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皮大王 “豆皮大王”的创业史



 “大王”曾经也是白手起家

  1968年吴顺东出生于重庆市两路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里,由于种种原因,只读了高中一年级的他就再没上学了。1986年吴顺东进了重庆橡胶厂工作,在化验科做化验。这是一家以生产鞋底板为主的橡胶厂,生产、经营都不十分理想,效益也直线下滑。所以吴顺东每月只有54元工资,虽然较为固定,但他并不满意。

  工作一年后,吴顺东萌发了离开橡胶厂,“下海”创业的冲动,打算办一个橡胶厂。

  当时吴顺东并没有多少钱,但困难难不倒英雄汉。吴顺东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他一位农村亲戚那儿借到了3000元现金,立即花去1600元购买了一台供生产皮鞋底用的“老式手动搬压机”和一台模具,再用余下的1400元用作购买原材料和周转资金等。同时,他还得到了一位同学母亲的支持,把橡胶厂就设在他们家,每月仅给50元租金。吴顺东就在同学家的洗衣台侧安装了“老式手动搬压机”,之后,还请了两个工人,自己又当老板又做工人,开始了生产和销售。

  “创业之初好辛苦啊,那时自己既要进货,又要指导工人做,还要跑销售,一天忙得连轴转,经常是累得精疲力竭,走路都打瞌睡。”当谈到创业之初的艰辛时,吴顺东无不感慨地说。好在他付出的同时,也有了沉甸甸、金灿灿的收获。每天生产出的几百双皮鞋底,第二天一早就被他拿到市中区较场口白巷子皮鞋市场卖,没想到生意出奇的好,几乎天天都是销售一空,营业额达二三千元,同时他又用这些钱去买原材料,拿回去连夜加工成鞋底,第二天又拿到白巷子卖,生意非常红火,3个月后不但赚回了本钱,还完了3000元借款,而且手里还有了一定的积蓄,这时他又想到了更大的发展计划:租赁一间宽敞的厂房、进一步把生意做大。

  不久,吴顺东为了生产的需要,在这位同学家附近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集生产、库房于一体。为了扩大生产,他又请了3个工人,此时他的鞋底生产量每天已达千多双,营业额也稳步上升。在生意大好的形势之下,吴顺东也深刻意识到它的后面便是激烈竞争带来的杀机四伏、前景暗淡的危险,于是一年后,即1988年他果断做出了战略转移:放弃了生产销售橡胶皮鞋底的业务,改做摩托车橡胶配件和气枪皮碗配件。

  这一战略转移,为他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采访中吴顺东说:“当时的鞋底市场利润已经微薄,如继续在这里做下去必死无疑,因此我经过考察,清醒地认识到摩托车配件和气枪皮碗配件前景看好……”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与重庆建设机床厂合作生产摩托车配件和气枪皮碗配件过程中,他每月的纯盈利近万元,与原来生产经营橡胶皮鞋底相比,效益好得多!

  1993年,下海经商6年的吴顺东,意识到长期为别人做配件始终受制于人,于是想到要有自己的主导产品,才能处于主动地位,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于是他狠心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的“橡胶制品业务”,开始了寻求新的发展。一心想反客为主、大展宏图的吴顺东先后到农村做过养殖、加工业,承办过校办工厂,找人合伙开发“六合鱼袋装底料”,但是都没成功,1994年投资创办的“重庆公平衡器厂”,虽然如今仍在,但也没有给他带来理想的效益。

  谈起这段经历,吴顺东无不感慨:“真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啊!”

  工厂初成就差点“泡汤”

  历经艰苦创业的种种磨难之后,2000年吴顺东与多年的老朋友官敬相逢,官敬感慨起自己经营多年的“泡菜厂”也江河日下,忧心忡忡的他也正在寻找新的发展项目。身有同感的吴顺东和他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投资10万元(吴顺江占股分的70%,官敬占30%),创办食品加工厂,并且商议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为“重庆敬东食品厂”。主意已定,方案即出,他俩又紧锣密鼓地四处寻找厂房和购买设备,经过多处选址,最后在谢家湾租到厂房(2001年将厂房迁至界石镇海棠村)。正在这时,吴顺东和官敬得知重庆一位姓罗的老太太由于做食品生意多年,因经营不善急于处置设备,闭门停业,于是他俩立即前去联系,将全部设备购进。

