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高技术,高集群
据统计,2003年广州市认定和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1095家,其中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84家,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且大部分分布在各个科技园区内,相对集中在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这些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产业特色日益突出。同时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都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且市场前景广阔的科研成果研发起步实现快速发展。如研发改性塑料为主要产品的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1993年创业之初仅有的2万元,到2003年资产总额已迅速增长到6亿多元,产值17.5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基地。
以人为本人才集聚
在年总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50%,高层次人才成为广州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主体。如广东天普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已聚集300多名优秀人才,大专以上学历占70%,平均年龄不到30岁,形成了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导的高智力开发群体和管理精英,自行研发的国家级一类新药—————人尿激肽原酶,被科技部列为“1035”工程和火炬计划项目。
机制创新体制创新
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开始走上产权清晰、管理规范、机制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之路,部分企业已经建立起决策、经营分离的体制,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如迪森集团1999年7月进行重组,吸收资本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规模进一步壮大,2003年实现在新加坡上市。此外,新太集团已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远洋渔业”的法人股,成功实现“借壳上市”,速达软件已在香港上市。
高新技术产品,拉动外向发展。据2002年统计高新技术出口13.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天普公司的生物医药产品出口近年创汇超过3000万美元。“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营造创业环境。仅2002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共获得国家863项目3项;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3项。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数均占立项总数的30%以上。
改善投融资环境
为了解决融资难、贷款难这一影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市政府积极推进风险投资机制和贷款担保机制的形成,于1999年出资成立了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至2002年公司本金已达8亿元,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完成了对迪森、中望、天普、倍特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
近年来,广州市以资源共享和开放为原则,为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基础平台。如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2002年共投入1120万元,支持了6个生物医药和中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采取省市校企联动合作,首期分别投资4400万元和9000万元创建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广州集成电路测试中心。全市已建成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总面积为17.1万平方米,民营科技企业迪森、三瑞等就是从孵化器孵化、成长、发展起来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本涌向广州,广州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