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由20位股东出资组建的产业资本银团,中陶投资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首先要做好内部协调,摆平各种利益关系。而将原来分散乃至相互竞争的各个“对手”捆绑在一起,形成合力,这对首任董事长贾锋来说可谓一大考验。
![攘外必先安内怎么读 攘外必先安内](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25791172057.jpeg)
在中陶投资成立的发布会上,《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到这样一个细节:发布会定于中陶投资董事会之后举办,比原来的时间推后了大约一个小时。据了解,“讨论”从另一层面也可以理解为“争论”,由此也不难看出董事会内部利益纠葛和权利纷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个由渠道商华耐家居集团牵头,品牌商共同组建的中陶投资,董事会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微妙平衡。不过,面对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产业,中陶投资董事会这样微妙的权力架构使得它不得不听从20家股东的意见,从而增加其决策成本和执行效果。如果有内部的争议,势必会大大影响整个公司的竞争力。
“有多个股东发起的公司也不乏先例。但中陶投资的特殊性在于,所有的股东都是行业中人,有明确的利益诉求。这无疑使得公司的决策和执行力大打折扣。”一位观察者告诉记者。
那么,作为入股中陶投资的20家股东而言,其盈利模式何在?对此,中陶投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首先,中陶投资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除了主要投资的家居建材渠道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投资项目。作为股东的建材品牌商首先可以获得入股中陶投资而获得的投资回报。其次,作为股东的建材品牌商,他们有优先权或者优良的条件选择购买中陶投资参与投资的家居建材卖场,从而持有物业。在股东们看来,这也是一种具有较高回报的投资方式。但是业内人士分析,以股东自持物业的初衷为例,假设中陶投资投资了一个比较好的项目,但该项目位置较好的商铺有限,无法满足20位股东持有的需求。如何在不影响合作的基础上来分配这个位置,也是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