  由于吴顺东和官敬都不懂技术,这位好心的老太太就帮助他俩到云南请来了两位师傅,负责安装设备和传授制作豆皮的技术等。吴顺东和官敬是用每月6000元的高薪聘请两位师傅的,由于费用太高,不敢聘用得太久,一个月后就辞退了。聪明的吴顺东和官敬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学到了设备的安装、操作和制做豆皮的一般常识。

  然而两位师傅一走,吴顺东和官敬又遇到了新的技术问题:发现由于云南和重庆的气候不同,完全按照云南生产豆皮的方法操作根本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豆皮和提高生产量,也就是说长期如此就不可能有盈利。

  “咋办?难道就这样让刚刚创办的食品厂‘泡汤吗’?”吴顺东没有泄气,他要尽力挽回。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吴顺东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设备经调试适合了重庆的气候,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生产量,而且质量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官敬服了,周围的人都服了,大家对吴顺东的能力充满了信心。更为神奇的是,这套设备经过吴顺东的改进安装调试后,本来按设备要求一天最多只能生产600公斤豆皮,现在却达到了1400公斤。这消息传到了云南,那两位指导师傅也感到惊讶,不禁感叹:“啊!没想到吴顺东和官敬还真行,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生产水平!”

  设备调试好了,产品出来了,销售问题又摆在了吴顺东和官敬的面前。由于在他们之前,重庆的豆皮市场已被云南的豆皮占领了主导地位,许多商家都不愿意销售他们的豆皮,或者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如必须把牌子换成“云南”,并且价格上每箱要比“云南”的低2元。吴顺东和官敬一听就火了,我的产品并不比别人的差,为什么要换牌子?于是他俩将这些经销商顶了回去,坚持用自己的牌子,并且不少价。

  但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他俩一商量,共同策划出了销售谋略:不找现在的豆皮经销商,重新寻找一些没做过豆皮生意的经销,而且规定他们只许销售自己生产的豆皮系列,同时对他们承诺:凡有发霉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包退,如果销售做得好,还可给予优惠条件并且奖励。这一销售策略十分成功,得到了新建立起来的销售商的大力支持,迅速在重庆主城区开辟出销售网络。

  2002年吴顺东的豆皮系列产品已占领了重庆豆皮市场70%的份额,成为“豆皮大王”,而且他们的豆皮在价格上也比云南豆皮每箱高出2元。

  现在,经过几年来吴顺东和官敬的努力打拼、发展,重庆顺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有厂房5198平方米,生产旺季有工人近300人,月生产能力达1.5万件,产品不但占领了重庆豆皮市场70%的份额,而且还销往四川、湖北等省。

 豆皮大王 “豆皮大王”的创业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7398.html

更多阅读

熬皮冻的方法 灌汤包皮冻的熬制方法

熬皮冻的方法——简介 肉皮冻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平时熬起来不但可以做一道凉菜,还能包进包子里做灌汤包哦,不过做灌汤包咱就不用放其他的辅料了。熬皮冻的方法——食材肉片 适量盐 适量胡椒粉 适量料酒 适量熬皮冻的方法——方法/步

神经性皮炎的偏方 土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的偏方——简介神经性皮炎很烦人,反复发作,下面介绍几个小偏方。神经性皮炎的偏方——工具/原料大蒜 茄子等神经性皮炎的偏方——方法/步骤神经性皮炎的偏方 1、

黄皮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栗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 ? 黄皮果即黄皮,又名黄批、黄弹子、王坛子、油皮、鸡皮果等,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热带水果之一,有消食健胃、顺气镇咳、消暑降火、防治感冒等功效,民间黄皮素有“果中之宝”的美誉。黄皮果除了鲜食外,还可以用来加工蜜饯、果脯、果酱、饮料

6种食物搭配引发皮炎 后果不堪设想 神经性皮炎的后果

? ? ? ? ? ? ? ? ? ? ? ? ? ? ??6种食物搭配引发皮炎 后果不堪设想? ?人们单单吃一种食物是没有营养的,根本不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和蛋白质。适当的食物搭配就成为和营养均衡的一种技巧,但是食物搭配不当容易导致食物中毒,产生发作

声明:《豆皮大王 “豆皮大王”的创业史》为网友永远的兄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