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还没融化,另一场又纷纷扬扬紧接而来,北方的冬天就是这样。一个瘦弱少年趔趔趄趄走在雪地里,寒风硬生生地吹得他像一片飘零的叶子。少年丢了一只羊,还是只母羊,这等于丢掉的是三只、四只,不定是多少只呢。少年抬眼望了望苍茫的天空,寻觅着若隐若现的羊蹄印,走进了雪野。
少年喜欢雪。雪像一层温暖的棉被覆盖在地上,锐利的寒气就钻不进土壤,庄稼窝在温暖的土地里歇息着,像人似的,把一个春天一个夏天,还有一个秋天的疲劳都在这个冬天里静静地卸了下来。等到来年春天,万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年月,疯长。
想到春天,少年一时忘了丢羊的烦恼,他蹲下身抓起一把雪放进嘴里,一股冰凉沿着气管滑进肺里,身体就着这份冰凉,竟神清气爽了不少。
这个瘦弱少年叫黄贵银。
二十多年后,北京。又是一个清新扑面的早晨,鸟语花香,一处花园别墅前,司机静悄悄地泊好车。一位中年人从别墅里出来,他面色红润、精神充沛。中年人上车,汽车平稳起动,穿越喧嚣的都市,来到繁华地段的一幢写字楼前停下。正是上班高峰,黄总,早!员工们纷纷热烈地向他打招呼,他微笑致意。
是的,当初那个瘦弱少年历经千锤百炼,已人到中年。智慧与激情,以及永不放弃的坚韧,伴他开创了事业的辉煌。
成功的老板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有温柔敦厚的外表,然而在对商机作出判断与把握时却有着鹰的眼睛、豹的速度。再比如,他们处事低调,他即使站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知道他是谁,但你一定知道他的企业,他的事业。
黄贵银正是这样一个人。在大众中,甚至在经济界,知道黄贵银本人的恐怕不会太多。但提起九鑫集团、提起满婷、新肤螨灵霜等系列产品,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商海沉浮近二十年,尤其在成功打造九鑫集团后,各路记者们蜂拥而来,但黄贵银除了积极介绍产品外,从未谈过自己人生经历、创业史。面对本报,这位赤诚的山东汉子第一次详细讲述了他的过去,以及他所期望的未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曾经为我贫寒的出身抱怨过,小时候放羊常对着天空幻想:如果家境好一点,人生哪会这样艰难?长大后才知道,贫穷也是上苍的恩赐。因为贫穷、因为卑微,才会从最不引人注目的跑龙套的小角色起步,一点一滴地积累起生意的基础,一横一竖地编织生意的网络,一尺一寸地逼近生意的核心。
我是山东泰安人,小时候家境非常困难,家里有10个孩子,我最小。那时候学费很便宜,但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所以读书负担仍然很重。我就一直在考虑:怎样能让家庭富起来?小学毕业,我想出去闯荡,可是父母不同意,于是在家里养羊。开始养了一只小母羊,第二年,下了小羊崽,把小羊崽养到半大卖了,换回了一对小羊,这样,有计划地买进卖出,等到17岁那年,家里已经有60多只羊了,其实在那个时候,每年家里卖几只羊来负担家庭的柴米油盐已经很宽裕了,而且还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属于村子里比较时髦的人。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希望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等到17岁,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正好有在沈阳工作的亲戚到我们家里来,说是能带我到沈阳,并且安排在飞机场打工,我高兴坏了,毫不犹豫就跟着他到了沈阳。
到了沈阳以后,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在城市,东西南北都不知道。到了机场,发现机场根本不用人,于是在飞机场打工的希望全泡汤了。这是我第一次出门,虽然找工作不顺,但城市的新奇感对我的冲击太大了。我暂时寄居在亲戚家,这时候刚好亲戚家在请木匠做家具,我就帮他们做饭打下手。
亲戚家的家具做完后,我也没有短工可以打了,这时候,发现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我们家亲戚帮我借来了一台爆米花的机器,简单教了我一下怎么操作,让我自己上街去帮人家爆米花,也算是学门手艺。
一个从没出门见过世面的人,年纪也不大,我那时可能有点憨头憨脑。其实,爆米花根据材料的不同,对爆米花的压力、火候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爆大米花,空气绝对不能漏,火候也不能太大。我那个时候哪里知道?出去的第一天,爆的就是大米花,结果第一锅爆出来,一碗米爆得只剩下半碗了,又黑又煳。人家看我年龄小,倒没有跟我索赔,但是不给工钱,给我撮了一锹的煤作为报酬,我当时非常难受,觉得在外面太不容易。
回到家里我反复琢磨,第二天就爆出了合格的爆米花。在东北沈阳做爆米花生意的人非常多,爆大米、玉米、花生、甚至虾片、瓜子、年糕,过了一段时间,我已经完全掌握爆米花的诀窍了,爆出来的效果非常好,每天可以赚20元钱。但是,随着夏天的到来,爆米花已经没有人做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干了一个多月就干不下去了。
后来,亲戚的邻居承包了一个沙厂,让我去筛沙,找了一个比我大六、七岁的人作搭档,每天从早筛到晚。干起体力活,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出汗太多,一天可以喝一桶凉水。做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不能再干,太累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不长个子可能就是那时候给累伤了。
后来去了吉林省吉林市,当时非常流行收购劳保手套,八十年代,各个单位都会发劳保用品的,象手套啊、工作服啊,有些人单位发了用不了,于是就有人专门去低价收购这些用品,然后再统一清洗、整理、再卖出去。做这个生意,有时一天可以赚三五十元钱呢。就这样干了一夏天,居然挣了好几千元。我出门在外已经一年,这时觉得非常满足,可以回家看父母亲了。我盘算着到了冬天,生意不好的时候就准备回家过年。
当时在吉林住的是小旅馆,很多人一起睡通铺的那种,一天一元钱。我住在那里,听住在一起的人说起卖麻袋的生意,说是一个车皮能赚几十块钱,我有些心动,于是将做生意赚来的钱都投入到麻袋生意上了,但是当时年纪轻,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经常请人家吃饭,还搭了不少车钱,总之费了很多的周折,结果一事无成。我感到压力很大,本以为可以衣锦还乡,可一转眼,不仅挣的钱花光了,而且回家的车费没有了,连吃饭钱也成了问题,这可咋办?
