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产界的接班人 地产界思想家冯仑谈如何平稳度过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让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异常困难的时期。很多企业的表现证明,它们并没有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其中包括冯仑的很多同行。如何面对新的考验?

  被称为“地产思想家”的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是一个很爱说“大”话的人。很多时候,他发表观点的范围已完全超出了一位地产商的语境。从地产到全局,从历史到时事,从工作到风月,从男人到女人——冯仑都能说出一番大道理来。

  经济危机让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异常困难的时期。很多企业的表现证明,它们并没有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其中包括冯仑的很多同行。如何面对新的考验?前不久,记者赴京与冯仑作了一番对话。

  房地产业非市场化?

  记者:房地产市场低靡的态势已经持续一年多了,您觉得导致这种态势的原因在哪里?

  冯仑:从房地产来说,最近的3-5年,一个特征式的问题在于房地产问题住宅化,住宅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去市场化。

  首先,房地产问题住宅化,也就是大家把住宅等同于房地产。在中国,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房地产市场是住宅,三分之一是非住宅,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全球经验来看,人均GDP在6000美金以前,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核心,也就是其主流产品还是解决居住问题,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一部分非住宅。而我们往往拿住宅来谈房地产,所以导致了房地产问题住宅化。

  第二,住宅问题道德化。住宅问题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居住保障问题,每一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据我们了解,这几年,很多人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了,自有的房子(产权房)比例在6成以上,人均住房已达30多平米。但的确有少数贫困家庭存在住房难,如果把这些贫困家庭的问题放大变成全社会的问题,最后加以道德化,于是就变成天天在讨论穷人、富人差距的问题了。

  一旦道德化了,大家就无以复加地去关注,最终形成道德问题去市场化。现在很多政府供应房屋的量,已经超过低收入人群所需要的量,于是导致保障问题福利化,福利问题更是去市场化。去市场化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价格完全失真,定价的标准就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了。比如说政府推出了大量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贴租房等,这一堆东西定价都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现在由政府来主导定价,不是市场主导定价。

  记者:据您的了解,目前房地产企业和整个行业的真实现状是怎样的?

  冯仑:这个市场已经变成了非市场化。比如企业买了土地,必须先一次付清50年或是70年的租金,但如果企业在两年内不开发,便要收回,这等于我租的东西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其次,企业买到的土地如何使用,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第三,房地产企业售楼快,社会叫你“炒房”;售得慢,说你“囤地”。更重要的是,当你还没有做完一项工程,政府就得让你先缴税,包括所得税;如果你赔钱了,还不给退税。所以,我们大家可以发现,万科去年的财务报表很有意思,70亿的税,40亿的利润。从细节来看,这已经不是市场行为了,跟市场没有关系了。

  记者:您觉得接下来的几年,这个行业会趋于怎样一个走势?

  冯仑: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未来的三年之内,住宅这部分会在低价位巨量成交。总体而言,交易量会增加,但价格不会有所上涨。因为去市场化的结果一定是普遍的短缺和平均的低水平。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们听到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对政府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比如说降税,或者取消一些相关的税赋,您对政府有什么样的要求?

  冯仑:我没有任何要求,我们做企业的,只要看清楚问题,找到我们生存的地方就行了。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被道德化,已经不容讨论了。这就是目前作为我们企业对于生存环境最感困惑的地方。

 美国新世贸中心“一号租户”

  记者:处在这样一个生存的缝隙里,万通是如何找到它的出路的?

  冯仑:最近三五年,万通不做保障性住宅,而是在商品住宅中再细分市场。比如说,我们会去做一些度假产品、健康产品、养老产品。其次,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未来的房地产问题会呈现写字楼化。从全球角度来看,商用不动产的市值会高于住宅不动产。在纽约,商用不动产的市值与住宅的比重是3比1,盈利能力最持久的是商用不动产。房地产商的存活是靠市场,不是靠钱、靠贷款。有市场,我们可以利用创新和服务赢取客户口袋里的钱,那我们就“活”了,而且这是一良性的循环。如果中国这个市场不存在,我们会到国外去做。

  记者:进军国际市场,万通有自己的目标吗?

