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日记本前言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前言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写给自己的日记本前言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前言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正在流行。 一门学问流行,大抵和商品畅销一样,皆因需求太大。 中医有句话,可以作为学习经济学的一条理由,即“缺什么补什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一大堆,且不易懂,连最基本的《论语》都需要导读,更不用说难度更高的《易经》和《楚辞》之类了。但是,这种困难是形式的,而非实质的。一旦译成现代汉语,就全不陌生了,那些思想就在我们心中某个地方潜伏着呢,一代代的中国人,就是秉承这些衣钵过来的。 可是,经济学却不在我们的传统之内,甚至可以说,与我们的文化主流格格不入。 不错,中国古代确实出现过杰出的理财家,比如西汉的桑弘羊、唐朝中期的刘晏、北宋的王安石、明后期的张居正,他们都为皇帝提出了精辟的富国对策。桑弘羊的“均输平准”法,大家在中学课本里就领教过;也有几本关乎经济的著作,比如《管子》、《史记》中的《货殖列传》等。但是,所有这些,都称不上是“经济学”。就如过去道教的术士们炼丹,终究不能从中炼出化学一样。 经济“学”必得是一个完整体系,有假设、概念和分析工具。这是我们的先哲所不擅长的。所以,近代经济学是在西方而非中国发轫、成长的。 1776年,英国人亚当8226;斯密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为经济学奠基。算来经济学的历史不过200余年。《国富论》说的不是如何令国家富强,而是让人民富裕,而桑弘羊们,不过是算计如何充盈国库罢了。 1776年,即清乾隆41年,这一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引爆了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同一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主张人人平等,限制政府权力,而亚当8226;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个人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不必依靠政府,就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其时,“十全老人”乾隆统治下的中国,则是思想禁锢、死气沉沉,所谓“盛世”,其实是回光返照的虚幻梦境,不过几十年后,天朝上邦就衰败了。 1840年以来的战争和动荡,以及1978年前长期的计划经济,让经济学没有任何用武之地,政府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懂不懂经济学,无关宏旨。 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实现了大转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主导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人们终于可以大方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这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经济学的作用开始显现,因为经济学要说的,正好是个人怎么做,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有人说,我知道怎么做,不用学。那可不一定,谓予不信,你就先读上本书里的几段。 这无关乎聪明,而是说,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凭自己的经验顿悟,“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如外语、微积分、量子力学、化学,没人教,你肯定不会懂。 经济学也是如此,系统学习是弄懂经济学道理的不二法门。 学了又如何? 学了经济学,首先可以帮助你明了周围的世界。 人们常常不快乐,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周围的世界不甚明晓。孔子曾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的第一层意思是知道、了解周遭事物。 比如,眼下世界正经历金融危机,影响着每个人,危机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小小的次贷危机,能跨海过洲,扰动全球?为什么石油价格迅速摸高147美元一桶,但在大家都认为低油价不再,到200美元也止不住的时候,又突然调头,一口气跌落到30多美元?为什么几乎没一点用的钻石那么贵,而人们须臾离不开的水那么便宜?期权和期货市场是怎样运作的?等等。 只有系统了解经济学,才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心里明白了,就少了惶惑。 知者的第二层意思是“智者”。很多人聪明有余,但就是不成功。为什么?很简单,聪明的人觉得自己如此聪明,根本不需要再学习。可是,只是聪明,而没有智慧,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的人如何选择的学问。人每天都面临选择。如果你不在乎结果,那么怎么选择无所谓,可是,如果你在乎结局,想要最好的结果,就要仔细考虑,慎重抉择了。 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快乐和幸福!一天选择错误,就少一天的快乐,而人生不过百年,在重要关头,选择错误,一生的幸福也就丢掉了。 选择的关键是方法,经济学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以获得更大的快乐,当然是世俗的快乐。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有自己特殊的思维方式,这些方式跟直觉不同,甚或完全相反。比如,“比较优势原理”告诉人们,即使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样样都不如别人,可是别人会像他有求于人那样,有求于他,他可以过得和别人一样好。 经济学又是所有社会科学中的另类,它大量借用自然科学工具,特别是数学。微积分、概率论是大学学习经济学的基础。在研究生阶段,学习经济学,要用到几乎所有高深的数学方法。正是这种借鉴,让经济学的分析更有力,更精准。 但是,经济学在本质上,绝不是数学。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如果你没有学会经济学,不要抱怨自己的数学不够—那是可以临阵磨枪的,而是你没有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和工程技术不同,后者,如果不是进入大学专门学习,是不会掌握的。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其形式可能是复杂的,但是其道理、内核,则是人人皆可以理解、体会和运用的,经济学的原理,既可以用复杂的模型表示,也可以通俗描述,而且这是更重要的形式。 我还发现经济学的研究生们,可能对一些经济模型谙熟于心,可是,让他们分析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却一点见识也没有,跟门外汉毫无区别,这说明,他们的经济学仍然没有入门。而有些只粗通经济学原理的人,对于经济现象的理解则通透得很。比如,一个政策出来,对股市的影响如何,判断得很准。 所以,理解经济学的道理,并不难,它不需要数学或者其他特别的基础,只要你有一颗年轻的心,愿意思考,就可以把经济学的道理搞明白。搞懂经济学,你对世界的理解层次就会提升。这就是经济学的智慧。 有了经济学的智慧,就更容易接近成功,剩下的就是你的运气了。 经济学能不能让人发财呢?老实说,没有必然联系。你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有几个是学经济学出身的呢?不过,以后随着经济运行规范化,这可能是个趋势。经济学的道理,一定有助于科学合理的投资,避免损失。 经济学还有更大的作用,亚当8226;斯密的经济学吹响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号角,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力量;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力挽狂澜,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国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对外开放,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经济学生于西方,长于海外,但是,它的道理却适合于全人类,就像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明的,但是,哈姆雷特的落泪遵循它,林妹妹的泪水,亦不能外。 对了,还有一点你学经济学的理由:经济学非常有趣。作为枕边书,每天看看,用它的道理重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我以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元素、历史认知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叙述方式、思维习惯,写了这本书。 我希望也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是为前言。 王福重 2009年12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2752.html

更多阅读

《狼王》系列为什么要推出修订本 狼王纺车轮哪个系列好

新锐动物小说作家凌岚的代表作《狼王》系列诞生于2009年,是少儿原创图书中首次提出“动物成长小说”概念,作者借助小狼柯勒的成长故事暗喻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以大自然的残酷壮美和各种生灵在自然挑战面前的生生不息,展现生命永不言败的

《竭力进入神的安息》 神为什么设立安息日

经文:申1:19-2:15一. 引言:《申命记》是摩西五经的最后一卷书,是先知摩西在接近一生事奉的终点(时间)、在迦南东方的大门摩押平原(地点)、对即将进入神的应许之地、在“苦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以色列人(对象)的教诲,向他们讲解神在西奈山赐

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去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看别人写起文章来生花妙笔,创意无穷,自叹弗如,反思之余,颇感惭愧。故,写以此文,自勉。——题记为什么要读书?做一件事情之前,知道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才会有的放矢。读书之前,必须先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

《东郭先生与狼》教学实录 东郭先生与狼txt

课前播放歌曲。师:同学们听出来了没有,刚才这首歌中唱的是个什么故事呀?生众:听出来了,是东郭先生和狼。师:歌中唱道,“东郭先生他遇上了一匹狼啊,饿狼受了伤,看上去比羊都善良,他好心帮它躲过了猎枪啊,后面的故事不用再去细讲。”今天我们学习

声明:《写给自己的日记本前言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前言为什么要懂经济学》为网友你说我不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