我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姓许的,他有一个小厂,还有个小店面,他觉得我挺老实而且挺勤快,就雇了我,让我帮他看店,顺便做些厂里的粗活,每天给我5元钱。我总算是又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样边干边寻找机会,又过了大约一年多时间,许老板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店开不下去了,突然有一天他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于是我又失业了,吃饭又成了我最重要的问题。
不久后,我已经连一块钱一天的旅馆也住不起了,每到晚上只能去火车站想办法过夜。我在火车站认识了一个老头,姓李,他到吉林打官司,打了五、六年,终于胜诉了,但是该赔偿给他的钱却始终收不回,所以只有在当地等消息。有一次,我从火车站的小饭店门口路过,他刚好在里面,其实他跟我一样穷,但是,他还是叫住了我,说是请我吃饭,我们俩人就着一碟小咸菜,吃了两碗苞谷粥(只要一毛钱一碗)。在我记忆中,那两碗苞谷粥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从那时候,我就发现了,其实最需要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不论贵贱。
磨出来的生意经
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男子汉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在事业正火爆时,黄贵银开始反思这个行业,尽管它活跃异常,但一眼见底。黄贵银毫不犹豫抽身而退,开始寻找新的产品和市场。
大约在80年代后期,我开始炒国库券。83年国家开始发行国库券,87、88年国库券开始在黑市上流通,炒国库券成了一个利润较高的买卖。我懂得不多,跟着别人做,先买了再卖给别人,那两年赚了两万元钱。有了钱,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来,买了一个小房子为母亲开了个餐馆,又把哥哥请过来打理。本以为用自己人会比较放心,谁知道,我哥哥贪杯,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还经常跟客人起争执,得罪了不少客人,餐馆的生意越来越清淡,慢慢的没有人来吃饭了。我当时在做自己的事情,不经常去餐馆看,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生意已经一败涂地了,只好关门。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发现,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并且要有个好的管理者。到现在为止,我的任何朋友、亲戚如果想到九鑫上班,都得从底层做起,没有能力的概不录用。
接下来几年,我又赚了五六万块钱。那时候,吉林的百货大楼效益不好,很多商场有柜台出租,我看中了一个生意--做厨房用具,产品是多功能切碎机。那时,已经认识了何总(九鑫副总裁兼品牌总监)。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俩租用了一个柜台,通过不停地演示,一天也卖十几台。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的市场需要。那时候,每到年底企业都会给职工发些年货啊什么的,当时大家的观念也新了,象切碎机这样的时兴产品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不少单位就给职工发这个。
为了尽量节省成本,我们到处打听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终于发现了一家厂的价钱要比我们当时的合作伙伴便宜,于是,我们将与前面合作伙伴的所有费用都结算了一下,算下来发现我们还欠别人780元钱。当时的市场秩序很混乱,卷着钱、卷着货跑的现象时有发生,700多块钱这种小数目根本就没有人来关心,但是,我们觉得既然是和别人合作就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我和何总将所有的帐对清,把780元钱给厂家汇了过去。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天津的生产商主动来找我们,问我们是不是将780元钱还给了厂商的那家代理商,我们很诧异,人家就主动告诉我们,他们也准备开发吉林的厨房用具市场,但是,因为一直找不到一个能够信任的合作伙伴,所以迟迟没有动。他们听以前与我们合作的厂家谈起我们将所有余款主动退还的消息,就决定一定要找到我们跟我们合作,并且答应给我们非常优惠的代理条件:当时一车皮货价值18万,他们先收我们5万块钱,等到我们所有的货都销售之后再结清尾款。对资金缺乏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好事情,从那时起,我们的生意就逐渐好起来了,最后,吉林市8个大商场我们占了6个,这其中,天津厂家对我们的支持作用非常大。
到了1995年,市面上一种压面条机卖得很热,我们也开始做。我拿来一台机器,拿着面团不停地试,当时,机器的功能有限,不能设定各种形状,压饺子皮压出来总是不圆,我不停用各种方法测试,终于发现了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就能使机器压出来的饺子皮是圆的。于是我们到各大商场进行现场演示,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当时只有我们做出来的饺子皮是圆的。后来连我们的供应商看到我们的现场表演都啧啧称奇。
为了更好地推广产品,我们跟电视台协商,请他们帮我们做宣传,我们给电视台20台机器作宣传费用,他们也挺感兴趣,就同意了。结果,电视广告一打,市场反应热烈得不得了,到了年底,各个单位搞福利,团体购买压面条机,于是,我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到了第二年,更多的厂家发现了厨房用具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代理商进驻吉林市场,我和何总一商量,觉得这个市场已经逐渐饱和了,所以我们俩毅然决定放弃这个市场。我们将在吉林的代理权和在商场中的摊位顶给别人,自己开始寻找新的产品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