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幸福 《女人的幸福女人定》序活出自我,永不知足(1)



这是一本为女性书写的自由之书。女人幸福的真意,只与自由有关。有十种自由,是你有权赋予自己的,它们让你从陈旧的规矩、世俗的偏见和角色的束缚中解脱,使你意识到,先前被你否决或禁止的那些事,仍有可能发生。这本书了解你内心的渴望,知道你想要实现什么、摆脱什么,它不是想给你忠告,而是要赐你权利;它给我们大家呈现了一种新的开始,是打造新生活的第一次锤击,一次小小的激励,借此,每位女性读者都能更好地为自己领航。它还鼓励女性走自己的路,发现自我。

  这还是一本“造反”书,它要做的是解放那些乖乖女,使她们鼓起勇气提出这样的要求:活出自我,永不知足。因为多数女性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先考虑别人,最后再来考虑自己,利己是可耻的——她们原本很勇敢,却因为害怕遭受这样的指责而对未来望而却步。从今天起,这种状况会有一个了结。

  因为,没有人有权决定你的人生,这权利只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即使你相信一切在冥冥之中都由上天安排,认为你与世界是天人合一的,这种责任感依然落在你的肩上。要知道,能决定你人生的不是任何抽象概念——不是国家也不是社会,不是你的父母或生活伴侣,不是宗教也不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更不是某一本女性杂志。

“随性而永不知足”地生活,就是要过充实而没有遗憾的生活。也就是说,要按照自己的理念自由地生活。这只是种选择,与对错、好坏无关。而那些相信自己不会犯错、不会做错选择,也不许自己在事后恼火或悲伤的人一定会疯掉。当独立自主的意识逐渐增强时,你就很少会产生“这是我的错,我自己搞砸了”这样的内疚感。

  在本书中,我要用“错误”重新诠释什么是幸福。许多女性都被幸福的誓言和罗曼蒂克的诱惑迷住了双眼,而这种诱惑却使人远离幸福、误入歧途。我的朋友伯恩德8226;乌尔里希8226;霍曼(Bernd Ulrich Hohmann)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也是我灵魂的伙伴和倾诉心事的知己,他曾说过:“幸福不是火车站,大家想来就来;更不会有人喊一声:幸福站到了,请各位下车!”幸福只与自主的选择有关。

  但我们并不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时我们会怀疑自己当初的梦想:我真的想要这个吗,还是我只是觉得我应该想要这个?什么人或哪些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我怎么才能给自己自由、不让自己总是随大溜儿?有时我们会怀疑自己的实力:我能行吗?我是这样的人吗?我能做到吗?有时我们朝着梦想不停地追、不惜一切努力,结果却让人失望。

|www.aihuau.com|36

  伴随着自我决断权而来的是恐惧感,但这种恐惧实际上也表明“我的方向是对的”。我们可以把恐惧变成同在一条船上的盟友。至于如何做,之后我们会在书中看到。只要我们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自己,就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热爱和享受生活。但是,好事多磨。如果轻而易举就能成功,我们早就去做了。因此,这本书希望能激发大家无数细小的思想火花,与大家分享我——一个有50年生活阅历和多年工作经验的女人的心得体会。你还将认识许多女性,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同陈规旧俗的斗争中为权利而战,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我们决定选A而不是选B之前,先要了解A、B甚至C、D、E、F、G等各种选项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新空气、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方案。你可以先“偷瞄”一下别人的生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接纳他们的建议,仿照他们的成功模式进行试验,感受一下新事物、新方式有何不同,然后再决定是否喜欢并且适合这个选项。我们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世界。

  将这种方式应用于日常生活,则意味着远离“安全感”的枷锁,重获自由;摆脱依赖性,仍然可以有“安全感”;保持利己心的同时仍可享受融入集体的感觉;坚强的同时又能笑纳别人的帮助——可见,这本书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我们可以两样都有。

  为了找到并走上属于自己的路,我们首先需要安装一台强力的幸福生活雷达。一台雷达发射器可以帮助海上的航船确定安全的航线,同样,内心的雷达也具有神奇的功效。我们在开启、校准它之后,它也能帮助我们探寻生活的神秘莫测之境。由此,我们可以更安全地为自己导航,避免陷入困境,在辽阔的大海上畅游;可以在幽深明澈的水域借助风力航行,在张满的帆下慢慢驶向自己的目的地;也可以在风浪不定的海面识别暗礁,关小马达,懂得惜力,等待天气好时再出发。生活不是战斗,而是同各种机会进行巧妙的博弈,正是这些机会赋予了我们权利。

