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法则》1观察十:工作方法



1.由工作失败时的反应看对方的性格

2.逃避现实形成的“工作第一症”

3.表现忙碌是要隐藏自己的无能

1.由工作失败时的反应看对方的性格

根据最近对年轻人所做的调查,以工作为生存目标的人已逐年减少,而回答利用闲暇以发展个人爱好者,却非常明显地增加了。换句话说,现代人只是将工作视为获取生活粮食的方法。偏偏这些人生活中的大半时间仍需要工作,尤其对需要负一些责任的中层管理职员而言,更需要同等地重视生活与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受到压抑的性格或行为模式,就会在工作的某些地方显露,这可说是极其自然的现象。我们常听人们如此批评别人:“A是绝对不肯妥协的冷血人”,或“那个人就像女人一样优柔寡断”。在工作场所出现的批评,往往是根据工作时出现的迹象产生的。但我们在此说的并不只是这种一般性格,有关人品的判断,甚至包括一些自身也不曾发现的欲望,有时也可以通过深层心理,从工作情形来了解。

|www.aihuau.com|43

因此要观察一个人的性格,最有效的方法,即是观察其人对工作的负责程度和感觉。瑞士某心理治疗学家曾说过,可以根据心的热能是朝内或朝外,来划分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根据这个说法,把责任放在第二而只想抓住工作机会的人,为外向型;而接受工作以前会考虑责任问题以致犹豫不决的人,则为内向性格。而且,这两种负责态度的差异,在产生工作结果特别是工作失败时,往往会更明显地呈现。

有的人将一切失败都归结为自己的责任。比如这个月的销售额降低,自己所属的单位受到攻击时,他会比被指责的主管更深刻地归咎于自己,就如同“邮筒为红色而天空为蓝色都是自己不对”一样。此种“自责现象”严重时,极可能造成真正的神经官能症。

相反,总是想尽办法推诿、逃避责任的人,根据前述的分类,则是外罚性反应型的人。对与其共事的同事来说,这种人即是最不受欢迎的。

还有一类人会仔细分析发生失败的原因,认为自己有责任便负责,发现责任在其他地方即加以克服,这种人称为非罚性反应型。这种类型的人可以说只是一种理想的形象,实际生活中这种人非常少,大部分人纵然不属于前述两种极端类型,也多半会倾向其中的一种。而且,不论是倾向哪一方,大多数人都会以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治愈失败的伤痛。因为若不如此,就无法在现实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因这种失败立刻陷入神经官能症,此后就接连发生更多次的失败,最后只得离开公司。像这样的反应,都是脆弱的个性带来的。他对于无法满足的欲望耐性较低,因为他是在被宠爱、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而由失败产生的欲求不满,便立刻会造成精神的崩溃。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到年轻人的脆弱倾向日趋严重,这一切可说是小家庭的普遍化带来的,即过度受到家庭保护而造成的结果。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失败如同滚雪球一样,会使得能力出现减退,而这是心理学的一种“退化现象”,即对自己的能力失去自信时,为了弥补差距,以致年龄往后退,其能力会退回到比应有的实际能力落后一二成。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因为失败时,四周人都采取拒绝他的态度。外向型的人,可以借着到外面喝酒或与异性交往来发泄,而内向型的人却是把烦恼郁积在心中,此时会明显地崩溃。

2.逃避现实形成的“工作第一症”

以上的深层心理都是有关工作责任及结果的反应,那么,从实际上对于工作的投入,又可以看出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最近成为困扰的是“工作第一症”,即过度专心投入工作,连周日、休假也持续工作,一旦工作中断,就如同找不到酒的酒精中毒者,立刻陷入不稳定状态。

由于表面看来非常热衷于工作,四周的人会戏称他为“工作狂”,但是这些人内心多半隐藏着复杂的深层心理。人的生活大致可分为工作、家庭、闲暇三个部分,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的活动精力分成三段,而各自有其平衡方式来保持精神的稳定。不过,如果某处发生强烈的欲求不满,便会失去这种平衡,于是不满发生时精力会转向其他地方。

在这当中,此种“工作第一症”多半都是因家庭问题而产生不满,于是原本应该投入于家庭的精力,便完全转移到工作上。比如夫妻间的感情发生问题,或者为了子女的管教问题而烦恼等,像这种需要忘记,或是不愿意面对的不安,以转向其他方面来减轻,即是一种防卫机制,称为“逃避现实”。

