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 “生人文化”与创业企业的制度化管理



  中外创业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打上创业者深深的烙樱这是因为,创业企业的规模较小,决策集中,领导的“个性”决定了企业的“特性”。但当企业上了规模之后,若继续“唯创业者马首是瞻”,则是非常危险的。作者提出了“生人文化”的概念,并指出,创业企业必须重视制度化管理,既是经验之谈,更是真知灼见。

大部分新兴企业普遍存在个人对企业有很大影响的问题。比如说王石,他是军人出身,所以万科公司的组织性、纪律性就比较强。我还认识一个跳芭蕾舞出身的搞民营企业的,他的公司办得就像跳舞一样,搞艺术的人比较感性。我们呢,则比较理性。

我大学读的是经济学,硕士读的是政治,博士读的是法律,加上本人又比较喜欢历史和哲学,这都是些很思辩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别人看不到的现象,我能够感知它,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它。比如,做房地产开发需要经常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很多发展商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走后门、拉关系上。实际上企业的根本是在经营上,在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上,你的财务成果不好,好比犯了法,再有关系,最终也要受到法律制裁。管理企业一定要按照程序与规则来进行,不能按创业者的主观意志来引导企业发展,否则就很容易出问题。

我们经常讲民主,民主实际上就是对否定自己的事实能够按照程序来接受。所以,创业者应该将个人对企业的影响放在程序和制度内,而不是非规范的、非制度的一种影响。做公司要尽量培养“生人文化”,而不是“熟人文化”。中国企业不能令行禁止,就是因为大家都是熟人,制度没法执行。西方在这一点上就比较好,都是“生人心态”,都按照制度办事。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讲,熟人社会协调半径只有30公里,而在生人社会用法律所有的人都能协调。所以,我觉得只有在“生人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程序和法制的轨道,我们才能把自己真正放进制度里去。一个创业者如果不把自己放到制度里,企业就随时面临失败的危险。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创业者必须及时调整心态。创业者的心态是对不激动人心的事不感兴趣,喜欢大起大落,而管理公司则要有家庭主妇的心态。你每天都打扫卫生,池子里都有没洗干净的碗,桌上还有没擦干净的灰,有了这样的心态你才能管理好公司。如果你每天都要激动人心,就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这就像在平衡木上翻跟头,80%的时间需要找平衡,20%是翻跟头,如果老是在翻跟头,准会掉下来。所谓找平衡,就是说要保持公司的营业额呈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5亿元、10亿元、20亿元这样一直做上去。但是,如果你要进入别的行业,这就意味着你要面临翻跟头了。

 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 “生人文化”与创业企业的制度化管理

比如说,目前我们对全能的开发商以及传统的运作模式持一个批判的态度,提出要做独立住宅的订制服务。这一概念的提出完全超出了常规,否定了传统的东西,万通也就面临着翻跟头了。一个公司必须善于找平衡,平衡找好了,也就可以翻跟头了。

在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正常的轨道后,创业者应该将心态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包括你怎么进入这个制度,你怎么能够按照一个企业正常发展寻找平衡与突破,切忌天天想着突破。上世纪90年代初创业的,特别是从房地产起家的,现在生存下来的很少。与我一起创业了10年的伙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所以,随着公司历史的延长,我们的年龄也不像当时刚刚创业那么年轻,对公司的预期也不一样了。20岁时是做梦,40岁时就更多地考虑要保住现实,50岁以后就只剩回忆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从1997年开始我对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的事就更关注一些。

(作者简介:冯仑,1959年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央党校、中 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从事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经营、组织、管理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9052.html

更多阅读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对成长环境、能力、经验的归纳与整合,是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论的人性的反映。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环境、对目标及对优势的假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表征,也是企业价值观念、处事原则和追求理念的表达,经过长时间企业的文化积淀所形成。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独特的,仅适合企业本身

人力资源匹配企业战略 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匹配发展

     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Michael E. Porter在《竞争优势》强调了企业战略和文化匹配的重要性,并指出企业文化本身无好坏,企业竞争优

声明:《创业初期的企业文化 “生人文化”与创业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为网友有味是清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