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胜说创新,不是赶着趟地说时髦话。当年捡煤时的莫名厌烦;做水泥预制件的三年大变样;买油卖油时的谨慎大胆;到今天快速蚕食中关村,王跃胜说,这些年,光想着变了。现在海淀路上的网吧一条街就是由“变”得来的。
1997年秋,王跃胜在北京足足呆了两个月。每天从四通桥到北大,边转边看,满世界的电脑、软件令王跃胜目不暇接。在北京大学门口,王跃胜这个“超级”高中生感到了压力,他急于招兵买马。两个月的时间还真让他转出了名堂,就在北大南门开网吧,吸引前来上网的各式人才。飞宇的第一间网吧是选在1998年2月14日那天开张的,这一开便一发不可收。
网吧在短时间内为王跃胜的飞宇公司收罗起一批人才。三年不到的时间,北大、清华计算机系的36名毕业生投奔了飞宇公司。天正科技开发公司的技术创始人,被诸多媒体称作中国比尔·盖茨的戚文敏就是飞宇网吧的第一任经理。戚文敏至今念念不忘在飞宇的打工经历,出外演讲,还会常常提及这段故事。王跃胜说,在中关村,如果没有这36名大学生,我王跃胜什么都干不了。现在,在中关村的网吧街,王跃胜如鱼得水。他成立的飞宇公司,已是包括网吧街、网站、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培训、电脑销售等多个项目在内的企业集团。
网吧的迅速膨胀是王跃胜始料未及的。根据调查,到飞宇上网的人当中,50%是北大、人大、清华等附近高校的学生,20%是中关村的“老板”阶层,20%是普通市民,另有10%来自各地的网络界同行。用一些网民的话说,到这里上网,是喜欢飞宇的气派。
飞宇的气派体现在诸多层面:快,因为这里有数条高速流量的DDN专线;丰,有每小时2元还打折的学生吧,也有每小时10元的“贵族”吧;信,飞宇的招牌在,每天2小时的免费上网时段就在,生意火得爆棚亦贯彻如初……北京大学的南墙原是商业一条街,农民王跃胜入京三年,硬是把它变成了“网络南墙”、“电脑南墙”。据说,北大有关方面已有意将到期退租的门面优先交给飞宇。王跃胜则称,他会照单全收。
现在去海淀路北大南墙段,哪儿挤满了自行车,别抬头,招牌定是飞宇的。
一条街制胜四招
A:预占街道首尾门面,把持两端,令对手畏难而退(北大南门、小南门口的门面是飞宇最先抢占的位置)。
B:逐家蚕食,连店成线,造大声势形成品牌(北大南墙店面分地上地下两层,飞宇已占据9个店铺,见缝插针,地上不通地下通,声势夺人)。
C:免费时段雷打不动,功能定位因客制宜(飞宇首间网吧开张,先免费,位子坐满,方始收费。于是定下承诺:飞宇在,免费在)。
D:便客利客,不计成本(地下室网吧,飞宇投资数十万,铺设了手机信号接收及增强设备;网民进吧,净水免费)。
中关村每天出几个CEO,已不会有太多的人在意,但看到王跃胜,中关村人的目光无论如何会有些异样。因为这个CEO,如果今天要他填写履历,他的身份依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山西农民。这个10多年前靠15只母鸡供养,上了6年高中最终与高等学府无缘的农民子弟,已经将北京大学南门至小南门间最热闹的1华里街面蚕食了十之八九。王跃胜已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中国最大网吧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