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科幻电影
一辆轻巧的摩托车,没有油箱,只要接上可乐瓶大小的一罐氢气,就可以行驶上百公里,而且绝对不会排放污染环境的尾气。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面。在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的博能燃料电池公司就有这样一辆车,该公司总裁沈建跃微笑着向笔者演示它的使用方法。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能源,它的原料是氢气,利用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释放能量的同时产生无污染的水。燃料电池的构想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一家公司提出,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及瑞典等国家得到长足发展。尽管目前由于技术的原因还不能广泛投入使用,可是很多致力于开发这项技术的机构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包括加拿大及中国等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拨款支持这项研究。沈建跃的博能燃料公司可以称作这项技术的领先者。
沈建跃表示,博能公司主要致力于小型移动电源的研究,希望能够在不久的未来,在全世界推出燃料电池自行车。移民加拿大的沈建跃想,大陆有自行车厂40多间,每年生产自行车4000万辆,摩托车800万辆。如果这些轻型交通工具有10%使用燃料电池,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商机。另外,在越南、菲律宾、印尼、台湾等人口密集的地区,燃料电池自行车同样有潜力无穷的市场。
虽然博能公司已经生产出样品,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燃料电池自行车的成本仍然太高,无法在市场上普及。因此,沈建跃把目光同时放到可以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备用电源市场。他表示,博能公司生产功率在1000瓦到2000瓦的高档备用电源,该项产品在价位元和性能上都有一定市场。
移民成功典范
沈建跃祖籍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85年取得上海化工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留学加拿大,1992年获得魁北克省拉瓦尔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在日本国立化工材料研究所工作两年后,1994年到西门菲沙大学任副研究员。
1994年底,沈建跃看到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辞去了西门菲沙大学的工作,与几个朋友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公司,从事汽车用燃料电池的研究。1998年,沈建跃从中国内地融资100万美元,在加拿大本拿比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博能燃料电池公司,把开发目标瞄准了面向亚洲市场的燃料电池自行车。
博能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自行车行程为100公里,是普通电瓶自行车行程的两倍。包括储氢瓶在内的重量只有13公斤,非常轻便。博能公司的燃料电池储氢瓶采用有吸附氢气能力的稀土金属,在低压的状态下储存氢气,非常安全可靠。
2002年,博能公司在加拿大股票市场(CDNX)上市,为公司注入大量资金。沈建跃表示,该公司目前的市值大约1000万加元。
去年4月,沈建跃获得第12届卑诗省新加拿大企业家奖,成为大陆高科技人才移民创业成功的典范。6月8日,博能公司的产品在温哥华举办的2003氢能与燃料电池博览会上受到瞩目,并于次日与英国一家专门生产工业和军事便携式电池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在其燃料电池系统中使用博能生产的燃料电池堆。
去年圣诞节前,沈建跃在中国签约,将在上海浦东设立生产稀土储氢瓶的工厂。同时,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公司也计划与博能合作,共同研发燃料电池技术。
创业艰苦决不放弃
沈建跃的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碰到过很多困难,好几次面临倒闭。”已经是千万市值上市公司总裁的沈建跃微笑着说。2000年圣诞节,员工的工资发不出,沈建跃毅然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贷款发工资。“如果我不借钱,公司就只有倒闭了。”沈建跃的决心给他带来了回报,次年2月,公司签订了上市的合约。有了公众的投资,博能公司有救了。“那时候投资环境很差,但我们还是挺过来了。”如今的沈建跃脸上,早已看不见为资金发愁的窘迫,有的只是对未来的踌躇满志。沈建跃说,今年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于开拓全球市场,特别是欧洲和亚洲市场。他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绿色科技,正因如此,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沈建跃表示,每年加拿大政府至少要给博能公司50万元资助,他自己也成为半官方机构加拿大燃料电池产业联盟的董事,为他了解该项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带来不少优势。
沈建跃对燃料电池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在未来3到5年内,某些燃料电池产品将可以做到产业化,届时博能公司的储氢、电堆这两项技术作为燃料电池必不可少的环节,将会在更大层面上得到应用。看他这样运筹帷幄的样子,谁会想到他来加拿大时口袋里竟然只有100美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