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成原动力
在过去五年里,清洁技术在VC/PE领域实现了重大的飞跃,在此过程中政府政策支持成为其最大的原动力。国家“十一五”能源规划,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宣布的节能减排计划,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以及12月7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政策,都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推动力量。
“在中国,政府对这个行业的大力扶持是很重要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投资部总监饶洪认为,新能源成本很高,所以一定要政府提供补贴和资助。另外在传输上,智能电网也需要政府大幅度的拨款。从需求侧来看,只有政府不断给出政策,才能鼓励能源使用者采购并使用节能减排的方案。
但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仅有政策投入是不够的。饶洪认为,国家政策要具体分析,譬如在发电领域,国家有大量投资,但很多投资机会被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了,风险投资进入其中民营企业的机会就不是很大。但在下游的传输侧的配电、供应领域,机会就很多。
“很多事情有政府引导,行业里的民间投资却没有行动起来,这其中可能是由于市场机制的某些环节没有理顺。”青云创投合伙人张立辉表示。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周树华建议,对清洁技术行业的投资,首先,投资者要躲着政策走,最好投少要和不要政府补贴的项目。其次,要跟着强制性的政策而非建议性的政策,因为建议性政策推广很难。第三要投有技术的公司,技术在行业发展初期非常关键。
产能过剩是相对概念
近期关于风能、多晶硅行业的过剩问题进入公众视野。但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过剩是相对概念。“长期来说,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仍有发展的趋势。”饶洪认为,目前出现的所谓过剩只是投资的节奏没有掌握好。以风能为例,中国现在有几十家大的风机厂,而有的地方本身电网完善了,风机并网却并不上去。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好,将来风能肯定有望取代部分传统能源。
“从长远来说,可再生能源将是一直持续的话题,具体到细节方面,企业家、投资机构要越来越精细地分析行业的技术和市场。”挪宝新能源集团副总裁陈涛认为,过剩问题不存在,从长远看,节能环保是必然趋势。在开源方面,有风能、太阳能等各种能源的开发,节流方面,则有智能电网、技术改造等。
“从发展的角度,我认为市场是无限大的,”陈涛认为,单个企业要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让客户接受产品和服务。他认为,企业最好是建立以价值为基础的模式,而不是单纯以成本为基础,如果最后只拼成本,企业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