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个人简历
在一次培训课上,在给学员进行励志鼓舞时,我突然很激动地想到了我曾经树立过的三个志向,于是,就顺便讲出来,以便用自己的例子来激励学员。
但是令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在讲完前两个志向之后,我突然一下子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第三个志向是什么了。
这种尴尬应该是很难为情的,因为刚才我已经向学员说过我有三个志向了。现在突然想不起第三个,连自己的志向都忘了,如何激励学员去树立志向?
在一秒钟内,我甚至都已经预想到了即将出现的尴尬——像一个忘词了诗朗诵者一样,满头大汗手足无措地站在台上,接受大家的嘲笑。
一刹那不易觉察的惊慌后,我立马启动我独创的看家本事——“错位思维”——抛开现象表层,“错”出事物本质。于是,我的大脑开始飞速地旋转——不是努力回忆那第三个愿望到底是什么,而是错开这一问题表面,深入思考我为什么会忘记了这个自己曾经咬牙切齿刻骨铭心立下的志向。
几乎是在思考同时,我的脑子出现了两个画面:一个是立即“错”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忘记自己立下的志向;第二个是就像在百度或者谷歌的地址条里搜索信息一样——“此次搜索耗时××秒”。呵呵,我自己当时差点笑出来。
呵呵,还是言归正传,说一下我当时的处理情况。
首先,在说了前两个志向之后,我主动大方地承认:“第三个志向是什么——我忘记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觉得刘老师不免太搞笑了,连这个都忘了。
我也笑了,接着说:“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会忘记自己的第三个志向呢?”
大家都不笑了。以为这是我故意设立的“关子”,于是开始严肃思考。
“因为这个志向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说。
的确,这三个志向都是我在几年前立下的,那时还比较年轻气盛,血气方刚。 还有着无知者无畏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第一个志向是:去北大教书。当时刚在山大留校不久,想得是,既然在高校圈子里教书了,就一定要到中国最好的高校去教书。
第二个志向是:到《百家讲坛》去讲课。因为这个栏目代表了大众能接受的教师的最高荣誉和影响。
第三个志向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
我为什么想不起来了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第三个志向对我已经不重要了。其实,前两个志向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你所忘记的事,基本都是你认为无太所谓的事。心里认为很重要的事,一般来讲,都不容易被轻易忘记。
按照这个思路,用“错位思维”去想,就会发现,我现在觉得这三个志愿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我不想再通过某种较高的平台来显示自己了。
原来希望去北大任教,是因为对自己还不够自信,所以,希望用北大来抬高自己;原来希望去百家讲坛讲课,是因为觉得自己名气不够大,希望通过百家讲坛来标榜自己。
我想我现在的自信程度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应该超过了几年前,所以,那种借以显摆自己的平台也就相应变得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
于是,我不再像过一样痴迷于北大,而是希望通过“刘悦坦”三个字而不是“北大教师”的字样来证明自己。
这使我又想过起了另外一件事。
也是几年前,《销售与市场》旗下“第一营销网”开设博客,邀请我作为“专栏作家”,希望我提供个人简介。当时我对自己的简介反复斟酌,生怕忘记了哪个头衔。后来,看到“第一营销网”上卢泰宏教授的专栏,在“卢泰宏”三个字之后,竟然没有任何简介。于是,我立即为我那充满了各种头衔的《个人简介》羞愧的汗颜汗脚——真正著名的大师还需要什么介绍和解释呢?
一般而言,个人简介内容越丰富、篇幅越长、头衔越多,恰恰说明名气越小,而且对自己不够自信,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因此,这被忘记的第三个志向,就永远成为激励学员和警醒我自己的一个烙印,我也许永远都不能想起来这第三个志向是什么了,也永远不希望想起,希望的是——第三个志向——这被忘却的纪念,真正像一个烙印一样,提醒我“只求能射虎,不比觅封侯。”
每一个人都将用自己的名字证明自己,而不是任何别的平台。
我终于重新为我的第三个志向找到内容了:那就是——我要立志让我的个人简历成为一张白纸。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为了向往的目标奋斗,现在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