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一部创下央视2005年收视率新高的《亮剑》,却引发出无数营销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这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说的话,这个男人就是《亮剑》中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李云龙。李云龙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一生敢对强敌“亮剑”,百战功成,终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代将才。
李云龙的“亮剑人格”在和平年代对于当代的营销人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世界名牌面前,敢否“亮剑”
“亮剑”出强国,在和平年代,强大的国家形象是靠世界级品牌打出来的。
中国企业已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我们的很多企业和营销人都为之“鼓与呼”,但不要忘了,目前中国“庞大”的制造能力,只不过是世界发达国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全球资源重新配置的“主动性产业退出”,是他们将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中国的一种产业策略。在这种产业转移的后面,中国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只是“低成本”,在任何产业的利益价值链分配中,品牌都攫取了利益价值链的绝大部分,而成本只摊到利益价值链分配中的极小部分。中国企业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之服务的,仍然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优秀品牌。
一旦中国企业以“低成本”建立的强大“制造能力”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优秀品牌在环球商业战场上对剑,中国企业的结局和当年国足在世界杯绿茵场上的惨败别无两样。
做加工、当附庸、靠低价生存的模式永远都无法树立“中国制造”的强国姿态。
当今很多中国企业之所以生存“优雅”,是因为前人给他们留下了最值钱的财产—品牌。很多的中国企业在吃十几二十年前创立的品牌老本,现在这点“老本”已所剩无几了。
更让我们可悲的是,当前一些学者、教授还在误导中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不具备做世界级品牌的能力,这是一种典型的“民族精神软骨症”。中国企业缺乏世界级的品牌,不是中国企业缺乏做世界级的品牌的能力,而是中国企业家缺乏一种敢做世界级品牌的“亮剑精神”。
世界级品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品牌在创立之初也没有上帝的恩赐,纯粹是自己“打”出来的。中国企业无论是今天、明天、后天,终究要在环球商业战场上面对“品牌之战”,因此中国企业创立世界级品牌已成当务之急。海尔、联想、TCL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中国营销人能否创立中国企业的世界级品牌已成为营销人“亮剑人格”的一种写照。
名望利益当前,敢否“亮剑”
人生境界有“大境界”和“小境界”之分;人格也有“大人格”和“小人格”之分。
“大境界”、“大人格”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营销人“亮剑人格”就是一种营销思想的“大境界”、“大人格”。
追求崇高和完美的人格境界是一个痛苦和漫长的修炼过程,这种境界往往像高耸神秘的珠穆朗玛峰一样,人人神往却又并非人人能够轻易企及。
营销人面临的人格境界追求过程,注定有很多艰难困苦是无法想象的。很多时候你会面对超越你的能力极限而无法承受的压力,却不得不勉力去承担;很多时候你是身陷绝境、腹背受敌却要殊死苦战;很多时候你会处于曲直难辩、众叛亲离的孤独;很多时候你还会处在管理的黑箱真空,逼迫你用自己的良知去辨择是非;很多时候你还要面对金钱美女、功名利禄的诱惑等。
有人说,营销是一种创造金钱、创造名气的职业,在这种职场环境中,营销人注定要分享很多虚浮名利,因为它们拥有巨大的诱惑力。
有人说,营销人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并非英雄圣人,人生苦短,应该及早享受一场,忠诚与责任,理想与崇高不过是一种“虚幻的精神”。
营销这一特殊的事业注定营销人面对的“人生炼狱”比侪辈之人要多得多。你坚持下去,可能就是“柳暗花明”;你意志松懈,可能就是“山穷水尽”。这一切实际上也就是营销人的“大境界”和“小境界”之分,营销人的“大人格”和“小人格”之择。
营销人追求的目标不同,他的人格境界也就不同。人生“大境界”和“大人格”应该成为营销人的主流追求。当你登上高山之巅,你会发现你攀登之际的种种艰苦是多么的愉悦。
要完善这一过程,营销人必须用自己的“亮剑人格”去战胜这一切。在敢不敢力克困难,能否抗拒他人所不能抗拒之“诱惑”中成为一个营销斗士,得到一种人格的升华。
关于《亮剑》引发的营销话题:
之一:混乱的营销市场谁是英雄?
《亮剑》中,李云龙所在的山西战场,既有日本鬼子、伪军汉奸,又有八路军、国军、地方武装等,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矛盾纵横交错,利益盘根错节,与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极为相似,现在的中国市场既有跨国公司攻城略地,烧杀抢掠,又有本土大品牌奋勇抗战,浴血阻击,还有地方品牌在区域市场步步为营、患得患失,这种竞争格局与当年李云龙所在的山西战场形势非常相似。
有人认为,在中国目前的营销骨干队伍中,战斗在市场前沿的营销经理人,尽管不乏一些海归派、MBA、科班出身的人士,但从总量上看,这些高层次的“正规军”大多数服务于少数跨国公司、大品牌或大企业,而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或一般品牌的营销主管,仍然是被称为“土匪”的“李云龙”的天下。因为,一方面高层次营销人一般不会屈就于这些土得掉渣的企业和品牌,另一方面,即使他们愿意屈尊下嫁,这些企业也出不起迎亲的嫁妆费用。所以,还是土生土长的“李云龙”们最合适、最实用。
之二:营销市场的正规军和游击队谁更厉害?
日本人侵略中国前后,美国人派了庞大的顾问团帮助蒋介石,苏联人也派了以李德为首的顾问小组帮助共产党,国民党部队里的高级军官黄埔军校毕业的很多,共产党队伍里的高级指挥员黄埔军校毕业的很少,但也有王明之类的海归派,结果怎么样,抗日战争还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预测的那样,在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之后,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胜利。
现在,很多营销理论专家,对市场竞争中的机会主义、游击主义不屑一顾,认为是雕虫小技,是“流寇”营销。但也有人认为,在目前中国的市场形势下,毛泽东思想在一定时期乃至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大有用武之地,西方的市场经济学绝对不能取代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学,毛泽东的游击战也仍然可以作为战略而不是一种战术。
因为,中国企业的第一要务是生存,然后才能谈发展。不论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不论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八路军,在基本商业道德底线之上,赚钱和生存是硬道理。
李云龙式的干部尽管有很多缺点,但他有一个我们最急需也是最稀缺、最难得的优点,就是能多杀鬼子,多抢枪炮,多占地盘,带好队伍。而一些比李云龙有知识、有修养的干部,不断地抛出一本本装订精美的策划方案,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麦肯锡兵败实达就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