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大师教你看大势(2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10043434953.jpeg)
系列专题:《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大师教你看大势》
综合考虑所有的失败,按照慈善的标准看,开放社会研究所应该算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它现在已经规模很大了,截至2007年年底,捐款额为60亿美元,所有捐款都来自索罗斯,而且支出比例也很大——通常情况是每年超过4亿美元。基金的增长得益于索罗斯根深蒂固的对“远大理想”所秉持的怀疑态度,以及他对追求竞争思想所赋予的重要意义。与福特或者洛克菲勒基金会那样完全以一个单一全球总部的方式进行营运的模式不同,在全球60个国家都有类似独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存在。它们有各种不同的项目宗旨,如正义、媒体开放、妇女权利、教育进步、财产权(通过家庭财富项目以及类似的项目)、恶性疾病,这些更多地靠对索罗斯在与威恩和克内恩的谈话中列出的价值的承诺,而不是靠项目规划联系在一起。 危机中的金融监管 索罗斯非常坚决地相信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但是他也相信金融市场中存在一种很不寻常的特性,这种特性使这些金融市场特别容易产生泡沫。像石油这样用于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产品,它们在潜在价值方面具有很刚性的标准。(在2008年的石油市场上或许出现了泡沫,但是几个月之后就结束了。)相反,金融工具的估值只是受到了市场炒家想象力的限制。“信贷”(credit)一词来自于拉丁词汇“相信”(belief)。如果金融家们相信这些资产值得投资,它们的价格就会上涨,而且可以在一个自己放大的循环中,促使人们依靠担保抵押,购买更多证券。不断增强的信心导致宽松的信贷标准,以及更高的杠杆水平,推高价格要素。最近的学术性研究一直重视金融市场明显的“亲周期性”,这也是索罗斯在他的自反性理念下所信奉的一部分内容。 在索罗斯看来,最近的信贷紧缩是全球信贷衍生的60年超级泡沫的终结。全球的债务现在大约是全球GDP的4倍,与此同时,已发行的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至少有总债务的两倍那么多。(金融票据被认为是代表了对真实商品所拥有的权利,而衍生产品具有典型的代表对金融票据所拥有权利的特点。)这个比值对于美国来说甚至更高,而世界债务中,美国所欠债务占了很大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