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大王李长杰:13年创造45亿巨额财富



 抛去企业家的身份,无言的李长杰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儒者.

  西服笔挺、面容白晰、书画飘香、家具仿古……会客室里的李长杰,形象、背景似乎难以和他的"空调与制冷铜管全球霸主"等诸多光环联系在一起.有关这位金龙精密铜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龙)掌门人的最新消息是,美国最大的铜管企业Wolverine公司已经进入他的并购视野,而其投资1亿美元的墨西哥生产基地将于年底投产……

  今年3月12日,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出席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在听取李长杰关于金龙的汇报后坦言,"我听了以后也为你骄傲".

  "金龙国际化战略的底线是什么?"记者求解."这个底线不能给你说……"李长杰仰天大笑,"--就是吃掉他们啊!"

  3月30日上午,采访在这样的"肆意狂狷"中开场.

  "金龙式"扩张路线图

  其实,在公众的视野里,李长杰的这种王者之风并不鲜见.

  2006年3月,国内外铜价持续高涨.作为价格风向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徘徊在"近年来的历史最高区域".金龙作为家电制造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巨大的压力无可避免.当时,欲对金龙进行战略投资、且已与之"热恋"一年的摩根士丹利悄然遁去,李长杰却放言"无所谓".

  2006年年底,金龙的成绩单"出炉":完成销售收入110亿元,出口3.7亿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绝地突围,李长杰如何运筹?

  "我们通过战略合作取胜."李长杰畅谈他的"合纵连横".目前,海尔、格力、美的、科龙,美国约克、特灵,韩国LG、三星,日本夏普、松下、富士通等着名企业皆为金龙长期合作伙伴."他们困难时我支持他们一点,我困难时他们支持我一点.这样做不仅能避免了恶性竞争,同时对价格的稳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一个就是规模.我们一个集团的生产规模比日本全国的生产规模还要大,超过他们10万吨."李长杰说.

  而在这背后,是金龙近年来在扩张路上的狂飙突进--1998年,收购山东"新龙铜管",并在青岛建厂,产品直供海尔、海信;1999年,投资1.5亿元在本部建成两条生产线,重点服务新飞;2001年,收购山东"新宇铜管"、兼并中科院713所,并与日方投资2.5亿元,在上海浦东建厂,同时将日资无锡川村毛细管企业收至麾下;2004年,控股江苏"太仓铜材",使之与上海生产基地互为犄角,产品就近主供春兰、奥克斯等长三角家电企业……

  目前,金龙在国内精密铜管市场已占有"半壁江山",并以年递增200%的速度批量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欧洲、中东及东南亚地区.

  在李长杰的语境中,技术与品质则是金龙的另一对抗御风险的杀手锏--一台空调大概要用4~5公斤铜管,铜管的质量决定着制冷产品的质量成本与工艺水平.要做出高精度的内螺纹铜管,其难度堪称"工业微雕".1994年以前,由于缺乏技术,国内冰箱、空调所需铜管几乎全靠进口,"洋铜管"长期以虚高的价格死死"卡"着国内制冷企业的脖子.

  1995年初,李长杰上任时金龙已负债1亿元、累计亏损4400万元,他给奄奄一息的企业开出的药方是:用技术创新做企业重生的"起搏器".

  惜血本进行技术创新,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均在1.5亿元左右,并因此取得了600多项技术成果、60项专利技术和6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权.

  对尖端技术的独家掌控,使金龙的对外依存大为削减.某国外设备供应商曾在一次谈判中幽默地向李长杰诉苦:"过去你们进口设备像买我们的大衣,套在里面的西装、内裤有啥买啥,前些时候你们还挑着买我们的西装,可现在你们感兴趣的只有我们的内裤了!"

  李长杰的"老板营造计划"

  年逾花甲的李长杰崇尚人的本真.在其管理词典里,"真实"更是企业文化的坚硬内核.

  "在金龙集团,你必须靠你的真实来面对未来,靠你的错误与正确面对未来,错误也应该是光明磊落的错误!"李长杰的坦率令人惊诧,"我看不惯社会上的那些虚伪浮躁,一是不愿意参加这样的会议,二是不愿意这些现象在我面前出现!"

  或许正是缘于此,这位手握金龙权杖的富豪如今丝毫没有给人已登临"神坛"的感觉.相反,他敏锐的洞察与理性的分析反而为其经营智慧增添了一层"大彻大悟"般的神彩.

