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政府内部并非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无动于衷。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2012年,朝鲜曾派代表团来中国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国企改革的方式。在过去几年中,朝鲜也邀请了大量的中国学者前往罗先经济特区,对陆路运输和海上运输进行规划。
“去年,我接待了一个朝鲜代表团,他们专门向我们询问改革开放的事情。”一位来自国家部委从事改革政策相关工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不停地向我们询问改革的细节。” 向他询问上述问题的人,“相当于我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级别,他还带了两个助手。他们问了很多问题。”
资料显示,早在1983年,深圳特区创建初期,金正日就访问过深圳。近30年来金正日经常表现出对中国模式感兴趣,但金正日从未真正推进过改革开放。朝鲜曾启动采取了一些激活市场的措施,但这远远谈不上改革开放。
“企业是如何改革的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之一。”上述人士表示,“但是,总体看来,朝鲜改革开放的程度远远低于越南、古巴等国家。”
在外界评价中,目前,在改革开放这一领域中,中国是做得最好的国家,其次是古巴和越南。
“朝鲜总体的改革开放水平,相当于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该人士表示。
朝鲜最重要的改革开放决策之一就是在1991年成立了罗先经济特区,罗先地处朝鲜北部图们江下游地区,东南以全长64公里的图们江为界,与中国、俄罗斯隔江相望。1991年朝鲜宣布设立罗津、先锋自由经济特区。2010年,罗先又升格为特别市,直接归中央管辖。
韩国对朝鲜改革开放的步伐非常关注。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宋魁向记者透露,“曾经有韩国研究院的学者,来到我的办公室,和我谈他的构想。”
“韩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条铁路通过俄罗斯、中国并前往欧洲。显而易见,这条铁路必须穿越朝鲜。”

宋魁是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东北亚经济的学者,曾经两次被邀请前往朝鲜进行考察。其中一次就是前往罗先经济特区。
“那个时候,罗先经济特区规划得非常好。”宋魁回忆,“有一些码头是租给中国使用的。”在罗先经济特区中甚至规划有直升机的停机坪,娱乐场所等等。
看到朝鲜展露的改革开放态度的宋魁,在帮助黑龙江省政府规划物流通道的时候,曾经建议,修建一条向东抵达朝鲜边境的铁路。这条铁路向西,则穿过俄罗斯到达欧洲。
“这样只要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将货品从东亚运往欧洲。这对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带动。”宋魁介绍,“因为目前,从东亚前往欧洲的物流通道是海运,海运的时间非常慢,而且成本高。”
总体而言,“朝鲜是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困难的一个国家。朝鲜实行了一些改革,不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宋魁表示,“但是,朝鲜的改革是渐进式的,不会有太快、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