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国:把握循环经济把握财富



 

 

 

 

 

 

 

 齐建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齐建国:把握循环经济把握财富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的题目是循环经济和财富,结合“十一五”期间的大趋势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曲线、增长速度的曲线,大家看到在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明显比以前好很多,也逐步变得越来越稳定,到了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将近10%,1993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这个增长周期跟97年到02年的期间相对来讲比较平稳的低增长形成一个对照,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来了以后也产生很多的问题,中央也有很多发展战略新的调整,我下面结合这样的问题,结合“十一五”发展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提一个背景问题。虽然经济的日益增长,人类社会的人造财富不断地增加,所有的生产都在制造人造的财富,有的继续用于生产,有的用于消费,同时人口在不断地增长,在创造财富的时候,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大量资源消耗就带来两个问题,我们消耗大量的资源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化石能源,大量的矿产品那是不可再生的,同时消耗大量资源生产的产品消费了大量消费品,排放大量废弃物,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大家感受到了,今天早上起来看马路一层黄黄的土面,这是降尘的天气,这也是大自然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的背后与我们的经济发展农业的土地过渡开发和利用,导致植被下降,引起土壤,在风的作用下形成沙尘,这是经济发展的后果。原始资源不是人类创造的,包括赖以生存良好的生态环境,干净的空气,洁净的水、河流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在生态领域把这个叫自然资本或者叫原始财富。在我们创造人造财富、机器设备、汽车、家电各种各样消费品的同时,我们增加人造的财富,我们减少大自然给我们的财富,植被下降、河流污染、空气变得污浊不堪,也就是赖以生存基本的原始财富减少。这样一个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模式,我们这样的模式能持续多久,石油还用四十年五十年没有了,以后我们用什么,矿产品用完了以后用什么。

  我们经济计划是到2020年再翻两番,大规模的经济,我们已知的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少,20年以后,15年以后可供应的资源不断下降,煤炭从2003年到现在煤炭价格涨了两倍多,铁矿石的价格涨了两倍多,再这样下去,继续增长下去,大量的资源越来越少,同时我们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绿色生态环境自然资本越来越少,在2003年以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面临两大新的压力,两大问题。

  中国经济存在两个最大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第一个趋势就是经济具有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内在的动力和压力,年均增长肯定超过8%,“十一五”计划国家纲要提出来是8%,但现实当中,“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9%,而且去年将近10%,2006年根据各方面专家的预测增长速度不会低于9.5%,因此整个“十一五”如果说,平均8%的话,到后两年经济增长速度要降低8%以下,降低7%几才能完成这样的目标,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速度肯定要超过8%。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有以下几个理由,一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将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所谓的大众消费时代就是社会生产大量的消费品从中档、低档到高档已经进入了平常百姓消费的领域,1995年也就是十年前,当时我装一部座机电话我是一个处长,处长要装一部座机电话不行,没有资格,局级干部才能装座机电话,我想装,必须多花五千块钱走后门,给我一个号,三个月以后通话,1995年以后的,一部普通的座机电话都不是大众消费,是领导干部才能消费,是精英消费阶段。汽车,当时一个普通的桑塔纳卖18万块钱,当时工资一个月不到200块钱,96年我到英国访问学者,跟他们交谈我非常惭愧,我这一辈子不可能有自己的私家车开,为什么呢?我算了一下除去吃穿住以外,我每个月能存上50块钱,存到18万是多少年呢?大概其要300年,我才能买上一辆车,可是我活不到300年,这一辈子买不上车,但是形势发展之快,现在我已经开上我自己的车了。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当1988年的时候买电视根本买不到,1992年凭票买电视,94年取消粮票,那时候一切的消费属于精英消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你买34寸的彩电,而且厂家给你优惠,各种办法吸引你消费,成为平民消费,多层次的消费对经济拉动越来越大。

