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友陶陶一梦千寻的房子终于OK了,拿到钥匙以后,这个素来以理智优雅姿态出现在人前的女子,开始变得手忙脚乱喜怒无常。“按理说我应该用绿色为主调,因为我最喜欢绿色,可是到了冬天会不会显得太冷?要田园风格还是地中海情结?”
“噢,上帝,就你那个40来平方米没有阳台没有壁橱厨房,卧室客厅完全一览无余,还贵得要死的破房子,至于吗,这么紧张,搬个床垫子进门就齐活了,还费这脑子,居住成本太高了啊.”
“你这个没钱买房的女人,你就是嫉妒!”陶陶一边回击不屑一顾的我,一边恶毒地翻着我给她买的20块钱一本的家居杂志,“我们都是单身经济的消费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们是一个领先的族群。”
呵呵,是啊,自己赚钱自己花,没有结婚的打算没关系,但不能没有单身的蓝图,我们的理论是即便结婚也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全套生活——60平方米以下的单身公寓,10万元以下的单身汽车,至少每年一次的单身旅行,甚至永远不带男友(乃至老公)去的餐馆、咖啡厅……一切都和单身有关,一切都是自由消费。于是,一个新的名词——“单身经济”出现在大众面前。
2007年,北京、上海的单身男女冲破百万,中年人不再害怕离婚,占据两亿人口的“80后”突现离婚潮,“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中国人开始将单身的选择等同于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如果你选择了单身(无论是未婚还是离婚)这一基础形式,你所有的消费都有了方向,这是因为单身经济几乎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为单身人群量身订制了专门方案,以便于你在单身状态花尽量少的钱,得到尽量高的回报,过上性价比很高的生活。
当然,有花钱的就有赚钱的,单身经济之所以能够如此高调地被提出,是因为其中的确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小皮就是单身经济的受益者,这丫头所属的旅行社办起的“单身游”火了,以至于身为导游的她从此过上了“有家不能回”的痛并快乐着的生活。收入的增长也让她更加热烈地投入到单身经济的消费中来。谈起单身经济,小皮俨然一个专业人士:“我告诉你,全国各地都是小户型最火热,连租房的市场都是一居室最供不应求,小排量的汽车,小型家电,甚至各种保险,都被大量的单身人士所垄断,这不是胡说的,似乎人们都开始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的需要,并不遗余力地满足之。一个人只有在全心全意为自己打算的时候才最有热情最天才,哈哈。”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享受单身,还有相当比例的单身,“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而这一“不想单身”的强烈愿望却又戏剧化地成就了单身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婚介。无论是传统的实体机构,还是以严肃严谨为口号的婚恋网站,超大的平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说,婚恋网站有每年6亿元的市场,更有不断推出的各种噱头,如“中国富翁首次集体征婚派对”为主题的活动,热闹了媒体的头版头条。
过了5年单身生活并拥有自己的美容院的奇奇说:“最快乐的感受就是那么坚定地相信自己原来是这么强大,完全可以用双手去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太美妙了。也会有些担忧,比如各种保险买回来了,但保险并不能在你生病的时候给你煮粥喝,但也许以后单身经济可以更完善呢,美容业、健康业……也许我自己就做一个单身陪护公司也不一定啊,哈哈。从消费者到投资者的身份拓展,会让你感到从瞎子摸象到运筹帷幄的成就感。”
可以没有家庭,但不能没有自己的家;可以选择单身,但一定要过得经济舒适;消费也是积极生产力,会赚钱、会花钱,让资金在流动中滋润生活,也许算是单身经济的一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