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说这是人性的根本,诚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理解问题爱反着来思考,既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那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我喜欢的我能够支配的东西,我让别人去用,转给别人喜欢,我只是作为一个转运站,在我能支配的时间里给别人用。具体使用财富过程中,往往用得越好整合的资源就越多。靠口袋里的财富是不行的,得靠脑袋里的财富,既然财富在脑袋里,你脑袋里有就行了,非放在口袋里有什么用,把这个就想明白了,你越用得好组合的资源就越多。当一块钱放在自己兜里一个人支配作用就小,这一块钱放在五个人的兜里支配的作用肯定更大,已经五个人了嘛,所以把更多人的才智,1加1大于2,5个人自然大于5,而没用好就是1加1小于2,就没有把它当成自己的事。
现在的中国人对财富渴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财富积累和拥有过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是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的机会就更多。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在拥有重在支配的这个能力,最后取决于你的认识层次和执行能力,你拥有很难,但支配不难,支配多少,你支配的能力水平越高,被你支配的数量越大,因为最终你不想,如果你想成为你的,那你支配的资源就是很有限的,如果你永远都不想把它变成自己的,那支配的量就大了。为什么共产主义是最高目标,最后都是社会的,公共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蒙牛乳业公司,蒙牛51%给自己干,49%给集体干,给自己干的背后蕴藏着实现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原来做是有两个担心:一是这个人能力怎么样,二是态度怎么样,他真干了还是假干了,现在就变成一个担心了,就担心他的能力,不用担心他的态度了。少了一个担忧,让社会更真实、更客观,就进步了。有人类以来一直在追求真理,求真知,大家都在追求真的东西,但恰恰不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真实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想来想去财富啊地位啊等等这些东西太不重要了,但是你要学会使用,对他人有用的东西,那就是重要的,才能够借此实现我们造福社会和他人的价值。
大德大慈 躬行孝义
牛根生不仅是一位有大胸襟、大格局的商界领袖,有他的管理哲学和思想,有他人生的境界追求和生活哲学,生活中的坚实和厚重也一样印证着他在做企业时也是在做人,否则"愿每一个中国人健康"的理想就找不到依据。牛根生的座右铭是"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德是什么?德就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德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蒙牛今天的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就是因为一个德字。对待亲人和朋友,牛根生都是一个有情有有义的厚道人。我们还是来看看与牛根生结婚26年的夫人申淑香眼中的这位企业领袖的形象侧面吧:
天下少有的大孝子
"百德孝为先,牛根生是天下少有的大孝子。"这是他们整个家族几十口人对牛根生的共同评价。牛根生的身世比较特殊,拥有四个母亲三个爹。但是,面对七位父母长辈,他都同样的孝顺。
当养父母去世之后,生身父母曾前来认亲,当时我们还没成家,牛根生单身的日子也不好过,就没敢认这门亲。1985年,我们结婚的第5个年头,他听说生身父母生活困难,家里连喝粥的米都是从邻居家借的,还有一个妹妹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他就主动去托克托县拜认了生身父母,三年以后他生父去世,第四年他生母去世。在认亲之后的这四年里,牛根生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托克托县看望父母,从吃的喝的到用的,对他们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生身父母去世时,牛根生根据托克托县的风俗为二老披麻带孝,并且承担了所有的丧事费用,还把妹妹接到我们家里来,一住就是五年。我当时有点不理解:"他们从小就把你给了别人,又没养育过你,你对他们为什么这么好?"牛根生说:"虽然他们没有养育我,但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就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报答一辈子。"
当时我家的生活也非常困难,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只有80元,一家四口人住在12平方米的平房里,全家只有一张床。可当小姑子出嫁的时候,我们承担了她的全部嫁妆。那个时候我们家还没有洗衣机,我也没有戒指,可给小姑子的嫁妆什么都有,既有洗衣机,又有戒指。
养母去世之后,养父又娶了一位继母,继母带过来一个儿子,一开始继母对他的儿子好,对我们不太好,我心理很不舒服。牛根生对我说:"我们四个母亲三个爹,对哪一个都要孝顺,哪怕继母跟养父过一天,她也是咱的老人,我们必须要尊敬她,不能与她计较,允许她不对,不允许我们对她不敬。"
记得1987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我包了一顿饺子,按常规吃饺子总要想着给继母送一碗过去,恰巧那天家里来了两位客人,饺子不够吃,我就给牛根生留出来了一碗,没给继母送。晚上牛根生回来,一边吃饺子一边问我,是否给老人送了,我跟牛根生解释,因家里来客人没给继母送。第二天,牛根生就去附近的餐馆买了一碗饺子给继母送过去。牛根生对我说:"老人就像小孩,包饺子不给她吃,她会有意见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从那次以后,再包饺子即使我自己不吃,也不能不给继母送过去。
继母病重的日子里,我和牛根生经常去照顾她,比她的亲生儿子媳妇还周到。继母十分感动地说:"我这辈子算是遇上好人了,你们真是比我亲生的儿子媳妇还孝顺。"
1999年,蒙牛刚开始创业,我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有一年多的时间不能自理。牛根生工作忙,他经常提醒我去照顾父亲。有时我抱怨其他姐弟照顾的少,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牛根生就安慰我:"自己尽自己的孝心,不要计较别人,你忙不过来,咱们花钱雇人帮你,千万不要与兄弟姐妹攀比。"还有一年,我母亲的胆结石突然发作,疼痛难忍,牛根生非常着急,在医院里背着我母亲爬四楼。多少年以来,牛根生一直把我母亲当亲妈对待,非常敬重。有时候我与母亲说话声音高一点,牛根生就批评我:"孝顺、孝顺,孝容易,顺不容易。孝顺必须要顺着老人的心思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