  或许,金龙的"老板营造计划"最能诠释李长杰的这种崇尚本真的思想.

  事实上,李长杰的"老板营造计划"之所以出笼还有历史的原因--13年前,金龙债台高筑,废品堆积如山,员工情绪不稳.为了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原来的企业负责人让自己的副职们搬上凳子,轮流到现场监督工人干活,而效果却很不理想.

  作为铜管制造设备与技术引进的主要负责人,洞察已久的李长杰发现,当时金龙困局难解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技术"瓶颈"的制约,是员工对工艺流程的不熟悉、是员工对专利技术的不掌握,但其实深层次原因却是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管理、技术、销售等一切事情都由厂长一人劳神,而工人的智商则全是跟着领导走.工作根本用不着思考,更枉谈责任与创新--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李长杰深恶痛绝.

  "我主要负责拷贝总经理这个老板,总经理拷贝下属几个副总裁老板,一层一层进行拷贝,员工个个都会成为有自主权的‘老板‘.‘老板‘产生财富,财富激励‘老板‘的产生,而‘老板‘的增多,反过来又促进了金龙财富的大幅提升."

  这笔账,李长杰算得很清.

  创造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思想

  李长杰出身寒门,故土位于河南省原阳县黄河滩区.母亲"赶集"时常常给他买回一个韭菜豆腐馅的油炸角,是他童年记忆里的最大奢华.他曾因为参加长跑比赛,被同学不慎踩烂鞋子而黯然落泪-因为那是母亲为了过年才给他缝制的一双新布鞋,青油灯下熬尽了无数时辰……

  李长杰说自己是"毛主席教育过的一代人",而苦难是他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有些人在政治上衰落了,有些人在思想上衰落了,有些人在经济上衰落了……个别精英崛起了,很多人依然沉淀在社会底层,承受着变革的阵痛.我们这一代人拥有同样的记忆,也有着同样的感伤."李长杰感慨.

  "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什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一个积极的、正确的心态.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过去的是历史,收获的是思想.这种感悟来自历炼,是历炼让我把一些不良行为去掉了,把一些不成熟的思维定式慢慢修改了,剩下的是自认为比较精辟、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符合社会潮流的东西."

  13年间,李长杰率领"金龙人"创造了45亿元的企业财富,对财富内涵更是见解独到.

  "拥有财富的人往往是拥有包袱的人.谁想通了这个问题就会潇洒,想不通就会烦恼."李长杰放声大笑,"我们如果有好心态,就会越走越平安,越走越真实,越走越自然."

 钢管大王李长杰:13年创造45亿巨额财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400.html

更多阅读

李宏杰:中国朋克乐队---“脑浊”访谈

转自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李宏杰专栏专题 >正文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14:50 新浪娱乐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朋克大潮降临中国以来,这个传统古老的国家已经产生了数不清的朋克乐队。而作为那个时代中国最具代

李连杰:慢是为了更好的快

     李连杰在用一种快的姿势推广一种慢的文化:太极禅。他说,太极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慢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快。  5月间,借助马云杭州“金盆洗手”,李连杰与马云联手的第一家太极馆在杭州西溪落地。“太极禅院”只是李连杰推广太极

李仁杰:银行转型“适者生存”

   无论是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还是自身发展的要求,种种迹象显示,2012年或将是一个中国金融大变革之年,或者说极度迫近大调整的前夜。无论是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性革新愈发临近,还是多层次、多功能的中国金融布局调整试水,抑

热血传奇30亿经验卷 13年累积30亿_中国汽车业首富传奇

13年时间, 30亿元家产,中国汽车首富的家族故事。       长城皮卡和长城塞弗、塞影SUV在车市中的名气来自于:同样威猛的车,只要6万-7万元,而进口车要40多万元以上,大家会怀疑它的性能,但市场说,仅仅去年这两款车卖出了5万多台,长城皮

日本汽车业 13年累积30亿 中国汽车业首富传奇

13年时间, 30亿元家产,中国汽车首富的家族故事。 长城皮卡和长城塞弗、塞影SUV在车市中的名气来自于:同样威猛的车,只要6万-7万元,而进口车要40多万元以上,大家会怀疑它的性能,但市场说,仅仅去年这两款车卖出了5万多台,长城皮卡连续6年在中

声明:《钢管大王李长杰:13年创造45亿巨额财富》为网友删除霉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