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养老金空账可由国企资助



2006年12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条件还不成熟。

  至于8000亿养老金空账的资金窟窿该如何填补,目前又有了一个较优选择:用国企收益“资助”社保基金,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支持”该方案。

  下岗工人强烈反对延迟退休

  一封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署名为“困苦生活中挣扎、下岗失业的50名人员”的读者来信,对《中国经济周刊》阐述了他们对延迟退休的看法。这封来信仅1000多字,但字字饱含真切的期望。

  来信说,“我们这些快50岁的下岗失业人员,上过山下过乡,考学没赶上,企业倒闭又下岗,上有老下有小,快50岁的人了,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但都因年龄大而四处碰壁;身体又不好,经常看病吃药,债务缠身,生活难以为继;不仅如此,每年都要为自己缴纳医疗、养老保险费发愁,而保险费额每年都在涨,真是困难到了极点。我们每天数着日子盼望快点老,能早点退休有点收入。而最近在网上传出了社保空账8000亿,有关专家呼吁延迟退休年龄的消息,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这消息简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在本来滴血的心上又插了一把刀。”

  来信称,“我们曾经为国家做出过较大贡献,现在我们下岗失业了,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苟活度命,身心交瘁,跪求(有关部门)能设身处地的为我们考虑考虑,能让我们早点退休,不要再延迟我们这些弱势群体的退休年龄了。”

  与此同时,下岗人员强烈要求不推行延迟退休年龄的呼声,在网络上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强烈。如新浪网转发本文后,截止发稿前,已经有13741条网友评论,在这些留言中,有2/3都是下岗职工表达因生活困境不愿意延迟退休的—

  “延迟退休的潜台词就是一大部分老工人要失业,下岗失业了,拿什么去交养老金?”

  “如果延迟现有退休年龄,那些在国营企业辛辛苦苦工作了二、三十年的上千万的下岗失业职工可就更惨了,他们将再一次面临灭顶之灾。过去国营企业亏损时,他们被迫下岗、失业,他们曾经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经济改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如果再延迟退休年龄,无疑再一次把他们推向痛苦的深渊!现在年龄偏大找不到工作,没有了收入还要自己负担缴纳高额的医疗、养老保险金,现在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现在50多岁的政府官员,就已内退,一边拿政府工资,另一边到企业工作拿高额工资,且退休后的工资又很高。企业职工却要干到60岁才能退休,许多职工年老、眼花、体弱、病多,实在吃不消了,再让他们延迟退休很不公平。”

  ……

  “延迟退休是一个敏感话题,涉及下岗职工等诸多人的利益。2004年劳动社会保障部一位副部长只提过那么一句话,就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敢提这个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位研究社会保障的专家向记者透露说,尽管一些研究机构一直在做延迟退休的研讨,但他们的工作主要针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并不代表政府的观点。“现在对延迟退休问题我们都不敢说,而且也不敢公开发表延迟退休的文章。”

  延迟退休的条件还不成熟

  在文章刊发后,某研究员因为表达了赞成延迟退休的观点,连日来,他接连收到从全国各地寄给他的读者来信,“加起来有20封”。

  针对广大读者对延迟退休问题提出的异议,这位研究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进一步表述了他的观点:“首先,延迟退休年龄要在人们自愿的原则基础上,搞一个政策设计组合,并且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一些国家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5岁,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每年只延长一两个月,而且都是自愿的。其次,在中国这个特殊的转型时期,要对过去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及其他一些特殊群体,保持原来的政策不变,进行适当地照顾,让自愿的选择余地更大,比如继续保持企业内退,有30年工龄的原来是什么政策可以继续保持等。”

  随着全国各地职工对现时是否延迟退休年龄的关注,2006年12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公开表示,从我们国家的情况看,我国的退休年龄在国际上确实是偏低的。但是,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因此,是否延迟退休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目前我们主要还是执行国家现行的退休年龄的规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条件还不成熟。

  “目前在我国推行延迟退休肯定不可能。现在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旺盛,这种情况下没必要再延长退休年龄。国外推行延迟退休是劳动力短缺,因此,国外在这个时候推行更符合国情。而目前我国还用不着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现在我们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年纪大的还不退,年纪轻的没有工作岗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延迟退休不能仅从单方面考虑,如果只考虑社保,延长退休年龄当然有利,但是对就业不利,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因此现在肯定不可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养老金空账可由国企“资助”

  既然当前推行延迟退休的条件还不成熟,那么用什么办法弥补8000亿养老金空账这个窟窿?

  “8000亿养老金空账,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改革成本,应该由政府承担。政府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推给老百姓。”某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建立多层次退休待遇的退休体制势在必行,比如可以对不同身体、心理状况的在岗人员给予不同的退休选择,如工龄30-35年且未满退休年龄,因健康等原因,允许提前退休,退休金降低(至原来的60-80%),这样就不会增加社保负担,也可以腾出岗位让年轻人上岗;而那些身体条件好、个人有延长工作年限要求又的确是单位急需的人才,可以用合同的形式推迟退休,而待遇也应该适当提高。

  “有进有退 ,既可以解决社保资金供应不足,又可以不影响就业,同时又体现人文关怀。此外,要切实解决养老金问题,政府还要开源节流,控制公务费开支,比如旅游考察、招待、各种会议支出等等;既支持了社保,全民又能安居乐业。”李经理告诉记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在日前发表的《7000亿养老金空账的着落》一文中指出,养老金空账已经有了着落,“政府有意将国企在国内发行的股票,划转10%弥补社保金不针对业内关于“一些国企在上市后,将他们募得的股本拿一定的比例划拨到社保基金”的消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2006年12月19日公开表示,“任何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也都难免会生病,国资委坚决支持把部分国企的收益转到社保基金。但国资委比较倾向把这个额度换成钱,然后交给社保基金,不太赞同直接划拨股权,原因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还是要保持绝对控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535.html

更多阅读

国企劣迹斑斑,请李荣融不要侮辱“父亲” 劣迹斑斑 英文

国企劣迹斑斑,请李荣融不要侮辱“父亲”今日《凤凰网》一篇题为《李荣融谈国企重要性:一个家庭若父亲下岗,那是灾难》的文章报道,李荣融是“国企强则国强”的坚定信奉者,并将国企做强做大的信仰上升到政治高度。他如此比喻国企对中国的

张斌 李荣融 教授李荣融

     笔直西装,精神矍铄,李荣融还是老样子,与两年之前相比,看不出有丝毫变化。只不过之前的身份是“国资老板”,而今天的身份则是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授”。  3月29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在中粮董事长宁高宁等人的陪同

李荣融替国企经理人说话:是误解还是矫情

     曾经掌管万亿国有资产的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的大作《遵循规律办企业》问世,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从该书发布会由媒体披露出的信息来看,李荣融更像是在替国企的经营者代言。这究竟是媒体的误解还是作者的刻意所为,目前尚

隐形影响力:“国企教父”李荣融

  作为25人榜中宁高宁、王建宙、徐乐江等央企大佬的“老板”,李荣融在国资委六年间表现出了惊人的头脑清晰与意志坚定,颇具“隐形影响力”。  2009年掀起高潮的“国进民退”,又一次把国资委跟李荣融推向了风口浪尖 

声明:《李荣融:养老金空账可由国企资助》为网友萌比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