公司也先后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这时候,一直冲锋在前的别列佐夫斯基却发现,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变成私人王朝之后,真正的皇帝却是阿布拉莫维奇,因为他拥有了36%的股份。
由于竞拍资金的来源没有必要的证明,阿布拉莫维奇资金的合法性以及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私有化过程受到了公众的怀疑。两年后,俄罗斯高级审计署在一份报告中指称,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私有化过程存在违法现象,政府在转让股权过程中流失了27亿美元的资本,因此转让合同应视为无效。
然而,当最高检察长斯库拉托夫试图对此展开调查时,却遭到了克里姆林宫一些高官的阻挠。虽然他依然锲而不舍,没想到就在此时,一家电视台播出了一个酷似他的男子与两名妓女同床作乐的录像镜头,斯库拉托夫卷入“召妓”丑闻而声名扫地,被暂停总检察长职务。对阿布拉莫维奇的调查也因此终止。
“叶利钦家族的影子将军”
阿布拉莫维奇能够屡次从刑事侦察中成功脱身,当然得益于他和权力高层千丝万缕的联系。1999年3月,与叶利钦闹翻的克里姆林宫“大管家”、总统安全局局长科尔扎科夫曾在记者招待会上直接指责阿布拉莫维奇是叶利钦家族的“提款机”,而且阿布拉莫维奇与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扬娜有染的传说,也曾在坊间非常流行。
能够和叶利钦家庭扯上关系,阿布拉莫维奇绝对是拜别列佐夫斯基所赐,但在与政客打交道时,他却并没有走别列佐夫斯基“融进去、显出来”的老路。在取得那些握有大权的人的信任时,阿布拉莫维奇却给对方及世人留下了一个游离于权力圈子之外的印象,外界只能靠猜测来揣摩他的“道行”到底有多深。
“他是个非常谨慎的人。”阿布拉莫维奇的一位老友曾指出,“阿布的行事风格是善于分析他人的心理,依托自己的关系网办事……他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寡头,对他而言,生存下去才是更为重要的事。”
在叶利钦时代,阿布拉莫维奇虽然拥有将与其关系密切的交通部长送上第一副总理宝座的能力,但他自己却从不肯出现在权力场中,只是在助叶利钦成功连任并大量收取回报时,他的名字才开始出现在报章上,而且还是作为别列佐夫斯基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只有那些熟知叶利钦家族内情的人,才了解阿布拉莫维奇是克里姆林宫真正的“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