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全球生产中心模式



 在10多年的企业实践中,格兰仕坚持低成本战略,逐步形成了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格兰仕的低成本优势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与欧美、日韩企业相比在劳动力制造成本上的低成本优势。每天实行三班制工作,使得格兰仕的一条生产线,相当于欧美企业的6-7条生产线。双方的工资水平、土地使用成本、水电费、劳动生产率等也都相差较大,例如在人工成本方面,格兰仕比欧美企业低几倍甚至十几倍。二是凭借着劳动力优势,格兰仕实现了由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低成本优势。其规模优势首先表现在生产方面。据分析,100万台是单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基本规模要求,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水平。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已达到1200万台,是松下的8倍。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外竞争对手。大规模、低成本,一直是格兰仕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三是格兰仕还取得了在筹供、销售、科研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规模经济。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格兰仕利用其产量上的优势,在与磁控管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取得了有利地位,成功迫使对方连续大幅度降价;又如,格兰仕在2000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2亿元人民币,但是分摊到1200万台产品中,实际上每台增加的成本不足20元;此外,格兰仕坚持遵循“大企业按小企业来管理”的思路,即尽管企业不断成长,但格兰仕坚决通过限定管理层人数来控制行政管理费用,1万多员工规模的企业,其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仅为300多人,至今其常务副总经理都是在大办公室中与员工一起工作。

 格兰仕一方面发展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积极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格兰仕不断关注全球微波炉等家电业的产品、市场和管理发展动态,力求集成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管理。例如,格兰仕在美国开设了世界一流的微波炉研究中心,开始走向合作和自主开发的新阶段;格兰仕集团自1998年起聘请全球闻名的安徒生咨询公司为财务顾问,具体制定和实施格兰仕的财务战略;1993年聘请日本人从事生产管理,1998年聘请韩国人担任国际营销主管,并聘请美国人从事技术研发活动。

  在上述优势逐步建立的基础上,于新世纪来临之际,格兰仕率先提出“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中心”的国际化经营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强调以“格兰仕”品牌推出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而强调了格兰仕公司生产的产品的份额。这样既避免了在国际市场上垄断的嫌疑,又发挥了已形成的竞争优势。格兰仕借助贴牌生产(OEM)来实现这个目标,借助在国外当地市场受欢迎的品牌来实现产品向海外的渗透,同时也扩大格兰仕公司在海外的声誉,为最终确定自己的全球化品牌奠定基础。事实证明,这种品牌渗透屡见成效。从1997年到1999年,在产品的出口总量中,格兰仕的自有品牌与OME之比从1:9发展到3:7再到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与外国跨国公司在组织形态方面大多是“哑铃型”结构——两头(研发、营销)大、中间(生产制造)小——的模式不同,格兰仕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模式与跨国公司的“哑铃型”模式形成了很强的互补关系,体现出我国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特点,突出了企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弥补了国际经营能力、经验以及人才不足的弱势,从而使得格兰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巧妙地避开了与外国巨型跨国公司的正面交锋,进而在竞争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找到了企业生存机遇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OEM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以及逐步向外渗透“格兰仕”品牌的策略,又为将来一旦资源和能力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以自身品牌自行开展跨国经营做好了准备。尽管格兰仕现阶段的国际化经营仅仅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前奏,但其充分发挥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在跨国公司因某些比较优势的丧失而放弃的、需要密集劳动的产业谋求国际化成长。

 格兰仕:全球生产中心模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9221.html

更多阅读

格兰仕:“双面”辅导企业传承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 传承远远不只是一般企业老领导人的退出和新领导人的进入这么简单,其整个过程需要运用到所有权、家庭及公司的发展原理。其实,家族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必然面临到企业的下一代传承问题,巴菲特曾形象地说:“

格兰仕:体系化运作,价值化创新

   2011年2月21日,格兰仕在北京发布了UOVO智能微波烹饪炉。这款全球首创的圆形、向上开启的微波炉,被业界视为产业发展史的标志性产品。  2月25日,格兰仕变频空调新品发布会暨与上海日立、日本东芝变频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格

梁昭贤:格兰仕打造全球制造名牌中心

家电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也是名牌聚集最多的行业之一。然而,这里上演了太多昙花一现的故事,许多被业内外看好的名牌企业都出现业绩持续下滑甚至关门、转让的局面。有权威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家电业只有4家左右的企业能幸存下来

格兰仕:“苦行僧”文化影响打造伟大品牌

   格兰仕是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受到无数企业、学者和同行的关注,格兰仕也由此获得了众多的美名和荣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兰仕模式受到的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指责,其中品牌打造不足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点。   一、制造“巨人”,品

格兰仕:夭折的转型?

一度急欲摆脱“价格屠夫”形象的格兰仕,似乎又不得不回到老路上  文 | 本刊记者  苏东坐在记者的对面,梁昭贤确实有点紧张,他的手心都开始冒汗了。为了掩饰这一点,梁起身到酒橱边取出一瓶葡萄酒,斟上了一杯。

声明:《格兰仕:全球生产中心模式》为网友山穷水尽更词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