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出身富贵人家的知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蔡康永,对于台湾富贵人家;新富与旧富的差异有着有趣的见解,他说从视野、生活态度的细微处可以很容易分辨新旧富的差别,也认为品味的学习,得从自身的从容自由开始。
谈财富的品味,我觉得不如谈富贵的品味。因为“富”应该是和“贵”连在一起的,和“闲”连在一起的。贵是尊贵,也是娇贵;闲,是空闲,也是闲情。所以,要怎么享受财富,其实就在怎么享受娇贵,怎么享受闲情。
偏偏这是无从学起的。因为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不同的观念。
就财富中人来说,台湾有两种,一种是Old Money,一种是New Money。New Money是指那些近十几二十年发迹,赚了很多钱的人;Old Money则是那之前的人,有大陆撤退时来台湾的,也有台湾当地家族的。除了Old Money和New Money之外,还有一些人,是小康的,或是中产阶级的,我们姑且称之为No Money。不是真的没有钱,只是一种譬喻的说法。
新旧富人视野大不同
我们先来看看Old Money和New Money这两种人对待财富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Old Money的钱是花在看不见的地方;New Money的钱,要花在看得见的地方。Old Money可能每天喝一斤两万元的茶,也不特别觉得怎么样;New Money也许平常喝两百元的茶,但是客人来的时候喝二十万元的茶。
Old Money的餐桌上可能同时有鲍鱼,也有红烧肉--鲍鱼对他而言也就只是一道菜嘛;配酒就喝绍兴到底。New Money吃鲍鱼,一定要凸颢鲍鱼的特别;喝酒也要随着菜式换不同的洋酒。总之,要有一定的排场。
有个笑话,一个Old Money的老太爷,家里没落,桌上的菜只剩一碗红烧肉和几样蔬菜的时候,还要把肉夹起来扔给桌子底下的狗吃。因为在他的印象里,狗就是要吃肉的,不是吗?
财富对Old Money来说像是游戏;对New Money来说像是武器。像New Money有钱之后,他可能会说,某某人所有的画都是我的,因为他知道放出这个话之后,没有人会跟他抢,钱对他来说就像武器,让他扩充他的帝国。除此之外,无论买画、买骨董还是投资,最后算的还是报酬率。
但是对Old Money来说,画是用来赏玩的,他可能今天挂一幅郑板桥,过几天再换一幅齐白石,不会说“什么人的画都是我的”这种话。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家里墙上那幅齐白石的画是可以卖的,就算知道,也不清楚怎么样可以卖个好价钱。
这样,等到他没落了,钱不够用的时候,就真不知道怎么是好。因为生活里每样花钱的享受,他都习以为常,觉得是必要的,要他节省也不知从何节起。
台北有些老房子,地价都值个十亿、几亿的。但是里面的房子却可能破破烂烂的,屋顶还漏水。住的人组合也很怪,一个老奶奶加一个孙女,再加三个佣人。这些人,告诉他们把房子卖了,可以如何如何,他们也不会处理。因为他就是不懂得怎么处理,或是懒得处理。
要看这些人,新舞台有昆曲表演的时候,坐前十排的人就是。
生活态度决定闲与忙
Old Money和New Money对闲的态度也不同。
我们常看有些美女嫁入豪门,以为她们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但是New Money的家庭还是有那种勤俭持家的观念,凡事都要自己做,所以其实是很辛苦的,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
这样的情形也反映在对待佣人的态度上。New Money的方式是只要佣人一空下来,就赶紧指使他们做这做那,所以台湾的佣人都被操得半死。许多来台湾的菲佣很可怜,也是这个道理。
旧家族都有一套对待佣人的态度,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佣人该偷的时候就让他偷,该贪的时候让他贪,不会每个地方都盯死。Old Money的佣人就是这样,他知道今天来当佣人,就是为了烧一手好菜。只要把菜做好,你管他去睡几个小时懒觉。
人数也是,Old Money就觉得,佣人不就是要用十个吗?怎么会去想是用一个、两个的呢?
Old Money对财富的态度就像昆曲一样,喜欢就听一段,随时可以来来去去;但是New Money就像歌剧,你一定要正襟危坐的坐在那里。New Money玩的方式就像“事迹”,是用来展示财富的表征。
这也不是说Old Money一定代表比较高、比较好的品味,因为那个时代背景,也会有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品味。譬如Old Money的人曾经相信抽鸦片的孩子不会变坏,他们宁愿让小孩抽鸦片,花的钱可能比他们出社会被别人骗去投资来得好。大家族的人容易培养一种颓废的品味。
台湾本身就是个“新兴富人”
Old Money的人习惯冷淡,你看很多Old Money人的表情常常是冷淡的。但是今天台湾的社会,是很热情的,而热情,恰好是Old Money的人觉得很上不了台面的。
热情的人也强调什么都要分享。但是财富,以及随着财富而来的品味,就是不能分享的。所以,艺术可以说本来就是为富人而服务的,为社会里顶尖阶层而服务的。像有些中南美洲国家提倡壁画,就是为了打破由富人垄断艺术品,因为壁画是没有人可以买走的。
今天台湾的情况是,Old Money的人已经没有那个钱了,New Money的人没有那个素养,No Money的人则是没有学习的对象。所以对于No Money的人,要学习生活有品味一点,是要付出很大代价,很辛苦的。
辛苦的一个原因是大环境的问题。以展示财富品味的衣服来说,台湾的气候就不对。没有四季分明的气候,就没有机会学怎么穿各种衣服的层次。再说,我们也没有巴黎香榭丽舍那种大道,穿了也没得表现。就像敞篷车,在台北开敞篷车、开跑车,都是不搭调的,要被笑的。
另外,也因为台湾发迹的时间太短,财富来得太快,还来不及累积富贵的品味。在台湾很难办好一个party,不要说是办一个像香港有钱人那样的游艇party,可能连办一个鸡尾酒party也办不好——你也许这个那个都准备好了,但是服务生袖子的长度就是不对。
如果有钱人在无锡,想盖庭园就会以寄畅园为模板,但是在台湾的有钱人,很可能会将不搭调的欧洲古堡家具一股脑塞入室内,庭院整得很大,但就像校园,树也修剪得很奇怪。
看看欧洲,就知道这些大环境不足的另外一个原因:清朝灭亡之后,我们历史中就没有了“贵族”。没有了贵族,很多事情就没有传统,也没有示范了。
享受自由呼吸的情趣
如果我们真要开始学习享受富贵的品味,我觉得有几点很重要。
首先是要学会不要问: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台湾人最喜欢问“这有什么用”,只要还会问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培养财富的情趣。享受财富,最重要的就是不是为了什么。有钱人家打发无聊做的事情都是没有用的,像辜振甫票戏,很多人都不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
像朱天心家里可以没有车,但是却为了女儿花五十万买一匹马,这就是懂得不问“这有什么用”。
其次,要享受,最难的还是不要问代价。因为一问价钱,感觉就不对了。当然这是有风险的,往往越有钱的人越要负债,像Michael Jackson他那么有钱还是负债,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他一切都没考虑到钱。
第三,要及时。New Money都拚命冲刺,然后赶到四十、四十五岁就退休,退休后才去种田养花什么的,享受财富,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一点也没有享受到“事先拦截”的乐趣。时间是不等人的,要享受,就得现在开始享受。像Old Money的人会懂得“闲”,就是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在享受了。
最后,我觉得,还得学习如何对待环境,如何对待人。懂得给大家一些彼此都能呼吸的空间。就像前面说的,不必时时都那么热情。给别人一些呼吸的空间,也就是给自己一些呼吸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