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南道夫人李庆华照片 翁南道的浙江IT故事



  很少有杭州人知道翁南道其人,但很少有杭州人不知道高新电脑城。高新电脑城所处的文三路可以说是杭州的中关村,这里是浙江电脑配件的集散地。以文三路为中心的方圆一公里范围内,集合了几乎所有IT企业的门户。这里还是浙江IT精英的角斗场,天堂硅谷奇人翁南道的数码之旅就在这里开始。

 一个人的江湖

  对一个白手起家的书生来说,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是最艰难的。翁南道对此深有感触。这位祖籍在浙江余姚的浙江大学88级计算机系毕业生,整整用了6年时间,才积聚到20万元创业资本。这是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但翁南道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是在很多年之后,因为直到1993年进入灵峰电脑公司之前,他所做的每一笔生意都和IT行业无关。虽然他读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对于搞计算机开发没有多大热情,他最大的兴趣是办实业。在校时,他是学生会体育部长,并身兼多个社会活动方面的职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物资局计划处工作,他多次要求领导安排他去做钢材生意却被打了回票,局领导认为他搞技术可能更合适。他后来还是下海了,和朋友合伙办了个舞厅,晚上当DJ,白天为笕桥一家村办企业设计程控交换机的程序。这期间,他先后在义乌、余姚等地为舞厅安装音响设备,为出租车公司开发程序。

 翁南道夫人李庆华照片 翁南道的浙江IT故事

 一条路的传奇

  1993年,电脑兼容机的消费热潮刚刚兴起,翁南道等三位浙大学子合伙的灵峰公司四处组织货源,当年就创下了1000万的营业额,浙大灵峰的名气在文三路电脑一条街上显赫一时。年底清仓结算,翁南道赚到了此生第一个100万元。有了实力,他琢磨着自己做老板,注册成立了灵威电脑公司。这时起,他把自己的定位从贸易转到了管理上。

  就在许多IT业主还在忙着买进卖出赚差价的时候,翁南道的眼光已在搜寻着新的商机。自立门户的头一年,是灵威公司快速膨胀的一年。借着家用电脑崛起的潮头,他一跃成为文三路上第一位靠卖兼容机发财的千万富翁。翁南道承认,1994年是他运气最好的一年,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生意能这么顺畅。但灵威的老部下心里很明白,这一年中,翁南道几乎没有片刻的松弛,因为当时和灵威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很小的决策失误,都可能带来全局性的影响。

  翁南道的精明还在于他能觉察到企业高速增长期背后的危机。当时,国内外著名的电脑品牌机纷纷进入浙江,由于许多产品的分销体系一盘散沙,每家专卖店各自为战,许多兼容机的消费者经常为拼装一台电脑跑遍整条电脑街。从有了主意到高新电脑城开始营业,翁南道只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这家电脑城以丰富齐全的电脑及配备件产品和硬件环境成了杭州人气最旺的电脑市场。

  如果说灵威公司让他赚到了利,那么,高新电脑城的崛起让翁南道成就了名。他在市场开业初推出了低租金的优惠措施,并加大市场自身的宣传力度,虽然并没实现利润的膨胀式增长,但商贾云集的人气使他很轻易地把杭城最优秀的电脑商家招募到他的麾下。从这时起,杭州拥有了一家实力足以和上海、广州同行抗衡的电脑大卖场。时至今日,和高新电脑城同时挂牌的许多电脑市场有的改弦易辙,有的人去楼空,惟有高新电脑城生意兴隆如斯。翁南道笑到了最后。

  一座城的奠基

  许多业内人士这样评介翁南道其人:精明,守信,有先见之明。这只是他理性的一面,其实,翁南道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做事有一股闯劲,看准的事马上就做,看到苗头不对就马上掉头。

