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企业文化 全聚德文化



  全聚德创始人,

第一任掌柜(经理)——杨全仁

杨全仁(1822-1890),字全仁,本名寿山。全聚德烤鸭店的第一任掌柜(经理)。杨全仁是河北冀县杨家寨人,本是一名逃荒农民。到北京后,在前门肉市做生鸡鸭买卖。1864年,他盘下了肉市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店,立新字号为全聚德。他非常精明,由于他的苦心经营,全聚德由一个普通的烤炉铺发展成为一个一挂炉烤鸭为特色的名副其实的饭馆,为全聚德烤鸭名扬京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墙

全聚德烤鸭店创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现保留的老店门面建于光绪14年(公元1888年),是全聚德历史的见证。

钱币从一个侧面反映另外全聚德的沧桑变化,1864年(清同治三年)开业第一天的钱币被保留至今。

 全聚德企业文化 全聚德文化

挂炉烤鸭

  这是60多年前留下的一张珍贵的照片。

  1933年端午节那一天,一位名叫海伦·莫里森的德国女摄影家来到老全聚德用餐,烤鸭独特的风味令她陶醉。在掌柜杨奎耀面前,她大加赞美烤鸭味道绝伦和烤鸭师傅的超群技艺,极力要求参观烤鸭现场烤制的场面。当时,全聚德的挂炉烤鸭技术是最高机密,从来是谢绝任何人参观的。但这一天生意特别红火,杨奎耀的心情透着舒坦,破例带着这位女士来到烤炉前。海伦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一只只泛着枣红色的鸭子被红旺旺的炉火燎烤着,香气四溢,烤鸭师傅挑杆转动烤鸭,尽显潇洒气质,她连忙举起相机按动快门,收入了这一精彩场面。

  据全聚德的老职工回忆,60年前,德国女摄影家海伦·莫里森对老全聚德的烤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海伦惊异的是普通的鸭子经过烤制后,怎么会散发出如此怡人的芳香。在海伦的请求下,掌柜杨奎耀带着她来到专为全聚德饲养北京鸭的鸭场。这家鸭场位于北京城根西北角,鸭场的主人叫王老五,养鸭子是一绝,人称鸭子王。和杨家是世交,他养鸭子的诀窍在于,专用谷物喂养鸭子,保证了鸭子的肉质没有腥味,清香怡人,再加上这家鸭场的风水好,正处于玉泉山的水脉上,水质好,且富含矿物质,因此鸭子肥嫩鲜香。海伦饶有兴趣,听完后拍摄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老菜单

  据史料记载,全鸭席是全聚德首创的。早年的全鸭席不能算丰盛,但很实惠。这是一张三十年代的宴会菜单,是一位经常光顾全聚德的外国客人保留下来的。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7645.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企业文化建设步骤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摘自《公司开了,你该这样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步骤既然企业文化是伴随企业一起丰富和发展的,那么,我们遵循企业发展的阶段来建设企业文化就能相得益彰。在创业初期,鲜明地提出企业的价值主张就是企业文化建

主我想问一问你歌谱 问一问你的企业文化能持久吗?

企业文化大学堂   很多企业对自己的企业文化感觉良好。且不说那一本本厚厚的企业文化巨著和手册,也不用看每年热热闹闹的宣贯活动,单就各类媒体的广泛报道,纷至沓来的一波波考察团,就足够让人陶醉满足了。没有人不认可这些企业的文

农耕文化是重男轻女 企业文化,切勿重“文”轻“化”!

     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但凡有点年岁的企业,好像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套“企业文化”,谷歌有谷歌的文化,百度有百度的。星巴克有星巴克的企业文化,大娘水饺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些看起来是如此“美妙”和富有文采,比如“鹤舞白沙

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 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新思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如何按照十八报告的要求,切实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全面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使企

凤凰卫视刘长乐致辞 凤凰刘长乐主席的企业文化激励功能

     (编者按:下面这篇文章的原名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到底是什么?》,在6年前曾经风靡全中国和全球企业文化学界,被许多媒体纷纷转载。6年前本博在凤凰网还没有开通博客,应凤凰网读者要求今天予以旧文重提并把这篇文章的原名《企

声明:《全聚德企业文化 全聚德文化》为网友老子从来不买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