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出生于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里。他与钢琴结缘,一半来自父亲的影响。
他的父亲刘啸东年轻时就迷醉于音乐。山东大学毕业后,报考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男低音美声唱法。但是,他并没有走上音乐舞台,进入了商界。
出于本能,他敏锐地发现了儿子身上的音乐才能,将自己的音乐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在家里购置了4架进口钢琴,上万张唱片,尽全力培养着刘诗昆。
刘诗昆3岁开始学习钢琴,5岁即登台演出,10岁时,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最高级别的少年儿童钢琴大赛一举夺冠。被称为“神童”。
他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学习。
他又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曾创作包括《青年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战台风》等在内的不少优秀音乐作品。
1956年刘诗昆在举行于匈牙利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及《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获匈政府破例从国家博物馆保存的李斯特的头发中取出一束作为奖品奖励给这位中国少年。
由于成绩优秀,被选送到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
1958年4月,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在莫斯科举行。这是当时被公认为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被称为“国际乐坛最高奥林匹克赛”的世界顶尖钢琴赛,刘诗昆夺得第二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亲自拍电报给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表示祝贺。从而蜚声世界乐坛。
在“文革”时期,刘诗昆的手臂被红卫兵用军用皮带铜扣打成骨裂,身陷囹圄5年,并且被迫离婚。后经毛主席的过问,才结束牢狱生活。
十年浩劫结束,刘诗昆又重新获得艺术生命。
1982年,刘诗昆去齐齐哈尔演出,报幕员是该市文化宫的女主持人盖燕。刘诗昆的人格魅力、艺术修养和翩翩风度,吸引着这位比他小21岁的姑娘。她眼中流露出的景仰再一次打动了盖燕的热情关心,也使刘诗昆长期孤寂的心灵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两人随后开始保持书信联系。
与盖燕的6年恋爱充满了艰辛。尽管刘诗昆是著名的钢琴家,大众印象更深的却是“叶剑英的女婿”这身份。于是,1982年香港某报刊登了多篇关于刘诗昆的谣传———贩毒、倒卖军火、打着叶帅的名义向香港巨商索要巨额礼品……并称刘诗昆为“衙内”,国内一些报纸也纷纷转载。
面对莫须有的罪名,刘诗昆给盖燕写了一封信:“我们结束吧,像我这样罪大恶极的人不配再有爱情……”盖燕的回信很快来了:“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相信自己喜欢的人不会做出那些坏事,我愿意和你一起面对所有的谣言。”捧着爱人的信刘诗昆百感交集:外界再猛烈的打击,都敌不过爱人的只言片语啊。
1985年,盖燕离开齐齐哈尔前来北京进修,那段日子正是刘诗昆最艰苦的岁月,由于谣言四起,他连演出也不敢参加,怕别人说他走穴。盖燕义不容辞担起了照顾刘诗昆的担子,每天下课后,她从学校赶到刘诗昆的住处,为他做好可口的饭食,然后再赶回学校上课。这样的日子持续了4年,热恋6年,几经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爱情的力量使刘诗昆浑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改革开放的大潮,点燃起他从零开始、再创新业的梦想。
结婚后,刘诗昆觉得日子再不能这样消沉下去,必须打起精神、功成名就,让妻子跟自己过上最好的日子。他决定移民前往香港去打造自己的事业。
1990年1月,时任中央乐团钢琴独奏员的刘诗昆偕新婚的妻子和走过了罗湖桥,成为了香港永久居民。
此时的刘诗昆,囊中羞涩口袋里只有300元港币,这是他们全部的财产。
在北京时,刘诗昆住部长楼两个单元,每月房租10.4元。在香港,夫妻两人住一套很旧的两房一厅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房租5000多元港币。但是,刘诗昆却很自信,他看到了成功的机遇:名人身份是他最大的资本,他相信自己拼搏的能力。
为了能早日摆脱初居香港的困境,刘诗昆决定从授课开始创业。他从自己最拿手的钢琴教学起步。他发现,香港的琴童多,教授钢琴收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但香港没有像他这样级别、资历和水平的钢琴家。
盖燕四处奔波,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团体答应刘诗昆通过他们的“教联会”举行钢琴讲座。
有了场地,没钱登广告,刘诗昆就找人画海报,拿到中信公司去复印一大摞,与盖燕一人拿海报,一人提浆糊桶,走遍大街小巷,一张一张去张贴。
由于刘诗昆在香港音乐界知名度无人能及,讲座那天,听众蜂拥前来。刘诗昆在台上讲,盖燕就守在礼堂门口发名片。十几场讲座下来,刘诗昆赚了不少学费,而盖燕派发的名片也随即带来了更多的赚钱机会。
通过讲课、开演奏会,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家长打电话来,要求送孩子来学钢琴。
刘诗昆从早晨9点到晚上23点,除了中午一小时的午饭时间外,他都在自己家里授徒。每周授课6天,盖燕则承担了招生、排课、后勤等工作。
由于刘诗昆在专业上的造诣和名气,通过授课、出国演出以及出教学录影带,一年半之后,刘诗昆的经济彻底翻身。不久,他的月收入迅速 上升到10万港币,加上举办音乐会的收入,定居香港两年后,刘诗昆的生活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富足”。但他认为,这种作坊式的经营,“并没有把自己的艺术价值最大化”。
1992年3月,刘诗昆投入400万港币,购买了房子,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既教授学生,同时也经销钢琴。