  第二,城市化与人口转移引起生产率持续提高,必然引起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带来两个转移,一是低生产率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向高生产率地区转移,因为农村的生产率很低。第二个转移,劳动力从低的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二三产业转移,这两个转移,使哪个生产率提高,劳动率提高,效率提高了引起收入的增加,城市化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每年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全世界先进的技术源泉,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和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主要靠自主研发技术,因此技术进步很慢,因为创新是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研究一项新的技术可能有十项技术失败,一项技术才能成功,中国不然,我们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不用自己研究开发,大量的引进,没有任何时代把先进技术成功应用于我们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国家和国外先进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五年我们仍然具有这种优势可以利用。虽然国家把自主创新放在很高的地位,目前国家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大量核心技术是引进的,核心技术掌握到外商的手里头,大量的利润被外商以产权的名义,以知识产权的方式拿走了,我们受到了他们的制约,这是一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所需求任何先进技术除去关键的国防性、高敏感性的技术不能引进之外,所有的生产技术都能引进,这一点是使得我们生产力迅速提高的重要的源泉。

  第四个动力,低成本的劳动力将会促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去年的进出口总额超过14000亿美元,我们的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这样的顺差达到世界第一位,大量的出口对我们经济增长拉动也是不可小视的,占30%左右。第五个优势,劳动力过剩,先进技术结合产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我们的政府不得不推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像胡锦涛同志所讲的,发展是第一要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不能安定。一方面劳动力过剩,城镇有两千多万的下岗失业职工,农村有一亿五千万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么多人需要就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必须引进,否则的话产品质量和成本就会高,这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就业怎么办,我们不能用技术的办法解决经济竞争力问题,先进的科学技术,电脑不是靠劳动力堆出来,有再多的劳动力,跟美国打仗,人家精确至道导弹过来了,把劳动力接下来,人接成人网摘下来,摘不了,在很多技术领域劳动力不能替代技术的,解决劳动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现在我们经济增长1%,只需要0.1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每年在0.9%到1%之间,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低于9%,就会有新增的劳动力不能就业,原来失业的就更不用说了,失业人员就会增加,社会不稳定性就上升,因此中国经济必须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才能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基层的社会矛盾已经很激烈了,就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领域。

  第六,要缩小城乡差距,怎么办?我们不能城市人的生活收入水平来缩小差距,这是不可行的。要想缩小差距必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用增量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连就业解决不了,你怎么提高?所以你必须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同时缩小地区差距,也同样的道理,不能把上海人均收入降低五千块钱,给贵州人,必须靠增量解决,增量靠高速增长,像数据,我们是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这是城镇居民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这只是货币收入的差距,从1996年以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六条线,到现在十年人均增长了六千块钱,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只跨过一条线,城镇增加六千块钱,农民增加一千块,这样的收入差距社会能稳定吗,现在犯罪率增多也好,主要来自收入差距,50%的农民工的工资不能按时拿到,他们的收入是非常低的,增长很慢,加上城镇居民享受各种补贴,失业保险,住房补贴,各种各样的补贴,医疗补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有六倍之多,同样在一个国家,同在一个市场,同样的价格买东西,收入差距差六倍之多,农民能安心吗?最上面红线是上海的人均GDP,最底下灰线是贵州的GDP,相差十倍之多。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靠什么?不是靠杀富济贫,使落后的低收入者收入增加。

  第二大趋势,经济增长将由重化工产业主导这个趋势不会变。理由是,经济增长三大需求,第一大需求是投资需求,主要投资于什么,重化工化,城市发展,城市要基础设施建设,修高速公路和铁路,国家重大的跨区性工程,京沪高速铁路要修、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刚修完一系列的投资,一开工就是钢铁水泥、机械设备,都是重化工产品。第二消费需求也是开始拉动重工业,中国人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基本实现初级水平的小康社会,新增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在哪些领域,汽车进入家庭,汽车社会已经来临了,第二是住房,第三是家用电器的广泛普。这些东西制造他们都是用重化工产品,使用他们消费的是能源。收入水平提高了10倍,不可能饭量增加10倍,结构是要变化的。制造业出口和中国成为世界工商,全世界害怕中国,世界工厂出口,我们出口大量的是什么呢?不要出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用什么制的,机械设备要出口,都是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品,IT产业也会快速增长,但是重化工产业会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大家从全国各地来开会,知识社会,买八个手机,一脚登一个来开会,不可能,不是坐车就是坐飞机,高新技术产业也会快速增长,同时重化工产业将会保持快速的增长。

