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必学:‘中国制造‘如何低成本创新



   近二十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如潮水般涌向全球。然而,也有悲观者认为,中国仅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占据了支配地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仅仅是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而且这样的模式不具可持续性,一旦中国的劳动力等资源的成本开始上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将难以维持。

  本文作者认为,由于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全球的流动性,任何技术创新所能带来的模仿壁垒和垄断利润都在快速降低。相对同质化的竞争,让低成本成为任何企业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如果说,中国企业最初的成本优势来自天然的成本优势——廉价劳动力和规模效应,以及市场不完善时人为压低和扭曲的资源低价,那么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确立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种“低成本创新”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

  就中国企业而言,目前离原创基础技术的研发还有相当的距离,通过应用型技术的创新实现性价比飞跃是当前更现实的路径。

  整合创新

 创业者必学:‘中国制造‘如何低成本创新

       在一个充分竞争、几乎没有任何空隙的市场里,海尔创造了非常令人吃惊的业绩,这个业绩的支撑点就是整合创新——每一样技术都是现成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不是海尔独创的,但把它们联合在一起的方法是海尔独创的。从一个并不高的起点出发,海尔通过集成过去的创新能力,整合全球的设计和研发,最终形成颠覆性创新的实力。例如,小小神童洗衣机的成功,甚至引领了欧美同类企业的研发方向。

  流程创新

       流程创新战略的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成熟技术,在生产流程方面进行创新。比亚迪是一个经典案例,它最大的特点是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利用流程改造,把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迅速赢得市场份额。

  颠覆性创新

       在IT、通信等高端技术领域,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颠覆性创新的路径,例如做超级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的曙光集团,它的董事长指出:“创新的核心不能沿着行业领袖的脚步亦步亦趋。如果我们追随跨国公司的战略,我们永远也不会赶上它们。在同一个方向上,我们无法超越它们。当行业出现重大的技术变革的时候,我们选择在另外的方向上突破,可能更容易取得成功。”华为是中国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典范。

  然而,像所有的战略一样,中国企业的低成本创新也有其局限性。低成本创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产业形成了全球的水平分工和模块化的结构。但是,还是有不少产业由于产业链(特别是流程协调)的复杂,并没有形成模块化的结构,整个产业依然是寡头竞争的格局。在这些行业,由于巨大的进入壁垒,低成本创新战略面临天然局限,无法发挥大的作用。

  “低成本创新”听起来像是一种矛盾,在商业世界里,大部分人都习惯将提供功能更多、复杂度更高的产品与创新联系起来。但事实上,低成本创新打破了传统智慧,这也正是它有可能改写全球竞争现有规则的原因。全球经济的发展正在朝更加有利于中国企业低成本创新的方向转变。抓住这个机会,中国将有可能诞生一批本土的世界级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1283.html

更多阅读

新的低成本创业门路 NASA的低成本创新

     霍华德·E·麦克迪(Howard E. McCurdy)近日在《国际项目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上发表文章,分析了NASA在1992年至2008年的31个低成本项目。他发现,在“更快、更好、更省”哲学取得了初始阶段

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 中国制造如何决胜新兴市场

     目前,随着欧美传统市场的萎靡不振,如何开发新兴市场依然成为很多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与新兴市场双边贸易迅猛发展,进出口份额不断提升,贸易市场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2011年我国与金砖国家南

淡水河谷中国围剿 被反倾销“围剿”的中国制造如何突围?

亚洲博鳌论坛2012年年会明天即将开幕,世界各国前政要或政要代表纷纷云集中国海南岛,一方面探讨突破全球经济困局的良方,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寻找合作机会,作为中国人不免平添几分自豪。刚刚看完新闻,打开电脑就接到了助理

企业品牌打造 保健品企业如何低成本打造品牌?

中国的营销战场,依旧是烽烟四起,企业生存与消亡往往只是刹那间的事,人员更替也是层出不穷,众多企业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如何走出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就成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营销,也成为众多企业的“科研课题”。针对此种现状,著

中国制造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

 作者:陈春花  富士康开始加薪的信息带来的争论是我意想不到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富士康加薪带来的效应会影响到中国内地代工企业的竞争力,这样的担心在台资企业和港资企业蔓延,在内地的制造基地区域也开始蔓延,但是,低廉的劳动

声明:《创业者必学:‘中国制造‘如何低成本创新》为网友都不放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