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跳跃式的发展让网络游戏苦尽甘来,而由网络游戏孕育的虚拟财产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虚拟财产是否应该合法化,是否受法律保护等等问题,都让虚拟财产成为网络游戏中继私服、外挂之后人们竞相讨论的又一大热门。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虚拟财产无法得以“正名”,只能漂泊在网络与现实之间,患得患失。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网络游戏消费市场规模达13.2亿元,同时带动电信服务、IT设备制造等关联行业增长近150亿元。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仍然是生机勃勃,而造就这个市场的几千万用户群体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据IDC预计,到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规模将达到67亿元,用户将达4180万。
网络游戏诱人的市场前景已经很清楚地摆在人们的面前,那么,由网络游戏孕育的虚拟财产自然不容忽视。更甚的是,虚拟财产已经悄悄地往现实伸开了触角。在17173.com的一项调查中显示,22.64%的用户曾使用现实货币购买过网络游戏中的ID或虚拟物品。
正是因为虚拟财产有了这样的“背景”,近一两年来,虚拟财产频频在公堂亮相。网络玩家的虚拟财产其实是由实际财产演变过来的,“财产是虚拟的,但是产生的利益却是实际的”。因此,游戏玩家在疲于维护自身虚拟财产所有权的同时,对虚拟财产合法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这里有一个前车之鉴,由于以法律禁止虚拟交易的方式来杜绝虚拟财产的纠纷问题的效果很差,网络游戏最为发达的韩国最终在法律上承认了虚拟物品的合法性。
承认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就意味着虚拟财产必须接受法律的保护。据统计,我国76.3%的网民有过虚拟财产被盗的经历。但是,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尚属空白。2003年底,19名律师联名上书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建议书》中明确提出,“我国制定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法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并建议为“虚拟财产”制定一部程序、实体合一的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条例。
必须看到的是,虚拟财产合法化将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且不说为国家关于制定虚拟财产价值衡量标准和立法工作的难度有多大。
虚拟财产合法化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通货膨胀”。在网络游戏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虚拟财产的现实价格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价格不菲,但很快却变得一文不值。此种现象在虚拟财产合法化之后更加不可避免,这是网络游戏玩家所不希望看到的。
虚拟财产合法化引发征税问题。自从虚拟财产有价之后,关于虚拟财产的交易正在形成规模化。据估计,中国目前的网络游戏地下交易市场已经高达10亿元,仅重庆市每年通过网吧进行交易流通的游戏虚拟装备价值就高达上千万元人民币;除了在游戏中叫卖外,国内也出现了超过千家的虚拟物品网站。我国没有对虚拟物品交易进行征税的先例,面对如此大额度的税收流失,有关部门希望能早日设立相关法规。这也是虚拟财产合法化之后,网络游戏玩家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虚拟财产合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网络与现实间,虚拟财产暂时表现出患得患失。虚拟财产的复杂性首先决定了国家制定虚拟财产的价值衡量标准和立法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网络游戏玩家对虚拟财产的合法化应具备耐心。而当虚拟财产合法化之后又将迎来“通货膨胀”、交易征税等更多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产业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