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一个叫“去哪儿”(Qunar.com)的网站。这是一个旅游搜索引擎,只要输入你想去的地方和出发地,机票的价格就会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显示出来,每一个价格后面还有相对应的航空公司和飞机机型信息。
还有酒店,输入一个你要去的地方,酒店的价格和位置信息就开始等待你的进一步选择。
交通和住宿费用是旅游中最大的成本。这种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很快在那些喜欢自助旅行的人中赢得了口碑。后来,一些经常进行商务旅行的人也看到了这个网站,网站美誉度的口口相传让庄辰超感到高兴。作为这家网站的创始人和总裁,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好玩”的价值
价值,是庄辰超词典里的一个关键词。他的观点是:“所有的收入都是在价值上下浮动的”。那什么能创造价值呢?这位北大无线电系毕业的高材生给出的答案是:技术。
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庄辰超就表现出了对技术的偏爱。出生于上海的他小学二年级就在少年宫学习使用苹果电脑写程序。在中学,庄辰超又表现出了对商业的好奇。在报纸上看到牟其中的讲座后,小庄同学兴致勃勃赶到现场,在工作人员惊讶的目光下聆听了这个当时商界传奇人物的演讲。
被保送上了北大后,庄辰超终于开始真正体会他所热爱的技术和商业。他和上海交大的一个中学同学开发出了一个图书搜索引擎,并在北京成立了公司。但和世界上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一样,庄辰超的第一次并不成功,获得了寥寥几个客户后,新闻集团收购了这家公司的部分资产。
这并不影响庄辰超的心情,他一向以“好不好玩”来作为自己的选择依据。刚刚大学毕业的他,梦想是去美国读博士。但令他郁闷的是,顺利拿到OFFER后,却被拒签了四次。这时他接受美国人戴福瑞的邀请,来做一个体育网站。戴福瑞是庄辰超创业时结识的朋友,当时被新闻集团派到ChinaByte工作。
这个叫“鲨威体坛”的体育网站随着论坛的人气旺盛迅速火了起来,并成功获得了投资。但等到这个网站的流量大到可以卖广告时,经济环境却又不行了。赶在网络泡沫前,网站以1500万美元卖给了TOM。
庄辰超没有继续创业。此时他得到了一个去美国世界银行当系统架构师的机会,一直想去美国看世界的梦想又燃烧起来。他没有犹豫,踏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旅行的意义
在华盛顿世界银行的工作非常愉快。庄辰超结识了很多不同国家的同事,每天都在感受文化背景差别带来的思维冲击。这种新生活极大满足了庄辰超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形成了一种大局观。“在美国,我们整天谈论的是整个世界。”
在世界银行呆了三年半,等庄辰超把风景都看透时,他便开始琢磨着自己做点更好玩的事情。此时他以前的创业伙伴戴福瑞在网易做商务拓展副总裁,两个曾经合作愉快的人决定联合起来打江山。
2005年,互联网行业已经走出低谷,重新成为商业世界里的明星。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诞生了GOOGLE这样革命性的公司,这家公司不仅重新定义了互联网的意义,也改变了广告业的生态。庄辰超研究了GOOGLE里面最赚钱的模块,旅游、娱乐、金融、汽车、医疗,这五大板块占谷歌关键词收入的80%左右。如果在中国做的话,金融、娱乐、医药、汽车都不适合,于是旅游成为关注重点。
庄辰超又看到美国两个旅游搜索网站Kayak.com和Sidestep.com。他分析了他们的模式和产品,惊喜地发现旅游搜索引擎技术是一个能够形成壁垒的技术。因为旅游搜索引擎要求实时,而百度这样的水平搜索引擎做不到这一点。
看准了方向,分析了模式,找到了榜样。在这一年的5月,庄辰超回到北京。戴福瑞和另外一个创始人加入进来,三个人开始招兵买马。“去哪儿”诞生了。
媒体中的媒体
从商业的角度看,“去哪儿”的盈利模式和GOOGLE百度们一样。这种盈利模式不仅依靠流量带来品牌广告,还根据点击率进行收费。本质上,“去哪儿”就是一个媒体,而且是媒体中的媒体。浏览者无需再花时间比较各个网站,“去哪儿”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而且它提供价格比较,提供服务比较。这些有效和精准信息的轻易获得,不仅节约浏览者的时间,也有利于他们最后的判断选择。
对于广告市场,庄辰超同样看好。中国的旅游市场占GDP的8%,旅游分销占其中的4%。“去哪儿”只要为这个行业贡献10个百分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认为这是一个300亿的市场”。
不过做媒体跟做技术显然是两个概念。庄辰超同样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比如有公司打广告,前提是过滤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也有广告客户要求屏蔽竞争对手的信息。这些要求遭到了庄辰超的回绝,他的价值判断比一些传统媒体的老总还传统。“我们要保持中立和超脱。”
和一些媒体公司过度重视营销不一样的是,庄辰超重视的是内容。他还在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以便让优质的内容通过平台释放出来,因为公司的核心价值来自产品,而产品本身的价值应该超过产品营销的价值。
多年在技术和商业之间的游走,让庄辰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看到效率不高的事情,就会想通过什么技术把事情做得聪明一些。“去哪儿”其实也是他这种思维的一个结果。“只要为社会运行提高了效率,我们就有办法赚到钱。”
未来的未来
虽然业务前景被创业团队一致看好,但是公司的融资过程并不顺利。势利的风投们认为他们跟携程竞争是注定要失败的。庄辰超四处游说,处处碰壁。“去哪儿”流量的飙升最终打动了这些风投,从2006年6月份开始,金沙江、雷曼兄弟、梅菲尔德等风险投资相继进来。
其实“去哪儿”和携程并不算竞争关系,后者的盈利模式是佣金,前者是广告。但是携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为“去哪儿”提供信息的“打工者”。当然,它并不会“革”了携程的“命”,但是随着网站越来越强大,它在市场拥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就会越来越大。2008年底,携程和“去哪儿”打了一场官司,认为后者的评论抓取侵犯了前者的著作权。官司至今没有结论,但却彻底暴露了携程的紧张和不自信。
庄辰超回避了和携程有关的话题。他真正思考的是怎么面对门户渗透的挑战。在中国,只要一项业务做到一定规模,门户和大公司会试图进来插一脚。就像在博客领域,当新浪们裹挟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各种资源大举进攻时,“博客中国”这样的先行者就撑不下去了。不过庄辰超有自信:“如果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必须要经过这个阶段。”
现在,想收购“去哪儿”的资本已经在门外排成了长队,但庄辰超这个时候显然不考虑卖掉,因为“这个事情还挺好玩”。“去哪儿”去年底实现了收支平衡,今年的目标是盈利。所以,即使在这个经济的寒冬,公司的招聘和扩张并没有停止。按照庄辰超的说法,经济萧条年代能生存的公司才是优秀的公司。
“去哪儿”与携程之争
2008年底,携程以“侵权”为由将“去哪儿”告上了法庭,起诉书显示,2008年4月起,携程发现“去哪儿”网站酒店栏目内,有数万个页面均转载有携程的酒店点评文章,侵犯了著作权,但“去哪儿”认为这只是搜索抓取,并非转载。双方坚持不下,官司至今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