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姬和厨师研究出了红烧鸵鸟掌的做法,没想到8只掌3天就卖光了,从那以后,这道菜也成了一道招牌菜,许多顾客慕名而来。
顾客 李辉:“味道入味,比较细,好吃。现在有车也方便,带朋友吃点新鲜的。”
从那以后,老杜每年都向何凤姬提供400多个鸵鸟掌。在老杜的建议下,广东收购商也开始向他收购。每年只这一项老杜就有15万元的收入。为了开发产品,老杜整日都在研究鸵鸟身上的零部件。一次整理电线让老杜产生了灵感,他把鸵鸟毛像缠电线一样一搓一搓地缠在绳子上,他缠了一夜,竟然缠出了鸵鸟毛围脖。老杜把经过染色的成品发往广州,建议收购商带卖,结果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老杜就这样利用鸵鸟身上浪费的部分赚了钱。所以他也有底气从周边养殖户手里提价回收。从2005年起,老杜抛出了1450元一只的收购价,高出了正常价50元。所以,养殖户都愿意和老杜合作。鸵鸟比以前容易收了。
养殖户 白云岭:“没合作以前,鸟毛和下水这些东西都没用,全都扔掉了,自从和杜老板合作以后,他这方面开发的挺好,我们把这些东西都给他留着。他都能有利用价值,这样我们也能增加点收入。”
看到白云岭家的鸵鸟养得不错,这次老杜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准备把自己的30几只鸵鸟也送到小白家寄养,同时付给他9千元的饲养费。自己也节省了人力。“这鸵鸟装车为什么要戴头套?”
杜晓征:“为了避免它受惊吓,安全,它不看见就觉得安全了,就随着你怎么推怎么是。”
“你为什么要把鸵鸟装车?”
杜晓征:“直接送到养殖场,他饲养商品鸟,我们这主要搞屠宰,重点搞屠宰,所以我们放弃养殖了。”
把自己的鸵鸟寄养给养殖户,然后再回收屠宰,这样的做法,老杜去年就实施了,在山西、河北等地共寄养了500多只。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货源。货源是保证了,可是人员又出现了缺失。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干这种脏活累活了,所以老杜的人才流动很大。
杜晓征:“干三天就走的人大有人在,早上我们拉回来,吃完中午饭全走了。人家都说这山沟我们不来。”
王丽娜是老杜的得力助手,5年前她刚来的时候只有18岁,由于销售能力强,老杜让她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但是由于人手少,小王也不得不参与屠宰。时间长了也就锻炼成了老杜手下的扒皮能手。
养殖场员工 王丽娜:“我现在扒的这个部位是鸵鸟的后背,也就是说是钻石区,就是有毛孔眼的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在鸵鸟身上是最值钱的一块。”“拿你拨的时候是不是要注意? ”
养殖场员工 王丽娜:“拨到后背这部分的时候,我们一般就是拨下来以后差不多了就都用手往下揪,一般劲大的话就拽下来,就尽量不用刀碰。”
老杜以前买了12万一只的鸵鸟,赔了100多万,现在一只鸵鸟只卖1千多块钱,他每年却有60多万的利润。今年年底老杜准备投资建一个屠宰场,明年屠宰量就能突破80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