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创业手续也太死板了!”江先生计划在南京办一所培训学校,为社会上的失业人员提供裁剪、维修等实用型技能的培训。去年7月23日,在落实场地以后,就开始了“漫漫登记路”。直到现在,劳动、民政等部门的主要手续才告完成,而治安、消防、物价、卫生……众多辅助性的手续还在“待批”状态。
江先生2002年1月在河南郑州着手开办同样的一所学校,连上找地皮、租房屋的时间在内,办完手续开张也就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现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江先生在郑州的学校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在校学员有好几百名,毕业出去的也有好几百,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现在南京的学校还没开张,就要我一次交上半年治安费5000元,我想这是不是太急了,只要我学校办起来,有了效益,我可以交10000元。我很同意扬子晚报昨天讲的,政府部门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江先生的东北口音里听得出一些无奈。
南京市市长蒋宏坤说过,要为创业者“开一路绿灯,该变通时要变通”。但江先生的遭遇说明,有的部门的绿灯还是没亮起来,江先生到某部门办手续时,被要求出示原单位的“无劣迹证明”,于是不得不辗转回老家吉林,而吉林的那个单位又早已是空架子,这一来就浪费了好几十天。
一个城市是否对创业者、投资者有吸引力,因素是多方面的。南京的文化底蕴和人才素质都是自身的优势,如果在其他地方出了“梗阻”,把这些优势抵消掉就太可惜了。也许江先生只是个“小凤凰”,但如果让他产生“南京的政策太不灵活,可能需要人情关系才好办事”这样的思想,再和朋友交流一下的话,这对南京市的形象和发展的伤害绝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