这本书本来也可以叫做《一千条自由手册》,因为自由精神存在于各种可能性之中;或者叫做《我有权自由》,因为书中所有的内容都基于这一基本观点。但我只是有意识地选取了十种自由,以此为例来呈现和诠释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十”,向来是个“久经考验”比如《圣经》中有十诫,是《圣经》记载的上帝耶和华借由以色列的先知和众部族首领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条规定。(译者注) 的好数字,但它并不等同于是“女性圣经”。你所拥有的权利,不应由我来告知,否则这本书就该叫“你有权……”——这就同天赋人权的原则背道而驰了。

  不管这本书让你感到鼓舞还是陷入沉思,给你勇气还是令你恼火,请想一想:它是在我的经验之下产生的,它反映的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是我自己的真理。我描写的是我的经历、我的信仰以及对我和他人有所帮助的事。此外,本书还记录了我与其他女性的对话——这些对话传达的也是她们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我尽可能坦诚地面对你,并向你保证:书中所记之事,都是我确信无疑的。对于任何宣称自己掌握了世间唯一永恒真理的人,我都深深怀疑;对于任何信条——不管是宗教、政治还是饮食方面——我内心那个倔犟的小孩都表示不屑。但是,当人们把这些东西作为备选方案呈现给我时,我知道有些东西确实大有裨益。

作为读者,如能对我的拙作有更好的理解和评估,就需要对我生活的过去和现在有个初步了解:

 知足常乐幸福 《女人的幸福女人定》序活出自我,永不知足(1)
  我是1953年生人,父母都是教师,有3个哥哥,我排行老小。听上去这是和睦的一家,其实不然。我们接受的教育十分严格,童年时期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训话是:“小小孩,啥都要,最后啥也得不到。”实际上就是要你闭上嘴巴,全听家长的话。在那个年代,这种“独裁专政”的教育方式十分普遍:我的父亲喜怒无常,而我总要为他的坏脾气埋单,作为唯一的女孩,也是妈妈唯一的盟友,对于“自主”(Autonomie)二字我们根本闻所未闻。

  高中毕业后,未满19岁的我踏上了去慕尼黑的旅程。我就读于德意志新闻学院。3个月后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很快就与他住在了一起。那时的我是日报记者、政治积极分子和工会干部,生活对我而言就像一场战斗。我开始自信地表明立场,却也学会了让自己的真实意愿听命于政治意义上的所谓“正义”。这同样与自主无关。

  27岁时我有了第一个孩子,29岁又生了第二个,伴随孩子的哺育期而来的我的第二次成长开始了。童年生活的旧模式开始重演,我重新发现了我的原始忧虑以及内心深藏已久的愤怒。我持续不断地与母亲争吵,没完没了地在她耳边抱怨她教育上的失职(我的父亲在我19岁时就过世了)。我还参加妇女运动。除了父母和社会的压力之外,一个新的“敌人”诞生了——男人,永远是我的对立面——我的丈夫也不例外。生活仍然是一场战斗,我仍然是其中的一个牺牲品。

  当时,我在生活态度上的最大弊端是:我不喜欢我自己。我终日与自己的体重作战,认为自己既没有吸引力也不讨人喜欢,尤其是和那些慕尼黑的“美人儿”们相比。我老是感到不安,怕丈夫爱上一个比我更聪明更漂亮的女人,怕他离我而去。长期以来,我的自卑心理给我造成了巨大障碍,使我既无法拥有成功的婚姻,也无法对许多事勇敢地说“不”。外强中干——这样的我离自主依然十分遥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2661.html

更多阅读

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与评点 望岳课堂实录余映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与评点(余映潮)(来源:转载于名师刘菊春的博客)余映潮/执教葛亦虹/整理、评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请同学们读作家作品简介  屏幕显示莫泊桑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作家许多

姜宗福:《我的官样年华》转自网络

姜宗福:《我的官样年华》(转自网络)41岁的姜宗福曾经挂职担任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曾经炮轰张艺谋“印象”系列演出和高房价,由此成为网络名人。今年5月初,姜宗福离开临湘,就任岳阳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他说自己确实不适合官场,尽

无复制之《北方的纳努克》观后感 北方的纳努克观后感

纪录片是对真实的事物作出的创意的处理。对于纪录片来说,关注点的选择决定了它的创作走向及主题捕捉。《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纪录片是对一家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纪录。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才发现,原来人类是可以获得如此顽强,在恶劣得生物罕

声明:《知足常乐幸福 《女人的幸福女人定》序活出自我,永不知足(1)》为网友不能错的决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