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非常态掘金



 丁磊与张朝阳已取得了成功,网络游戏缔造者陈天桥的财富规模从4亿增长到40亿元,还有诸多的游戏设计者和短信经销商从中获利;另一个相关的领域,电影《手机》、《无间道3》、《地下铁》、《玉观音》在暗示着华语电影的强劲反弹。

  文化与商业的互动已开始催生出了某种内在的市场变革。在现代商业理念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一种新的流行文化的生产机制正在形成。而中国的民营资本则以敏锐的眼光,率先捕捉到这种变化,并在2003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赢得了占领未来市场的机会。电影《手机》捕捉到了这种社会变化,又以自身的方式为之提供某种标志性的诠释。这既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开始,其象征意义已超过了电影本身。

  娱乐缔造者

  12月23日,从上海做完《手机》首映式推广活动回来后不久,王中军在他那间堆满艺术品和各类文本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华谊兄弟:非常态掘金

  毋庸置疑,这位华谊兄弟投资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看上去更像一个商人而非艺术家,尽管他本人的定位正好与此相反。事实上,他本人早期的从商历史也充分证明了上述判断。

  1994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不久,凭着商人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判断,“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抓住了中国银行这个大客户。当时华谊广告正处于前途未卜的关键时期,而中行全国15000多家网点的标准化规范工程,使公司立刻摆脱了困境,并一举奠定了在国内CI领域的地位。

  王中军有一个信条:以简单的方式做生意。他自称选择的都是简单行业,大都有模式可循:电影抓好几个环节就可以放心投资;医药可以发挥自己的营销长项;汽车销售则以本土市场为基础。一切都被简化得清清楚楚,自己做不来的事就找合作伙伴,甚至连公司的日常管理也完全放手,“清闲”地当“甩手掌柜”。

  这种几乎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管理理念,显然来自于他的某种艺术气质。

  目前,除了影视投资公司,王中军还另外组建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专门运作和推行影视经纪人制度,旗下演员有刘嘉玲、关之琳、王姬、范冰冰、吴若甫、夏雨等,导演有冯小刚、路学长、陆川等,这样一个强大的阵容,为公司制作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提供了持续保证。

  与王中军相似,另一个辉煌人物——陈天桥及其麾下的盛大网络是娱乐业的另一个“重视人”的样板。

  如果说陈天桥不是一个天才的网络游戏制造者(就像当年丁磊发起网易社区一样),那么他至少是一个天才的网络游戏市场的洞察者和推广者。从当年50万元起家,到现在每天上百万元的进账,可以说,陈天桥创造了一个暴利神话。据估测,2003年网络游戏市场已达到近20亿元规模,而两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4亿,如果再加上网络游戏给电信、软硬件、出版和媒体带来的相关收益,其数字将更为惊人。

  王中军说:“在以知识产权和智力资源为核心的流行文化与娱乐产业中,人力资源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他本人和丁磊、陈天桥一类,则是人力资源的民间组织者。

  工业化冲动

  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市场开放,随后好莱坞大片以不可阻挡之势冲进并占领中国市场。在好莱坞及日韩、港台电影的多路夹击下,中国电影从业者被迫反思,试图通过商业化改造来抵御外来电影。除了叙事手法调整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好莱坞及港台电影的商业化生产机制。

  由于有5年赴美留学的背景,王中军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天然的市场意识。

  “只有大制作才有出路。”王中军说。显然这里借用了好莱坞大投入、大产出的商业模式。王中军的影视投资经验是——大制作、大手笔加上影视大腕。

  “300-400万的制作没有吸引力,必须要用密集的资本来实现规模化运作。”王中军投资的影视剧基本都在1000万以上。

  王中军介绍,华谊的投入主要集中用于高薪聘请大牌明星;另外在电影前期的策划、后期的推广和发行上也有大笔投入。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王中军都力求做到专业化运作。

  “所谓工业化运作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就是技术先导。”王中军表示。

  尽管王中军对手机短信目前还停留在“会看不会发”的原始阶段,但这不妨碍华谊的“技术先导”。王中军在北京参加了一个“数字中国协会”,他表示:“尽管我不懂技术,但我相信新技术将会给电影乃至整个娱乐业带来新的机会和前景。”

  事实上,华谊已经在新技术浪潮中直接获益:仅仅通过向一家短信内容服务商提供《手机》电影内容的授权,华谊就获得了100万余元的收入,这是没有任何成本的纯收益。

  赢得金融支持

  即便华谊兄弟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但这与一种成熟的商业形态仍然有相当距离。

  在电影业,对王中军来说真正的挑战仍然来自外部,那些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娱乐片视听感官更为刺激、内容更加跌宕起伏、艺术表现手法也更为多样。

  2003年末,《手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在与记者交谈中,王中军仍是不断慨叹,今年岁末电影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往年贺岁片市场,都是冯小刚一枝独秀,但今年除了《手机》,还有来自中影的《玉观音》,其他两档强片(分别是《无间道3》和《地下铁》)均来自香港”。

  王中军表示,自己对电影的判断力这两年还不会出问题,但两年以后就难说了。“随着电影市场更加开放,来自内部与外部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谁也保证不了两年以后的情况会怎样。”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忧,王中军决定在公司资金状况相对良好的情况下实施增资扩股。

  据王中军透露,华谊现正就影视投资这一块业务进行第二轮增资扩股。由王中军及其弟王中磊100%控股的华谊兄弟投资公司目前对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5%,新计划将再度削减王氏兄弟在公司的股权。一直试图增加新股东、削弱家族化倾向的王中军,长远想法是实现华谊上市。但与陈天桥受到资本市场追捧不同的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由于行业差异,华谊上市仍需等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中军慨叹金融市场对电影娱乐业的支持过于保守。

  另一个文化圈的民资代表是王长田,王创办了北京光线传播有限公司,主要涉足电视节目制作,现在也在为后续资金问题而四处奔波,上市融资也是王长田的最大梦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9207.html

更多阅读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析A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

1.对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性分析 1.1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综合性介绍 1.1.1“华谊兄弟传媒”情况总括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英文:Huayi Bros. MediaGroup),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

华谊兄弟市值 华谊兄弟

      利好,套现,再出利好,再套现……  股价上涨582%。  这是从2012年的《一九四二》到2013年的《私人订制》,一个贺岁年区间中,华谊兄弟股价一路狂飙的最大涨幅。尽管自今年10月9日高送转以后股价开始跳水,但依然难掩华谊兄弟

华谊王中军 华谊兄弟资本36变 王中军变身“投资客”

     冯小刚承认,他是华谊兄弟(300027.SZ)董事长王中军和著名导演张国立的媒人。“我已经牵媒搭线很多年了,一会儿劝国立你就从了吧,一会儿再劝劝中军,你再续一房。”“媒婆”的游说终于使得双方正式联姻:2013年9月3日,华谊以2.52亿元

华谊兄弟PK光线传媒:创业板影视双雄斗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2012年的电影市场,光线传媒(以下简称“光线”)凭借《泰囧》逆袭,一时煞住往年行业翘楚华谊兄弟(以下简称“华谊”)的风光。  区区3000万的投资,赢得超过12亿的票房,赚足1000%的利润,光线投拍的《泰囧》成为电影市

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品牌效应衰减

    影视个人品牌一哥葛优“抛弃”华谊兄弟,签约英皇集团,对于华谊兄弟的品牌号召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此前,华谊兄弟的上市招股说明书,就曾提到“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而葛优则无疑是冯小刚团队的左膀右臂

声明:《华谊兄弟:非常态掘金》为网友骨里的傲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