  两大趋势带来两大压力,第一大压力,资源供给的压力日益上升。第二大压力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在资源消耗方面,我们国家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需要节约型社会,在公元一千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是西欧的1.2倍。当时我们比它发达,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近代过程当中中国落后了,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32.9%,也就是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1949年我们降为世界经济的3%。现在的情况我们不断地努力,到2005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总量上升到将近5%左右,要按照购买力我们肯定要高一点,国际用官汇交易,人口占世界的21%。同时中国消耗的各种原材料和能源比例占了世界的10%到40%,比如说2003年GDP占世界的4%,消耗的石油占了世界的7.4%,煤炭占了31%,铁矿石占了30%,钢材占了27%,氧化铝占了25%,水泥占了40%,我们用消耗世界资源这么大的比例,创造了GDP只有世界的4%,我们的效率比较低,当然这个数据有问题,我们发展阶段不一样,假设用购买力评价的话,我们可能占世界经济到10%左右,起码要翻一倍,因为中国官汇的汇率人民币币值实际上是很值钱的,由于结构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现在是8:1,实际上也可能是4块钱的购买力。资源供给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有关部门的综合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超过4.5亿吨,国产量不会超过1.8亿吨,也就是2.7亿吨需要进口,我们的石油对国际市场依赖超过60%。铁矿石是我们重要的工业化的原料,2003年我们铁矿石进口量折合成铁超过52%,现在已经超过55%靠进口。

 中国的煤炭,中国能源是煤炭为主,中国煤炭丰富,石油比较贫乏,中国煤炭多少呢?占世界总储量的16%,石油只占世界总储量的1.8%,天然气只占0.7%,化学能源综合只占总储量的11%,中国主要的固体矿产储量铁占世界的9%,锰矿占18%,硌矿石只有0.1%,铜矿石不足5%,铝土矿不足2%,钾盐矿小于1%,占世界21%的人口相比,中国人均资源储量低得可怜,过去引以自豪的地大物博,我们地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并不博,跟日本资源怎么办?石油和矿产品靠进口,马六甲海峡给封了,三个月日本就垮了,现在有人把马六甲海峡给封了,对谁的影响最大呢?有人做了一个估算,通过马六甲海峡70%的船往返于中国的,再劫马六甲海峡垮掉不是日本的,日本搞了半年的储备量,中国的石油储备多少呢?三天,到第四天我们的飞机飞不了,汽车跑不动了,没油了。因此,大量的资源消耗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使经济成本提高,铁矿石的进口,2003年以后,铁矿石进口突然增加,04年世界铁矿石价格翻了一番,05年增长71%,今年还要增长,99年2000年美国曾经对中国钢铁实行反倾销,中国钢材卖到美国市场上,你是倾销,03年、04年我不卖给你,我向你进口,中国大量采购商到美国,把美国的废钢几乎抢购一空,使美国市场的废钢价格翻了一番,美国的厂商受不了了,开始出台措施说,禁止废钢向中国出口,现在的钢铁生产能力是多少呢?是4.7亿吨,去年实际生产了3.6亿吨,世界总的钢产量是多少呢?不到9亿吨,未来钢铁还要大幅度的增加,因为人均钢铁消费高峰在人均收入达到八千美元左右、五千美元到一万美元左右,八千是高峰,人均消耗五百吨钢左右,中国的高峰将会出现2020年左右,尽管人均GDP按现在的数计算只有三千多美元,购买力计算达到六千到七千,那个时候人均不要说五百公斤,人均四百公斤,那时候有14亿人,我们需要5.6亿吨钢,那个时候世界能产多少呢?世界就是11、2吨,中国消耗的钢材占到世界的40%,因为我们处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对钢材的需求非常高。

  去年消耗的钢材四亿多吨,自己生产3.6亿吨,进口几千万吨,美国的经济是我们的八倍,消耗一亿吨左右,日本是八千万吨左右,中国一个国家消耗的钢量等于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这些大的发达国家加起来之和。

