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牛根生:大力神赫格利斯般的神力(六)



  第二,用"拿来主义"的办法缩短差距,为后来居上创造条件。在经济发展上,创新的途径不仅包括创造,也包括引进。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只有像牛顿所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后来居上。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我们要继承他们的宝贵财富;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无一不是借助于"引进技术";从成本和时间上看,合理引进技术可以取得低成本、高速度的成效。

  第三,用制度建设来激发自主创新能力。小平同志提倡"包产到户",让农民"种自己的田",结果,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制度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人还是那些人,资源还是那些资源,制度一变,翻天覆地!

  中国商界:蒙牛自创立至今,短短八年的时间,就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人物,在管理上您有什么独到之处?

  牛根生:我们说,一根"杠杆"敌过一队"骡马".管理是"术",更是"道";管理是资源配置,更是机遇掌控;管理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伟大的人格感召力……

  蒙牛的"前管理"理念是:一切竞争都从设计时开始,一切机遇都在来临前把握,一切危机都在爆发前铲除。蒙牛对每个岗位的设置原则是:51%为自己干,49%为他人干--让为自己干"控股".我们还成立了"内部法院",裁决企业内的各种利益纠纷。

  在管理上我们有这样几条管理的"独到"经验:

  第一,管理之道在于打破瓶颈,我们提出"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第二,管理要把"不可能"变为"现实",我们提出"目标倒推".

  2001年9月,蒙牛制订未来"五年计划",我将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100亿元。此议一出,众皆哗然。因为蒙牛2000年的销售收入不到3亿元,2001年前三季度做到6亿元左右。如此家底,5年"放卫星"到100亿,相当于中国乳业2000年总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可能吗?

  我说:这也是我当总裁"胆子小",如果换个别人当总裁,那可能就不是100亿,而是200亿!在一片怀疑声中,我耐心做董事的工作,做高管人员的工作……勉勉强强,大家通过了这个"五年规划".

  到了2002年,当蒙牛销售收入达到16.7亿元的时候,大家才开始真正信服:"不服不行啊,老牛识途"!到了2004年,蒙牛销售收入已经蹿升至72.138亿元。这时候,大家又仿佛觉得我当初定的计划"偏小"了。2005年,我们提前一年实现目标,销售收入达到108.25亿元。

  第三,管理要管心,我们提出"标牌式管理".

  "标牌式管理"是我们企业的特色之一。在办公区的墙上,厂区的绿地上,以及车间里,你可以看到赫然耸立的上百个标语牌:

  销售部的是"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

 生产车间里的是"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人力资源部门亮出的标语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品控部的是"宁可为真话负罪,决不为假话开脱";

  供应部的是"股东一分钱,掰成两瓣花";

  ……

  这些标语取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生物学上有个名词叫"杂交优势".生物杂交产生优良品种,观念杂交催生思想巨人,人才杂交造就卓越团队。学习,不单纯是学习,学习中有创造。如果我们原来的思想只是一个鸡蛋,那么,学习就是使这个鸡蛋孵成活蹦乱跳的小鸡的环境。在中西方文化的嫁接中,在儒释道精神的融合中,在自我理念与他人理念的交锋中,我们力图让思想与思想相乘,产生裂变效应。

  第四,管理要爱人,我们提出"快马加草,宝刀常护,良木勤修".

  我有一个观点:"使用是最大的培养。"我们放手使用各种人才,同时,"使用"不忘"加油".

  蒙牛北京销售公司经理王建邦在用大冰砖敲开北京的大门后,我给了他3万元的股份奖励。这3万元的股份,今天约合市值三百多万元!--7年后,王建邦已经成为蒙牛三大销售功臣之一,在北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达一个亿。

  在我们公司,把"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变成了"快马加草,宝刀常护,良木勤修".在公司初创的几年里,我向公司重要人员发放的奖品仅就车辆而言前前后后就有十几辆。

  第五,管理就是螺旋式上升,我们提出"优化,优化,再优化".

  在我们企业里,每月开一次生产经营联席例会,其中,"创新项"是对每个部门进行考核的重头戏。如果一个部门或部门第一负责人,本月中有突出的创新项目,就会被加分;如果没有,就会被减分。

  我们创立了内部商学院,其中一项训练就是培养创新技能。企业内长年设有发明创新奖。小发明、小改革只要可以应用于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根据贡献大小予以奖励。2004年,我们在全体干部中发动"寻找短板,自动自发"的活动,汇集了1300多个改革方案。

 解密牛根生:大力神赫格利斯般的神力(六)

  2006年,我们在全员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仅三个月时间,单常温奶事业部(五个事业部之一)就收到了一万条合理化建议。

  就设备等硬件而言,国内乳业已经与跨国企业站平,但就管理等软件而言,我们还有差距。在国外,一个人每天生产30吨产品都不算稀奇;在国内,一人一吨的"吨奶计划"尚在努力之中,目前多数企业两个人才能生产一吨产品。针对这一现实,蒙牛2006年将流程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未来5年内,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提高一倍,在未来5-10年内员工人均年收入要突破1万美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331.html

更多阅读

蒙牛集团牛根生:十年荣辱以奇胜以正合

  把发动农民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智慧和借力资本这个当下最时髦的管理技术如此巧妙地嫁接在一起,纵观25年来的商业史,能出牛根生右者,无。  牛根生做到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大规模发动农民,运用农民的力量,改写整个乳业游戏规则的企业

牛根生:我是英雄吗?

衡量是否是真英雄,应该更多地用效果论,而不单单是动机论。 文 | 牛根生 英雄,就是能够为公众创造幸福的人。 让自己幸福的人不是真英雄,让家族幸福的人也不是真英雄,让团队幸福的人仍然不是真英雄,只有能够让公众得到幸福的人才是真英

牛根生:蒙牛对三鹿不感兴趣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三鹿收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明了,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三鹿潜在竞购者名单也已经越传越长。但是日前,牛根生这个一贯高调的中国乳业“大佬”却公开表示对收购三鹿没兴趣。   自三鹿奶粉引发三聚氰胺事件

牛根生:大企业要负大责任

在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知名国产品牌奶粉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后,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也分别就“问题奶粉”发表道歉声明,并做出相关善后承诺。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甚至在17日的蒙牛全体员工大会上郑重宣布:“如果这

声明:《解密牛根生:大力神赫格利斯般的神力(六)》为网友月光易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