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开办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招生名额很快满员,此后几年,刘诗昆又相继开设了几家“分店”。 第二个、第三个“中心”办起来,仍不能满足要求。现在,香港的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已开出6家,学生近3000人。
随后,刘诗昆相继成立了自己的钢琴乐器实业有限公司、钢琴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和音乐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事业做大了之后,盖燕对刘诗昆说:“比尔·盖茨说:你不能将事业当家庭作坊,要把它做成一个工厂。我们得考虑新的创业方向了。”
这时,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刘诗昆,已成为一个成功的音乐企业家。
刘诗昆在香港站住脚后,致力西洋钢琴作品演奏,还将流行音乐改编成广大听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钢琴曲。他频频到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国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刘诗昆在香港取得了成功,可是他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祖国内地。他注意到,国家近年来正在大力提倡、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包括民办幼儿园教育;国家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强调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北京、上海和许多大城市,正在掀起空前炽热的“钢琴热”、“乐器热”。
刘诗昆渐渐不能满足于只在香港发展。他决定回祖国内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1996年刘诗昆回师祖国内地,在北京开始扩大事业规模的第一步。
有一次在内地授课时,听到有位家长抱怨市面上钢琴太贵,刘诗昆敏锐地感到,钢琴已不再是贵族客厅里的奢侈品,而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的家庭。他头脑里灵光一闪:为什么不能去做钢琴呢?就定位在家庭能够承受的万元钢琴,一定会有市场。
刘诗昆马上奔赴法兰克福参观正在举行的国际钢琴博览会,他博采众长,熔炼提升,设计出一种既高雅大方又平民实用的钢琴。在对国内外所有钢琴的样式进行了熔铸和提升后,他将脑子中浮现的钢琴雏形画了出来。盖燕一看图纸,马上兴奋得跳了起来:“好漂亮的钢琴,你终于设计出来了!”在盖燕的协助下,钢琴的设计越来越完善,尽管是定价平民化的钢琴,盖燕却执意在脚蹬上加上了双狮和皇冠的图案,顿时使钢琴显出了十足的贵族气。钢琴的品牌被定为“swaydel”,中文“诗威德”,生产基地设在内地。
刘诗昆组建了自己的钢琴乐器实业有限公司,Swaydel(诗威德)牌钢琴及电子琴、木管和铜管乐器,热销全国。刘诗昆的确是一位利用“名人资本”的高手,在北京的“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里,满屋待售的钢琴上,每一架都镌着一个闪亮的铜牌:“刘诗昆鉴定”。
眼下,他投资兴办的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同时在北京和天津开业,社会反响空前热烈。中心办到了重庆、广州、深圳、珠海、福州、南京、海口、成都、郑州、兰州……开办一家,成功一家。他还在北京、上海开办5所刘诗昆音乐艺术幼儿园,学生总数超过2.5万名。短短十几年,刘诗昆从一个艺术家变成了教育家,又从教育家变成了实业家,也有人把他称作“艺术企业家”。
他相信金字塔理论:塔底越宽广,塔尖就越高。两万多名琴童是他的塔底。随着琴童越来越多,一定能为国家、为社会造就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当年“文革”他被关在监狱的时候,曾经想,如果有一天能够居住在瑞士,享受宁静平和的生活那该多好呢,可是之后当他真正到了瑞士洛桑,看到优美如画的风景的时候,他却不禁想起家来了。
的确,这里有太多的事等着他去做,不仅有排不完的演出活动,同时设在各地的钢琴艺术中心和钢琴幼儿园也都办的红红火火,这是他一生中最忙碌的时候,也是他精神生活最丰富的时候。
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钢琴家的雄心是:建立一个托拉斯——“庞大的连锁钢琴产业”。
刘诗昆留学并毕业于世界最高音乐学府原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世界名钢琴教授裴因堡,他曾到世界上数十个国家演奏,中、美、日、俄等多国都曾多次录制发行他的唱片。其中,他同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的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钢琴协唱片,曾成为世界行销量最多的古典音乐金唱片之一,他还曾在诸多国家讲学,及担任多个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他又是一位创作了诸多优秀音乐作品的杰出作曲家。
中国老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都专门聆听过刘诗昆的演奏,并分别同他长谈,江泽民等当代中国领导人也都聆听过他演奏,几届原苏联最高领导人、美国总统、法国总统、丹麦首相、波兰总理、比利时皇太后、匈牙利议长、新加坡副总理等都接见过他,英国首相希恩曾致信于他。
刘诗昆是迄今中国和世界所有华人钢琴家中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级别最高的人之一,被国外报刊称为“具有罕见魔力的钢琴家”、“中国最卓越的钢琴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大师”。
刘诗昆现为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兼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会长和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