  火电发电用煤每一度电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我们的水泥都是小水泥厂,乙烯综合能耗高31%,载重车耗油比人家高,中国农业税量只是人家的不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强。发达国家灌溉系数0.8%,中国只有0.4%,我们传统的慢灌。城市供水管网损失超过20%,67%的城市缺水。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同唯独发达国家的2—3倍,夏天空调冷气跑到外面,冬天的暖气跑到外面去了,耗能很好。

  环境压力更大,全国有7大水系水质情况怎么样,一类水二水加一块不到38%,有62%的水不能喝了,辽宁省辽宁的地表水除了水源的水库地表流的水都是五类水,什么概念呢?不加以处理的话,浇地都不能用,使土地板结,水的污染是全国性的。过去说江南雨水多,南方水多,心里浙江江苏也缺水,不是缺物理上的液体水,缺的是洁净水,有水全部污染了,现在好多人改用矿泉水做饭,使水厂的纯净水。

  土地沙漠化,到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每年有3436公里土地变成沙漠,把好土搬到日本和美国去了,剩下的是沙子。海水赤潮,过去一年两次三次,03年就是199次,还在增加。排放到大气的二氧化硫,有人说是1200万吨,有人1600万吨可以接受的,2004年实际排放2480万吨,水中耗氧物质排放不应该超过800万吨,我们排放了1450万吨。

  迫于环境与资源的双重压力,我们党十六大提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建立节约型社会,恢复原始的自然财富,不光创造人造的财富,要把过去损坏的自然财富要把它修复,同时在新的未来增长当中,增加人造财富的透视,保护原始的自然财富。所谓转变自然经济增长方式,我们创造财富方式的一个转变,无独有偶,在1995年和1996年3月九五计划到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制定的时候,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改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时隔整整十个春秋,“十一五”规划又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来,两会,党的十届四中全会都提出来,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予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财富创造的范式。意义是非常广泛的。环境保护很重要,尤其是对城市居民来说,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财富达到小康水平了,我们发展,我们的空气质量太差,周围生产环境太差,水质量太差,我们要搞环境,你不能光追求GDP,现在到处批判GDP,好像绿色GDP的浪潮从04年开始席卷中国,GDP要不得,这个东西就是让你增长而忽视环境,错没错,没有错,但是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广大的城市居民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依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依然在温饱线刚刚过的时候,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小伙子30岁讲,我们宁可被污染的空气呛死,也不愿意被饿死,保护环境是有钱人的事,你说我要少活三年,城里的预期寿命是80岁,我少活10年,我活70岁挺好,你要这个工厂关了,我没饭吃,一个星期之后我饿死了,我怎么活到70岁,保护环境关高污染的小企业,那边人家没饭吃,我们提出基本的公平问题,你凭什么关人家,你吃饱了,有私家车了,晚上唱卡拉OK,可以游泳了,别人饭没吃饱,孩子上大学交那么高的学费,钱从哪里来,这公平吗?显然不公平。发展经济和环境矛盾的时候,环境保护多么的重要,那是对谁而言,对穷人而言,环境保护是奢侈的,因此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它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同时它也是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公平和利益分配的问题。那么多财富,农民没有得到,你说污染环境,你们把污染环境,把财富拿到手了,凭什么我们不能拿到。美国让我们减排二氧化碳,中国人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我们没有减排任务,因为我们中国还很穷,美国人三万多美元,我们才人均一千多美元,凭什么让我减,你跟美国打仗的时候你这么说,你到国内来,让穷人落后地区关闭污染小企业,人家也同样跟你这么说,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讲,提出来四个必须,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必须,其中第一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经济仍然是第一要务。问题是我们怎么发展,是不是还用过去的方式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循环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的生产模式,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循环经济就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础上,以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经济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你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但是我们用另外一种模式,不排放废弃物,少消耗资源,这样解决环境的问题和增长问题。

