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的管理哲学 张瑞敏 中国管理教父

 张瑞敏的管理哲学 张瑞敏 中国管理教父


 所有的传奇都要从1984年35岁的青岛冰箱厂厂长张瑞敏的一项规定开始——不许随地大小便。

  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另一件事情是,一年后张厂长怒砸本厂冰箱:一位朋友从他的厂里勉强买走了一台冰箱。朋友走后,经检查,张瑞敏发现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中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即便是次品依然有大量的需求,但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

  很多这样的故事直接揭示了张瑞敏的思路——把管理做好。

  事实上,海尔走到今天,很难说清最大优点是什么。但至少有一点,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张瑞敏是中国最优秀的管理大师。

  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开创了海尔特色的管理模式——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再到“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到目前为止,先后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做了16个案例,涉及海尔的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特别是颇具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为海尔做的“市场链”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用一个例子就能充分说明张瑞敏对自己管理思想的自信:红星电器厂原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海尔兼并时净资产只有一个亿,但亏损为2.5亿,兼并后海尔只派了三个人去,员工还是原来的员工,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兼并当月亏损700万,第二个月减亏,到第五个月即盈利100余万。后来,这个案例便成了哈佛大学教授研究的对象,即“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就像是张瑞敏的管理理论一样多:“休克鱼疗法”、“斜坡理论”、“五星级服务”……

  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张瑞敏的理论依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企业家通常是靠先走越南、印度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起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式发展道路。张瑞敏却直接把目光盯住美国市场。

  他说:“非要争论在美国设厂好不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单凭争论本身永远不会出结果,不如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一个结果。就像德鲁克说的,管理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结果。你的逻辑对,我的结果对了,你的逻辑就没有意义。”

  在央视的经济人物典礼上,他说:“我有一个愿望,如果我遇到韦尔奇,我会向他请教。”

  可当韦尔奇真来中国和企业家交流时,他却又缺席了。有人问他为什么,张瑞敏回答:“就是听贝克汉姆讲三天三夜,也解决不了中国足球上不去的难题。”

  张是老三届的知青,说出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奇怪,就像他的理论带有浓浓的中国特色一样,很多他这个时代的企业家都被打上了毛的烙印,即便是他们从来没有觉察过。

  有人问过张瑞敏,你的偶像是谁?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松下幸之助。这位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

  其实,张瑞敏今天的成功和30年前另一位伟人的一句话有关:1978年10月,邓小平赴日本访问,参观松下电器展览室时,讲解员把一盘烧麦用微波炉加热后,请邓小平观看。谁都没有想到,邓拿起一个烧麦看了一下放到嘴里,令人们大吃一惊。他边吃边说:味道不错,微波炉很好。

  随后他说了那句影响中国企业家的话:“你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

  张瑞敏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做好管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381.html

更多阅读

知著·人物 “乳业教父”郑俊怀消失的十年 教父原著结局

郑俊怀,中国最具争议的企业家之一,1983年起任呼市回民奶制品厂厂长,一手缔造了伊利集团,他在事业鼎盛的2004年锒铛入狱。现在,乳业教父在遥远的黑龙江牡丹江,希望从红星东山再起。12月17日这一天对郑俊怀来说有些特殊。十年前的2004年12月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

王瑞民:从家长到顾问的管理哲学文/姜朝霞王瑞民是典型的儒商,国学造诣深厚,言行举止温文尔雅,对下属永远和风细雨。他经常引经据典,口吐莲花,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文人。然而与所有的商人和企业管理者一样,儒商也要处理企

曾国藩的管理方略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一代名臣,生前所获荣誉无数,身后也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如毛泽东、张瑞敏。我这段时间读曾国藩传,对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做官的智慧甚为感慨。他的很多智慧在现代的管理工作中还非常的实用,在此归纳了8点与大家分享

声明:《张瑞敏的管理哲学 张瑞敏 中国管理教父》为网友情何以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