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是职场基本
林先生 市场部职员
以前部门里有个同事,大概是曾在广告公司“高就”过的缘故,大家总和他有点格格不入。
我们是日资公司,企业文化比较保守,同事之间说话多半客客气气,时不时还加点敬语。
但这位老兄就不同了,私下里,大家都觉得他说话老是带“毛刺”。比方说,其他部门同事打电话来,问他有没有收到关于某事的E-mail,稍微professional一点的,总是会说“我已经收到了,谢谢您”,但是他呢?一句“我收到了”,然后“啪”地一下挂了电话,叫那头的人握着话筒发呆。托他帮忙,他头也不抬,扔出一句:“我没空!”没空就没空喽,为什么不好好说话?
最搞笑的是,有一次他打了个电话给上司,说家里有点事,要请一天假。可他老兄还是这副腔调:“老板,我今天不能来上班,要请假一天!……”挂了电话,他上司一脸迷惘地咕哝:“老板……我们俩到底谁是老板啊?……”凭心而论,他的工作能力不错。但是谁又敢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我们不放心,上司也不放心,自然,升职、加薪、培训……种种好处,一样也轮不上他。他最后呆不住了,辞职了。
点评:林先生的同事犯了一个错误:自作主张,把公司每个人都当成朋友,于是不由自主用了想和对方打成一片的口气。有些公司可以容忍这样的语气,但是在大部分公司里,你必须让同事和上司感受到被尊重。 比如他的请假方式,如果换成“老板,我今天有点事,想请一天事假,您看方不方便?”那就成了“请示”。 每个人,尤其是你的上司,一定喜欢被请示,而不是被硬梆梆地告知。
不要在头脑发热时做决定
黄小姐 财务部职员
这两天,同事Andy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怪谁呢?
7月初时,经理一脸严肃地召集我们开会———同事May停薪留职,出国“伴读”3个月。她走了,活怎么办?这种事,照惯例大家分摊一下了事,可是经理偏偏另有想法———人人都辛苦了,天天跟他嚷加薪,怎么办?只见他老人家愁眉紧锁,以手支颐,摆出一副偶像剧男主角的神情,幽怨地扫视四周:“唉,这可叫我怎么办呢?”
我们早看惯了他这一套,人人闷声不响,低头看桌子。新来的大学生Andy不明就里,估计是被唱念俱佳的经理大人“花”得热血沸腾,“腾”一下举起手来:“经理,您别担心,May的事情,我可以帮忙!”
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经理如释重负,狠狠地表扬了他一顿,还说“你先忙着,实在忙不过来,帮你招个part-time”,然后,散会。
Andy从此开始做两份工领一份薪,忙得面有菜色。自然,无论他怎么暗示经理,招兼职的事却再也没提起过。现在,眼见快熬出头了,May却又续请了3个月假。可怜Andy听到这个消息时面若死灰。但他又不能抱怨,就怕那两个牙尖嘴利的,听他的抱怨刚起个头,就弹过来几句抢白:“啊呀,能者多劳呀,Andy你好好做,说不定以后第一个升职的就是你哦……”
点评:顶替暂离同事的工作,其实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但是,做任何重大决定前,必须先摸清一切。比如Andy,如果知道上司只是找替死鬼,哪里还会当出头鸟?若是上司确实属意你,你也不用推三阻四,但要私下约个时间,谈好顶替时间、工作职责、如何与现有工作协调,当然,还有是否多劳多得。
与人为善总不会错
张小姐 商务部职员
那天亲眼看见精明漂亮的前台小姑娘出了个大洋相。
小姑娘也是“老江湖”,阅人无数,按说不会走眼。但是那天进来的那位仁兄,人又矮又黑,白衬衫领子脏兮兮,袖管胡乱卷在胳膊上,整一个民工样,却径直闯进来要找大老板。小姑娘扫了他两眼,精致的脸蛋上不由得现出一丝鄙夷,朱唇一张,懒洋洋盘问起来:“你是谁啊?找我们老板有什么事啊?约过没有啊?”民工“也不恼,只是答曰”没约过“,但是告诉老板一声他就晓得了。
小姑娘眼皮不抬,甩出一句:“老板在开会,忙得要死,下趟约好了再过来!”
“民工”愣了愣:“你帮我打个电话进去,他晓得的……”可是小姑娘已经开始张罗着帮我叫快递,压根没睬他。
“民工”无奈,摸出手机拨电话。一分钟后,办公室里“蹬蹬蹬”跑出来一个人,不是大老板是谁?只见他以罕见的热情,握住“民工”的手,一迭声寒暄着就把“民工”往里迎……
后来才知道,该“民工”原来是名博士,据说是我们这一行的研发精英,不修边幅,却年薪数十万。老板正想挖人家过来呢……弄清楚状况后,前台小妹妹抿嘴不语,半晌,才挤出一句:“要死,我倒是看见他戴了块劳力士……谁会想到原来是真货啊!”
点评:从这件事里我们要学的,不是练就一双毒眼专门观察人家手表皮鞋车钥匙,而是要对所有人友善。Office里,不会有人喜欢势利小人。若是同事都对你的为人不齿,你一定会失去许多原本应得的东西。
交接,是为了保护自己
张先生 客户服务部职员
在我不长的Office生涯中,最胸闷的事,莫过于大四实习时吃的那场冤枉。当时托关系找了家大公司,在市场部实习。可能因为我腿脚勤快,嘴皮子又利索,同事老板对我评价都不错。也因着我的勤快,有时他们也让我干些跑腿打杂的事,我也没觉得什么,通通接下来,快手快脚办掉就是。
但是那次,部门里要采购一批礼品,整个Office里好像就我最闲,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按老板要求的数量买来,用完后却发现多了一些,老板指指一个空抽屉,我便把东西往里一塞,转身就把这事忘得精光。因为一点个人原因,我必须要提前结束实习。但那阵子老板正好出差,没人批我的实习津贴单。同事让我先走,说“回头少不了你的!”
谁知这一回头,就没了声息。
大半个月后,我终于屏不住了,打电话去问,哪晓得对方说:“我们也正好要找你呢!上回那批礼品不见了,你清楚情况吗?……”昏倒,这不是摆明了说我动了手脚嘛!可是事隔那么久,那个抽屉又没上锁,谁知道东西去了哪里?
说不清!
津贴不过千把元,算起来正好抵掉那批礼品的“案值”,可我是通过熟人推荐去的,万一这种“手脚不干净”的话柄传开来……
点评:这个世界很小,前任老板对你的腹诽,也许转几个弯,就能传到现任老板的耳朵里。算起来,仍是因为张先生欠考虑。离职之前交接完所有工作,既是敬业的表现,亦是为了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