  问题是,环境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外部性的问题是市场失灵的问题。刚才金碚所长讲了节约资源的问题,有人说怎么办?我个人认为,资源节约是一个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没有人会用黄金和钻石铺马路,党中央不必做一个文件,禁止用黄金和钻石铺马路,为什么呢?黄金和钻石太昂贵了,尽管用它铺的马路很好看和很漂亮,但是铺不起。我们说水短缺,要节约用水,在黄河流域,一些县级的小企业,用黄河上游的水八分钱一吨取水费,你让他节约用,循环用水吧,把废水处理完了再用,处理废水是多少钱一吨呢,成本是两块钱一吨,为什么八分钱的干净水不用,用两块钱的处理废水,用北京的话说是不是有病,肯定是有用,资源短缺资源节约是价格机制,短缺资源需求多应该提高价格,价格让市场解决。比如说进口石油,这两年国际石油价格那么高,导致出租车赔钱,出租车司机赔钱了,因为油价长了,出租车公司交的份子钱不可减少的,北京市政府给每个出租车司机每个月补三百块钱燃料费,不减少出租司机公司的份子钱,保证出租车公司高盈利,保证坐出租车的乘客不多交钱,油价高了,政府补,瞧政府多么伟大又多么的愚蠢,老百姓坐出租车政府给买单,油价涨了,当然节约用油,少坐出租车,谁坐出租车要多支付一点钱,政府给买单,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你怎么节约?政府的公款消费,没有任何约束的话,谁去节约?16栋15层十年以上几秒钟炸了,为什么炸了呢,违章建筑,这是制度性的浪费。为什么违章呢?如果说先做好了规划,后盖,为什么他能盖起来呢,盖那么大区域的房子,主管部门干什么,为什么不做为,先盖的房子,后做的规划,规划为什么不考虑原来有的条件。就十几个亿就炸掉了,谁来对这些浪费负责?节约社会是制度问题和市场机制问题。环境是外部性的,没有人头上的空气不许别人弄脏,这属于我的,别人抽一口烟,空气钻到里的空间里来,没有技术手段保护你的产权,只有社会有一个机构代表全社会成员行使这个产权,企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的成本上升,他人没有能力跟你打这个官司,上游的企业把下游的河水污染了,下游的企业没水喝了,来找上游的企业,谁不管你的地势低,水往那儿水,最后用武力解决吧,那就乱了,环境问题由政府解决,微观上循环经济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清洁生产、废物其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涵,政府从政策上调整生产关系,使得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新的资源相比较具有经济技术优势,利用市场的手段和政策手段相结合,促使企业少消耗资源,少排放废弃物,因为任何污染物都是消耗资源引起的。强调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一个区域的层次上强调以产业链为载体的物质循环利用网络,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利用,它在政府参与下将废弃物与环境要素纳入市场并利用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利用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相融合,形成清洁生产体系,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座可能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说钢铁企业,耗能大户,污染大户,现在按循环经济模式生产钢铁,完全可以回避掉这个问题,为什么呢?现在的钢铁企业可以做到富能炼钢,不尽不算总的平衡,不仅没有消耗能源,反而可以向外部供应电力,为什么呢?比如说铁矿石进入高炉以后把碳氧化掉,去碳就是推氧,形成一氧化碳,用一氧化碳发电,使得钢铁企业自己用电自己发还用不完,宝钢向社会供了八亿度电,工厂企业消耗电消耗煤炭余热的循环利用,高炉渣、钢渣通过技术处理,形成非常高档的建筑材料,冷却水通过回收体系循环利用,请问钢铁企业还排放什么污染呢?重复利用做到零排放,渣子做建筑材料,一氧化碳用来发电,这样的生产方式生产钢铁就不排放污染或者排放很少的污染,这不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吗?但是很小规模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和能力实现这样的生产模式,有一个小高炉一年排放很多的高炉煤气,用管线成本很高,怎么办,没办法利用,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怎样发展循环经济,应该要求钢铁企业高炉不能小于一千立方米,这样生产出来的煤气才有规模利用价值,环境要制定标准,淮河领域污染为什么长期解决不了,大部分都是小造纸厂、酿造厂等,每个企业排放污染不多,但是没有办法处理,聚集起来污染就十分地严重,这是规模经济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规模经济支撑。