要洞悉这一类型的人,目测法即是看他对工作是否异常热衷,或者他是否想将自己的异常热衷予以合理化。有些人爱向属下吹嘘自己的工作哲学,并强迫他人工作,如果遇到像这样的工作狂,你一定要先怀疑他可能即是标准的“工作第一症”患者。

与这种“工作第一症”相反的,即是想逃避工作方面的挫折、自信丧失与欲求不满,过分将精力投注于家庭,也就是所谓家庭至上主义的人。对这种家庭至上主义的人,我们只需观察他的工作情形,大部分都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来。

3.表现忙碌是要隐藏自己的无能

有一种人在桌上堆了一大堆文件,有时还把袖子卷起来,或者把头发扎起来,刻意让别人觉得他非常忙碌。因此,稍不留意你会觉得这种人工作非常热情,仿佛他是在为公司奋斗,而上司也很容易根据其外表做出这样的判断。可是,这种人当中往往夹杂着其本人自知无能,但是却不希望他人知道的人。他人知道了,会使自己的自尊受到刺激,所以非常恐惧,只好表现出十分忙碌的样子,假装很能干。要透视这样的人,只要注意他以忙碌为原因而强迫同事工作的内容,比如他交给别人做的,大部分都是高难度的工作即可了解。因此,忙碌者皆为有能力者的公式便无法成立。

第二种是本来非常懒惰,对工作毫无兴趣,却畏惧他人的指责及惩罚的人。这种情形一旦长久持续下去,紧张便会达到最高点,以致再也无法忍受。为了消除这种紧张,他会做些可能受到称赞的事,即变得很勤勉,而这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反动形成”。不过,这是对想要偷懒的强烈欲求所做的相反行为,所以压力非常大,可能只需一个小小的关键性事件,就会破坏这种“反动形式”。

这种人看来的确很热心工作,由于他很热心,所以他会病态地攻击不工作的人,而发展为一种扭曲的形象。因此,要看透这种人想偷懒的真心,最好的方法即是去发现这种小小的扭曲,并对他被推测为“反动形成”的重要因素,给予暂时的解除。比如重复称赞对方的工作,让他不怕责难或惩罚。倘若对方确实是因为“反动形成”而热心工作,他必定会突然松懈,不久又开始天天迟到及偷懒。

此外,在上述有关工作方法的一节,我们提到过瑞士心理学家的分类。根据这项分类,有他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更高的人,即是外向性格;相反的,只要有他人在场即无法工作的人,则为内向性格。换句话说,混乱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同事,却依然能充分思考并完成

 《成熟法则》1观察十:工作方法
工作的人,或者在上司及很多属下面前,能够如平常一样发挥实力的

人,即是外向型。而整理文件时总是找很多借口,造成只有他一个人

的工作环境的人,即是内向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2385.html

更多阅读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歪评十:杨坤的奇葩选择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歪评十:杨32郎的奇葩选择文/桐城一派相比老那的口无遮拦,汪老夫子的谨慎寡言,我终于领教了杨32郎掌控全局、再掀波澜的功力。随着台湾音乐鬼才、搞怪主持人庾澄庆的离去,好声音三世遭遇空前的审美疲劳危机。后

简介:《新闻联播》现任的十大主持人

新闻联播》曾培养过多位优秀主持人。他们是:《新闻联播》最早的主播李娟、赵忠祥;还有中途离开的主播薛飞、杜宪、杨柳、贺红梅;还有已经退休的邢质斌;因病去世的罗京;还有目前正在播音岗位上的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王宁、康辉、李

《成熟法则》1观察十三:电话书信

1.从打电话观察人的性格2.根据笔迹分辨性格的方法3.文章写法表现作者的主、客观心态1.从打电话观察人的性格除了悄悄观察他人说话,利用信件及电话是另一种最具特性的洞悉他人的方法。写信或打电话与其他方法不同的地方,即是不需要与

《成熟法则》1观察十二:钱财使用

1.如何使用钱财显示一个人的欲望构造2.吝啬型、海派型与歇斯底里型3.生活消费与嗜好消费的完全颠倒4.只相信现金的人为内向性分裂型的人1.如何使用钱财显示一个人的欲望构造人们常说钱可以改变一个人。平时很随和而用钱也很

声明:《《成熟法则》1观察十:工作方法》为网友诛心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