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七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他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着手创业,勇气可谓不小;但就是这群大胆的学生们,最怕“企业家”不屑的眼神。
七人小组中的何桂焕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大一学生。他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前上网找兼职时,意外结识了其他几位跟自己一样雄心勃勃的同龄人。在江苏涉外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指导下,7月初,他们定下了“2004金陵百对夫妇新概念婚庆”的创业项目:在七夕(8月22日)这天为100对结婚周年庆的夫妇操办盛大的庆典。方案初步制订后,他们开始马不停蹄地到一家家企业寻求赞助。
“拉赞助就等于从别人口袋里掏钱,肯定不容易,我们一开始就做好了碰壁的心理准备。但实践中,一些人不屑、甚至鄙视的眼神,真的让人气愤。”暑假后升大四的刘方华是小组里年龄最长的学生,他给记者讲了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第一次行动,他们去了南京一家著名电器经销企业。企划部经理听清来意后漫不经心地说:我为什么要花钱跟你们合作。然后,不置可否地拿起电话跟熟人聊起天来。把几个大学生晾在旁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更可气的是,电话那头的人可能是在拜托这位经理安排一位大学生实习,经理大笑:大学生算什么东西,帮我们搬空调还不够格呢。那种极不尊重人的态度伤害了学生们的自尊。
在另一家移动通信企业,他们连公司大楼都没踏进去。第一次打电话联络公司企划部,一句话还没说完,对方就回答企划部经理不在。第二次打过去,对方回答经理在开会。第三次再打过去时,对方一句话没说,电话就挂断了。
创业小组组长陈现伟说,第一次创业,自己从没指望过能受到怎样的礼遇,只希望社会能够正常、平等地对待他们。工作中,也有一些企业态度挺和气的,请我们坐,还倒水给我们解暑。江宁一家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在认真看了方案后,还提了两三条意见,建议改进。虽然这些企业也都表示财务紧张,不能提供赞助,但这样被客气地拒绝,大家心里也没疙瘩。
经过不懈的努力,七人创业小组为他们的“新概念婚庆”项目找到了投资者:一家资讯公司,该企业首批拿出十万元支持这一项目。这家企业一位主要负责人透露,投资这个项目原因一是因为项目本身有一定的新意,运作得好可以赢利。更重要的是看好这群思维活跃、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公司正在酝酿一项重要发展计划,两年后会有大的改革。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考察真正有才干的年轻人,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