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摩托车企业来说,当年在越南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事实上,越南政府这一提高关税的举措只不过是保护国内汽车产业,限制摩托车生产数量的政策延续而已,算不得突然。但对于一直依赖越南市场的国内某些摩托车企业来讲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国内摩企越南争斗价格大战硝烟弥漫
据了解,国内第一个进入越南市场的是嘉陵集团。嘉陵集团进出口部的李先生告诉记者,1999年,越南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允许摩托车进口85%的散件组装销售。当时“禁摩”令正在国内蔓延,使国内市场行情江河日下。走越南成了以重庆为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淘金的选择。
对于国内摩托车企业来说,进入越南市场简直就是进入了一个金矿。据李先生回忆,当时一辆125排量的摩托车价格最高时可以卖到650多美元,利润几乎是100%。
以重庆为首的国内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后,以优越的性价比打破了日本摩托统治市场的格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日本企业挤出越南市场,净得80%的市场份额。
然而好景不长,坐拥越南市场不久,国内企业就开始了内斗。虽然明知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谁也不甘示弱。摩托车价格平均每个月下跌70多美元,几个月后,就迅速跌到了300美元的谷底。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越南卖一辆摩托车的利润只有30元人民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的副理事长张文灿告诉记者,事实上,价格战的挑起跟代理商有很大的关系。张指出,国内许多摩托车生产厂没有出口权,而在利润的诱惑下,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出口代理商。一些外贸出口商看到机会,当起了中间人,一些杂牌企业趁机把自己的产品送到他们手上。相当一部分代理商在越南市场上又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手段,这样,无序的价格竞争就开始了。
虽然杀价杀得见了底,但各个企业还是不肯罢手。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无非是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而品牌企业,却不能轻易放弃。重庆宗申集团市场部的王先生透出其中端倪:作为品牌商来说,即使利润低也得坚持。因为只有尽量大的市场份额才能保住其在越南市场上的品牌形象。
越南“限摩”日本摩企趁机反攻
虽然2003年提高关税的动作较大,但其实越南政府限制摩托车进口却早已开始。宗申集团的王先生描述说,越南是摩托车大国。数据显示,在越南,平均每8个人就有一辆摩托车。王说,由于摩托车的增多使越南交通管理的压力增大,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达十几万人。因此,越南政府整治交通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限制摩托车数量。
另外,业内人士指出,越南政府也想通过提高关税的办法保护本国汽车产业,促进摩托车国产化。嘉陵集团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越南允许进口整车和零配件,后来限制整车进口,再后来又对零配件实行配额制。
与此同时,日本的摩托车企业大举反攻。张文灿告诉记者,由于国内摩托车进入越南市场急功近利,售后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参次不齐给越南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日本抓住时机,以低成本收购中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并将在中国组装好的摩托车“贴牌”卖到越南。如今,本田、雅马哈、铃木等品牌均采取同样的手段,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使成本降低,卖价也越来越接近越南人的消费水准。
张文灿指出,虽然许多零部件都出自中国,但日本摩托车在越南市场有长期形成的品牌优势。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仍保有大片江山,但由于日本早于中国进入越南市场,在越南人心目中有着稳固的地位,这才是国内摩企的真正威胁。
重整河山国内摩企的选择
高关税的阻隔,日本品牌的大举反攻,使得越南市场面临沦陷的危机。但这并不影响越南市场的广阔前景。重庆宗申的王先生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形势不利,但两年内越南摩托车拥有量可达到每5人一辆,也就是增加600万辆。这对于国内的摩托车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而且守住越南市场将会为进军东盟十国创造坚实的基础。
但现在国内企业必须进行策略调整,张文灿指出,守住越南的市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服务的竞争。力帆集团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朱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国产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基本没有售后服务点,当地消费者对国内摩托车缺乏信任感。现在,应该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业内人士指出,新一轮的竞争中谁在服务上先行动起来,谁就占了市场的先机。
张文灿说,出口企业应该建立行业自律行为,制定行规进行约束。除此之外,也应该约束进出口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以保证出口摩托车的质量。
此外,本地化战略也是国内企业的一个明智的选择。张文灿指出,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在越南建立合资公司或在当地建厂,能够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一般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也符合越南政府摩托车国产化的政策。在采访中,力帆、建设都指出了摩托车生产本地化的重要性
。朱先生告诉记者,力帆已经在越南建立了生产企业,在当地搞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升了品牌形象。
北方建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倩指出,只有走出去,真正实现当地化,才能规避关税壁垒。但走出去,不应将宝押在越南一地。应该将眼光放长远,开辟新的市场,在这一点上“建设”已经尝到了甜头。(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