  在经济层面上,它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经济的运行方式,很多人把循环经济理解为废弃物经济,不就是收一堆破烂再利用吗?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要收回破烂再利用,污水回收再利用,后面有经济机制在那儿管着,如果排放的成本很低,企业就不收回利用,如果排放的成本提高,企业就把排放污染物所要交的污染税作为一种成本来考虑。在这个基础上,回收循环利用资源就具有了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且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来有偿使用,这样的话,生态环境变成一个经济要素,也就要改变过去私营经济或者说一个国有企业局部获利,成本让社会承担这样不对称的模式、制度,同时也要改变一个企业治理保护了环境,为社会提供了社会效益,而让企业支付成本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外部成本内部化,需要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否则的话,政府发很多的文件,做更多的行政管制,企业循环保护环境亏损的话,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纳入进去才是可持续的。它是一种规模经济的要求,小企业在一个区域内极具,形成产业链。开采资源以后,实现清洁生产,在生活过程当中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利用,产品消费和生活消费品废旧产品要循环使用,不能循环使用形成废弃物垃圾进行排放和再生处理,我这里有两个灯泡,一个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个创新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支撑,没有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循环经济可能不可实现,循环利用资源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同时还有循环经济的文化建设,还要形成一种环境道德。

  循环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商机呢?作为财富的创造,首先循环经济为了保护自然的财富。循环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商机,首先废水处理,水是非常宝贵的,中国缺水,将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领域。废水包括废水处理的设备,中水回收设备卖得很好,废水处理完了大量的污泥怎么办,像三峡库区大量的污泥搞不好也会是二次污染,用废水污泥制造高级的有机化肥、有机肥料。城市生活垃圾有百万大军回收,一方面垃圾分类分拣再利用,利用这些废弃物制造产品,国家政策研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制造循环经济产品,政府采购优先,市场进入优先,减免税,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商品的商机,创造新的财富的领域。第三,利用废弃物制造再生产品,政府将会优先踩过,并给予各种优惠。废纸、废塑料、各种家用电器,现在有很多二次污染的问题,北京废旧彩电、冰箱、洗衣机每年三百多万台,这些东西有芯片,芯片在北京拆了以后运到哪儿,运到广州一带,用炉子烧,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干这个行业十年就得癌症,形成一个金属疙瘩再提炼,金银铜铁各种各样的东西提炼出来,形成大量二次污染。我们注意到这个问题,研究什么样新的技术设备,使得回收利用这些废弃物,像手机这样电子废弃物不产生二次污染,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各个企业可以在这方面寻找各种商机,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第四能量梯级利用设备与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太阳能、生物其,秸秆,油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利用秸秆制造企业就变得核算了,污水处理设备等都是新的商机性欲。第六,小处废弃物再生资源化过程的二次污染的高技术设备将会油市场高潮。这些给我们带来新的开发领域。

  最后实现的目标,经济翻两番,绿色资源供给可以持续,透过的资源和开发生态,资源环境不再恶化,到2020年还可以听到鸟叫,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586.html

更多阅读

李攀:把握节奏真的很重要

李攀:把握节奏真的很重要最近一段时间的文章,笔者提到较多的一个词是节奏。之所以要多次提这个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如今a股市场存在的各种不同步,各种分化。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在这样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把握好节奏。拿近期市场

华泰股份董事长李建华:“3R原则”结出循环经济硕果

走进华泰股份宽敞明亮的新闻纸车间,一条“全球最大日产1600吨脱墨浆生产线”的指示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车间负责人介绍说,这条脱墨制浆生产线,以100%的废报纸作为原料,实行全封闭式运行,实现了循环发展。这不仅解决了造纸高耗能、高污

顾建国:找准马钢跨世纪发展新的支点

 记者:企业在竞争中成败如何,首先取决于决策层  对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作为马钢总公司、马钢股份公司  “一把手”,请你谈谈对马钢面临形势的认识。  顾建国:我国钢铁行业仍然有约1 / 3 的生产能力  处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

齐建国:把握循环经济把握财富

        齐建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的题目是循环经济和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要素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声明:《齐建国:把握循环经济把握财富》为网友江枫思渺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