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青年创业主体及环境的调查分析和对策》显示,30.4%被调查青年的创业目的是“为自己创造财富”。
共青团浙江省杭州市委日前公布了一份《杭州市青年创业主体及环境的调查分析和对策》,调查显示,杭州有39.2%的青年职工表示准备自己创业,而这一数字在大学生中则高达76.3%。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有30.4%被调查青年的创业目的是为“自己创造财富”,被调查的青年并不讳言对财富的追求。
据了解,杭州此次调查仅把创业定义为自己创业,即自己或与人合作创办经济实体,而不包括原来广义创业中的“岗位创业”,即立足本职工作创造好的业绩。
调查显示,探索、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一种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是杭州青年创业的主要目的。在对创业目的的调查中可以发现,有46.0%的被调查青年是为了“探索、提升自己的价值”,30.4%是“为自己创造财富”,还有5.6%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对财富的需求是光明正大的。”调查者说,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的青年并不讳言对财富的追求。调查者认为,“为社会创造财富”排在最后且比例极低,并不意味着青年的思想境界低下,相反,“是对企业和企业家职能、职责的一种新的理性认识”。
“调查反映了杭州青年极强的创业意识。”团杭州市委书记卞吉安认为,如此高的创业热情说明尊重创造、尊重财富已成为杭州青年的共识,创业成才的意识在青年中深入人心。
在对影响青年创业的因素的调查中,“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应的经验”、“素质”、“资金”、“项目”、“相关指导”、“创业合作者”、“能否成功”、“创业的相关政策”等诸多调查因子中,“资金”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有63.7%的被调查青年选择了这一因素;第二是“经验素质”,占49.6%。
而对创业领域的选择,从调查看,杭州青年确定创业的领域依次为:自己的专业特长、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前景、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赢利程度。
调查者据此分析认为,从中可以看出青年选择创业领域的4个方向:一是择己所长,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二是择市所需,市场经济要求所选方向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市场、社会的需求是创业发展的保障;三是择己所爱,“爱一行,干一行”,只有热爱它,才有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做出成绩;四是择己所利,因为赢利是任何一个企业和创业者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调查也发现,杭州青年普遍对创业持乐观的态度。如当问到“预计企业赢利并稳定发展所需时间”时,73.6%的青年认为3年之内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只有14.3%的青年认为需要3年以上,不能确定的也仅占9.5%。
对此,团杭州市委的同志认为,这除了青年自身对成功创业的自信外,与杭州社会舆论对创业失败者较为宽容有关,它从一个方面减少了创业者的心理包袱。
据有关调查,杭州市民对创业失败者的态度,84.8%的市民认为应该“宽容,并支持他们再创业”。“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实质是对创新的鼓励。”卞吉安说。
调查也同时看到了青年在创业知识,特别是诸如团队合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从此次调查来看,参加过培训或讲座的青年只占11.5%,自学过与创业有关知识的也只占44.6%,其中“有比较深的研究”的更只有5.9%,而没有参加过培训或讲座但想参加的青年则高达67.1%。另一方面,杭州青年对创业有关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很低”,对其作用也不清楚。
对此,浙大管理学院教授邢以群提醒青年创业者,创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社会的支持,创业实际上是独木难支。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最大的劣势便是社会经验的严重缺乏。
卞吉安说,调查也为共青团组织推动青年创业、服务青年提供了依据。据介绍,目前杭州已成立了“青春创业杭州”志愿指导团,通过“青春创业杭州”论坛、电话热线、网站在线和报刊专栏等形式,讲授创业知识技巧、交流创业体会和经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对已开始创业的青年来说,杭州团组织将开展一对一的创业辅导。
“如果有一个向导,陪伴他们走过最艰难的创业初期,他们的信心和成功几率会大大提高。”卞吉安强调,一对一的创业辅导,就相当于把青年人“扶上马,送一程”,使服务更务实、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