  冯仑:万通已经参与重建纽约世贸中心新大楼。世界贸易中心遗址所有者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在3月26日已与我们在纽约正式签署租约,从而使我们成为世贸中心重建后一号楼的第一个签约租户。在海外,我们称之“中国中心”,在国内,我们称之“万通中心”。我们先做两万平米,后续的投资还在洽谈之中。这个项目,我们在中国积累了4年的经验,终于做成了。未来的“中国中心”将包括活动中心、商务中心、写字楼和俱乐部,大部分是和运营商一起经营,小部分场地租给其他中国企业。

  “我只干三件事”

  记者:当一个企业已经发展得不错的时候,实际上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万通,你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

  冯仑:我们属于战略引导型企业,会很理性地去规划很多事情,然后一步步地把它做好。我在公司做了17年董事长,没有做过一天经理。我发现我能干的工作并不多,但是很费神。因为我就干三件事情: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这其实非常难。所谓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是看未来、看潜在的风险、看趋势、看人才,这就是我天天做的事情。这些属于钱以外的东西,并不是说花多少钱就有这个能力,而是要长期去积累和研究去学习。

 深圳地产界的接班人 地产界思想家冯仑谈如何平稳度过经济危机

  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比如说我们要找一个合作伙伴,可能有五个人站在你门口都可以给你钱,有土钱、洋钱,有笨钱、聪明钱,你找谁?所以作为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人,这种能力就是你怎么在算不清的账里找到确定。

  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例如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去救灾、去环保,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是经理人不太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又占精力又要出钱,董事长就要做他们不做的事情。

  记者:今年在国内,万通的投资会处在一种收缩的状态吗?

  冯仑:过去15年里,大量房地产公司都是这样倒掉的。在上一个周期当中,像剩下来的万科等公司,他们的土地一点都不多。这条规律提醒我,要学会“反周期”运作:顺市卖房,逆市拿地。通俗来说,即在繁荣的时候按照萧条的状态做准备,在萧条的时候按照繁荣的状态扩张。万通因此从2002年以后,就做了一个反周期安排:繁荣时候在郊区扩张,萧条的时候在城区扩张。尤其近几年来,公司反周期的大量出货,以降低债务结构,增加流动性。同时,公司也积极研究地产商业模式,汲取美国模式经验,其中一个举措就是上面所说的在美国新的世贸中心建一个“中国中心”。

  今年,我们将会披露很多重要的项目,比如万通参与的三亚海棠湾休闲旅游地产项目,之后在重庆、南京、青岛这些城市,包括天津滨海新区我们都会有所作为,今年将是我们扩张最多的一年。另外,企业应对周期波动还有一巨大法宝,即公司组织变革。

  记者:今年万通会同时运作几个项目?

  冯仑:现在,万通中心有6个项目,而住宅项目将近有30个。我们一直能够活到今天,因为在过去的20年,我们始终比别人早一点离开危险。我们的能力不在于比别人会做,而在于先会思考,再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431.html

更多阅读

金星秀冯仑谈价值观 冯仑的企业公益观

 作者:苏娟  被称为“商界思想家”的冯仑,“思想”并非信马由缰。看冯仑所著的《野蛮生长》会发现,冯仑能够将万通做成今天的模样,其基准无非是“三通”:境界通透脱俗,做事通权达变,做人通情达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

冯仑:能够努力工作的地产企业都有自己的贞操观

凤凰网财经讯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亚布力年会于2010年2月26日-3月1日召开,主题为:亚布力10年—企业家思想力。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  以下是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冯仑在“房地产论坛:为何功过是非都在此”中的发言实录: 冯仑:现在

冯仑:房地产上市公司交的税比利润还多

昨天,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地产界“思想家”冯仑在上海举办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中表示,经历过高潮疯狂和低潮洗礼的房地产商并未享有外界预期中的超高暴利,开发商繁荣期自杀式的增长往往导致泡沫破裂期无以为继甚至走向死亡。10年

冯仑: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野蛮生长”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中国的房地产界有几门“大炮”,任志强是,潘石屹是,冯仑也是。  身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的冯仑还有一个称号——“地产界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很直率,说话很直白。在很多场合,无论是什么话题,冯仑总是能用一

声明:《深圳地产界的接班人 地产界思想家冯仑谈如何平稳度过经济危机》为网友忘钓过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