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中国网络之父(一)



 

 

 

 

  马云、中国杭州人,阿里巴巴创办人、首席执行官(CEO)1988-1995: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1995-1997: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1997-1999: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至今在杭州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以香港为总部,创办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资就获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创造了一个网站,一分收入没有而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奇迹。

    边工作边考大学

    跟很多搞网站的技术精英比较起来,马云的学历并不突出。他第 一次考大学考不上,因此投身社会。他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作, 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 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后来边工作边考大学,考试成绩还是不怎样 。他说:“当时的成绩只能选杭州师范,因为那是师范没人念嘛!”   

    但是他进入杭州师范后却非常用功,由于从小自己就在西湖旁边 苦修英文,也找外国人“陪练”,所以进入师范的英文系后,马云驾 轻就熟,不仅读出好成绩,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活动,成为学生会和杭 州市联合会的主席,结识了许多朋友。   

    毕业后,他成为500个毕业生中唯一被分配到大学里教书的学生 ,其他同学都成为中学教师。他被派到杭州电子及工程学院当英语及 国际贸易讲师时,师范学院的校长对他说,他是学校的骄傲,希望他 能够至少教上五年书。   

    马云说:“所以我信守承诺,认真教书教了六年。不过,我觉得 年纪太轻当老师不好,没有生活经验。”   

    尽管年纪轻,他还是被选上全校最好的10位老师之一,而且破格 被提升为“讲师”。

  在美国接触电脑

    之后,马云离开教职。这位老师成为“网中人”,依他自己的说 法,完全是一种“意外”。1995年第一次到美国时,对电脑一窍不通 ,有朋友向他介绍,让他输入一个词时,他输入了Beer(啤酒)这个 词,结果显现的有德国、美国等地的啤酒,唯独没有中国的。他再好 奇地输入了China(中国),电脑的反应是“没有数据”。而在输入 中国历史时,出现的只有一则50个字的短文。

 马云:中国网络之父(一)

    马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东西?

    过后,他做了一个实验,请朋友做了一个杭州翻译社的网页,结 果在三个小时内,就有七个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读者浏览。

    他的结论是:这个东西有很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它将改变这个世 界。

    这一年,他创办了一个名为China Pages的网络公司,两年后, 公司收益达到600万元人民币(约110万新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 邀请他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咨讯部主管,而在他的领导下, 中心的资讯交流组在1998年的业务收益达到540万元人民币,纯利达 290万元人民币。

    马云回忆起这段工作经历时,认为自己“受益非浅”。他说:“ 杭州毕竟是小城市,眼光胸怀小。到了北京后,我学习从全国的角度 看问题,眼光更宽,经验也更多,同时更了解全国企业电子业务发展 的趋势。”

    去年初,他离开了外经贸部,实践他的alibaba.com理念。

    他说:“过去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任何事情的发展没有商业在背 后支撑,很难持久。而资讯科技的发展绝对不是一个游戏,因为如果 只是游戏,有一天游戏会结束。资讯科技的发展,是一场革命,它将 改变商业的方式,改变人类生活的各方各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8500.html

更多阅读

网络游戏植入营销 日化植入营销——穿透市场的百厉之剑(一)

日化植入营销——穿透市场的百厉之剑(一)“植入式”营销概念已不鲜见,无论是模块说、切割论还是资源整合概述,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嫁接,而未深入根土,更未贴近日化行业实际形势。当前,外资日化大军压境,雄霸高端,占据资本、技术及品牌传播优

马云:互联网之父的癫疯人生

马云前往美国准备实现多年前的美国梦,打算把中国的成功商业模式带到美国。他游走各地并表示相信全球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好转。与以往不同,这次出访对阿里巴巴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为了招揽一批廉价的硅谷精英,更重要的是试图在低成本的商

阿里马云 马云太极决定阿里两极(二)

 马云的无极和太极   南怀瑾说,“太极拳讲究‘移步’,所谓举步轻如灵猫搏鼠,踏足重如泰山,阴阳虚实要分明,且步伐移时脚亦在动,而脚的姿势亦是太极,若欲配合易经之理,处处一太极,移形换步,都能自自然然地太极化了”。对于正在“移形换步”

声明:《马云:中国网络之父(一)》为网友半生流离颠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