  这么多年做生意,失败是难免的,早年做兼容机的时候,就在厦门把血本亏光,那一次的8万元损失可以说是他最惨痛的教训。1998年底,电子商务遍地开花,有人建议翁南道也搞一家网站。他研究了许多网站的赢利模式,觉得泡沫成分太浓,他不是拒绝新事物的人,但他自始至终把自己定位于商人,商人要投资,必须要赢利,而电子商务网站要实现赢利还为时太早。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香港正在兴起的数码城概念激发了灵感。他意识到,浙江是个市场大省,搞数码城可谓适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于是他开始物色地盘,这就是颐高数码广场的最初构想。

  2000年4月,翁南道心目中的第一座数码城在文三路西端矗立。有人认为,翁南道的数码城抄袭了香港的概念。其实,颐高数码广场除了引进数码城的物业概念之外,还糅合了许多个性化的创意。翁南道认为,光是提供物业而不强化管理,数码城依然是一盘散沙,他设想的数码城模式还包括其他科技要素,即技术、服务、培训、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支持。

  数码城的概念逐渐被IT人士所接受。这时,翁南道又走了两步高招,一是利用刚成立的颐高电子商务公司兴建了包罗全省40家大型专业市场在内的中国大市场网站;二是首次在国内IT界推出数码连锁的概念,并先后在宁波、绍兴、湖州兴建了以颐高数码城为样板的数码连锁店。

  外人看来,数码城只是电脑城的再包装,但仔细剖析宁波数码广场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数码城是e时代电脑市场的全新模式。翁南道认为,现代商业已经进入赢利模式时代,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完全取决于他的赢利模式,而不是规模或其他因素。

  为实践这套模式,翁南道也付出了学费。他认为他旗下的电子商务公司策划的e店就是个败笔,后来他及时扭转了方向,把电子商务公司重新定位于为数码城做网络配套技术服务。用他的话说,在电子商务泡沫泛起的时候,他也烧了不少钱。

  数码城是翁南道的一个梦,他已构想把数码城开到贵阳、成都等地,最终让数码之花开遍全中国,打造出跨区域、超常规的IT行业的航空母舰。翁南道的胃口还不止于此,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兴建创业中心、科技园区,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把颐高的快车带进资本市场的快车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111.html

更多阅读

长眠在父亲身边---李葆华同志墓 中国食品报 李葆华

李葆华墓位于北京万安公墓李大钊先生墓的旁边。李葆华(1909—2005),曾用名赵升阳、赵振声,化名杨震,李大钊之子。1909年出生于河北,后于日本留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身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长,

刘永好夫人李巍谈婚姻成功秘诀 刘永好老婆李巍

按:因为工作关系,与浙江的企业家夫人接触较多,关于婚姻和幸福,是她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当然,经历了风雨和彩虹,如何保持婚姻的温度,才是她们更加关注的。同为企业家夫人,李巍的处世和婚姻经营之道,或许会留给大家一些思考。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

浅议李碧华的小说创作 李碧华 小说

浅议李碧华的小说创作概述:香港女作家李碧华,被美誉为“新女性主义视角”的代表人。她的小说创作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传统、时世政治,对男权质疑,以及对女性自身的反省构成基本思路。她本人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256岁的李庆远的《长生不老决》图文 256岁的李庆远

256岁的李庆远的《长生不老决》长生之术,其道有十。曰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能解此十道,始足于言延龄。得此十道之精微,始足于言长生。却病延年之法,返老还童之机,皆系于是。打坐之道,行体端庄,合眼瞑目,此假打坐也。

李智华:一个无手少女用“双脚”救赎的现实

李爱平用双脚喝水、写字、梳头、做饭、吃苹果、叠被子……这一只有在电影《隐形的翅膀》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完全符合李智华的日常生活。没错,这就是李智华的真实生活。没错的还有,李智华正是电影《隐形的翅膀》的原型之一。迥异的是,生

声明:《翁南道夫人李庆华照片 翁南道的浙江IT故事》为网友清墨悲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