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集市”,这个由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发明的“专利”,从去年7月28日开市以来,短短十个多月,已经辗转徐汇、杨浦、奉贤、宝山、松江等上海各区,举办了12期,吸引了广大专利人与创业者,促成了7项转让投产的专利项目,并有70多项正在洽谈中。如今,专利集市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外地城市纷纷取经,开办了自己的专利集市。
日前,上海专利集市“大篷车”来到了无锡,首次走出大上海;今天和明天,“大篷车”还将开到温州去。上海专利集市频频外出开市,一个宗旨就是:为长三角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扩大碰撞几率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比例为9:1,也就是说10件发明专利中有9件属于企业或者科研机构。而我国则反过来,非职务发明与职务发明的比例是7:3。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风险投资仅占2.3%。有专家指出,随着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我国非职务发明正面临“二次创业”挑战。
显然与国外较成熟的专利机制相比,我国在推进专利市场化方面还任重道远。让专利人和创业者零踞离接触,上海专利集市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这次开到无锡的专利集市“大篷车”,推出50多位专利人的80多个专利项目,其中不乏上海以外的专利人。如发明心脏停跳预警器的宜兴人史曙霖、发明“胃病脐贴”的盐城人王长杰,都已经是专利集市的常客了,此番他们准备随专利“大篷车”辗转各地。
如果把上海专利集市比作一个大容器,把专利人和创业者比作容器中相互碰撞能产生化学反应的分子,那么走出大上海,挺进长三角,就意味着大大增加了专利集市这个大容器中的分子,增大了专利人和创业者相互碰撞的几率,增大了专利成果转化的几率。发明人潘明强研制出了一种可以任意弯曲的柔性钢管。这次他随着“专利大篷车”来到无锡,就是看中了无锡众多的中小企业,希望能在更大范围内遇到合适的合作者。而对于上海专利集市来说,长三角地区数万家中小企业更是生机勃勃的潜在合作者。
正因如此,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专利集市的发达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创业课堂专利人也是创业者,许多执着的专利人已经为自己的发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财力。为了把专利推向市场,有的甚至从黑头发熬成了白头发,这样的专利被称为“白头专利”。对于渴望通过专利来创业的专利人来说,发明是一回事,而市场则是另外一门课程。专利集市,不仅是他们寻求融资的平台,而且也是个了解市场的创业大课堂。
许多人渴望在专利集市上能马上与投资人达成合作意向,然而,专利转让实际上是个风险投资的过程,必须经过咨询、评估、洽谈等一系列谨慎的准备。如果市场机遇好,很可能一个月就达成。如庞先生的电脑键盘消毒架恰好在非典之后推出,立刻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一个月后就实现了专利排他转让并投入生产。而另一种可以防止二次污染、节约水资源的水箱内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房产部门、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多方面协调,所以不得不假以时日。
专利人可能和投资者有不同的市场眼光。李宗奎老先生的创业理想就是用自己发明的“新红木”来“造家具,做建材”,但是首位投资创业者却发觉它更适用于小产品的制造。虽然这离李先生的初衷相差很远,但他认为这毕竟可以成为“新红木”创业的第一步,因此也欣然伸出了合作之手。
不少专利人最初怀着迫切的心情,往往希望投资人能够一次性支付转让费用。然而在专利集市上,他们开始认识到投资者有时候并不能或者不愿意承担全部的风险,转让并不是唯一的合作方式,于是渐渐转变心态。如一种坐卧式四轮脚踏车项目专利人就是以专利技术占40%的股份与北京同乐摩托车制造厂合作设厂,专利人和投资者共同承担创业风险,新产品已经于上个月上市了。
除了在发明中学会创业,在专利集市上,专利人和投资创业者还能向专利评估、投资咨询等知识产权中介公司咨询关于专利、投资、法律等各方面的问题。
渴望更多“知音”茫茫人海中,要找到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投资创业者虽然不是大海捞针,却也并不容易。
目前,上海专利集市的信息库内已经集纳了1200多个专利项目,包括上海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100项重点专利。然而相对日益增多的专利项目信息,投资企业的信息却显得相对不足,仅有20多家上海、香港、台湾等地的投资企业进入重点投资专利项目的信息库。在专利集市上,相对众多急切渴望联姻的专利人,投资者的身影却相对少了。为此,专利人潘明强说:希望更多的投资企业能够了解专利集市、能够到集市上来。毕竟集市要依靠专利供求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唱大戏。
这就意味着,必须推动更多的包括广大中小企业在内的投资者来了解专利、学会利用专利作为新的创业和投资渠道。因此,专利集市一方面必须走出去,打响品牌效应,引起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一方面还要主动邀请投资者参与、向投资创业者加强宣传力度。
更有效地传达专利信息、增强创业经验、寻求更多的投资者,这是上海专利集市走出去的重要动力,是专利人与需求者创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