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奇瑞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近段时间,关于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以及汽车价格与市场等话题被炒得火热。但是,闯在自主品牌最前沿的奇瑞汽车,依然按照其“少说多做”的一贯传统,并没有参与其中。
9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门赶赴安徽芜湖,采访了奇瑞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
自主品牌一定要有骨气
《第一财经日报》:近来,人们比较关注要不要自主品牌的讨论。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奇瑞汽车怎么看?
尹同耀:我只是想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企业,那才真的很悲哀。不久前,中石油购买优尼科,即使出价高也不卖给你;海尔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就怕你的企业长大。
也许有些人认为,没必要坚持创造自己的品牌,为别人打打工就行了。我们应该很好地思考一下,通过合资,到底得到了什么?某些南美国家走过的路子,就是很好的镜子,他们剩下了什么?
产业发展的机会如同一片云彩,风一来也许就吹跑了。产业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品牌、是研发、是资本,企业只有抓住根本才会具有无比的潜力。现在有人还在讨论要不要根本的问题,我们真不好说什么了。
《第一财经日报》:多年以来,奇瑞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不是做得很难很累?为什么要这样做?
尹同耀:自主品牌的确做得很艰辛。重要的一点,我国是一个大国,一定要有骨气,要有勇气。韩国的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并不多,但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受尊重程度也很高。韩国的自然资源也不非常丰富,在吃不饱饭的时候,仍然有信心发展汽车工业。
其实,我们中国人并不比任何人笨,而且非常勤奋,但是缺少的是信心,在合作中想跟人家平起平坐很难。一定要靠自己的信心、靠自己的实力。在现在这个时代,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因为他们把本民族的产品、本民族的尊严带到了国际上。
在合资企业中,尽管股比是50%对50%,但是我们有多少尊严呢?不是我们的贡献不大。合资的目的是为了自立,初衷是用市场换技术、换管理;但外方也不傻呀,只能怪我们自己不努力。短时间内,个别企业尝到了甜头,随后就会发现,合资伙伴通过各种名目把利润的大头拿走了,问题留给弱势的一方。合资与自主方式的差距在于,合资企业做起来会比较舒服,但是做事情要算大账,这样想事情就不一样了。
政府一定要态度鲜明
《第一财经日报》:下周,吉利汽车将要参加法兰克福车展,中国汽车企业和产品出现在国际顶尖的舞台上,您怎么看?
尹同耀:以前,法兰克福车展上竟然没有中国汽车的影子,真的很悲哀。吉利汽车参加国际车展,毕竟是国产轿车走出去了。迈出这一步的不管是谁,都要这样往前走,否则就不能成为大树,长成大树就一定要走这条路。通过合资成为大树的(企业)没有,无论中西都没有。
坚持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研发,都要扎根在实处,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改革开放多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们有了更高的眼界,也具有较大的市场,汽车业为相当多的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以人才为例,我们有很多留学生,已经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而现在的条件也能吸引优秀人才。当年,日本、韩国加快发展汽车工业的时候,还没有我们这么多可用之才。
《第一财经日报》: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过程中,您认为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尹同耀:我觉得,政府的态度一定要非常明确。现在,我们的领导人非常清楚,要发展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同我们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高速公路并不多;我们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并不多。做低附加值的产品已经没有空间,难道还能把服装等产品卖到月球上去?卖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赚钱,因为有品牌、有服务。华为等企业靠“脑袋”挣钱,而不光是汗水和双手。
我认为国家应该分为几种:第一是资源型的,国家很小,但有丰富的矿产,如石油、煤炭等,甚至鸟粪,几万人靠卖肥料也能生存;第二是依附型的,靠“投票”也能活得很好;第三是自主独立创新型的,如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靠创新、靠脑子。那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人均占有资源非常少,又能够依附或依靠谁?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
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载体,如何实现商业化?国家的科技利益要靠企业培育,要藏科技力量于民。华为在短短几年间能做到的事情,别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做这样的事,没有早和晚,如同开饭店,什么时候都有开店的,也什么时候都有关张的。我们应该有成百上千个华为这样的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能不能介绍一下奇瑞汽车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
尹同耀:我们对美国出口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法律、经销商及网络等方面。出口工作很复杂,需要磨合,尤其是美国市场有其特殊性。我们也在考虑欧洲市场,产品有重叠性,法规也具有相关性。
现在找我们做出口的公司接待不过来,其中“大忽悠”太多,一定要慎重。
小型车提高社会效率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看待今年的总体车市?
尹同耀:车市总体上看还比较正常,小排量轿车适合老百姓,方便、有乐趣,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大趋势,而大排量车则恰恰相反。
《第一财经日报》:谈到小排量轿车,近来议论的也比较多,您的看法是怎样?
尹同耀:一些地方限制小型车有历史的原因。当时低价位的车,由于性能较差,会带来一些交通、环保方面的问题。同时,外观上不够美观,也影响了城市形象。
但目前,国家有关方面很严肃地提出这一问题,不能人为地设置门槛,限制车型。日本的小型车比例非常高,对交通没有造成影响,欧洲国家也是一样。小型车会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在降低油耗、快速通过、停车等方面都有优势,希望国家设立一定的标准,迫使企业开发小型车,鼓励促进小排量车的发展。
小车能够做好了,大车也可以做更大的文章。丰田、本田和现代等都是靠小型车起家的,难度更高。小型车小而全,安全设计复杂,发动机动力性能要强,还要具有成本优势。日本小型车技术得到充分发挥,这一市场谁也进不去。中国也应该制定一个国民车标准,更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使其进入更多的家庭。
“分网销售”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奇瑞的一个大动作就是分网销售,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效果如何?
尹同耀:奇瑞的营销网络一直比较稳定,分网销售分两块,最稳定的要素是大家都赚钱,因为经销商也很现实,有难同当不易,有钱共分好说。
其实,分网销售也是没有法子的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经销商有些偏弱,卖一个两个车型还好,卖三四个车型就糊涂了。资金不足、人员水平有限,知识也不够,干脆就卖一个车型,不卖别的。
《第一财经日报》:年初对价格的调整,是不是较好地促进了奇瑞汽车的销售?另外,奇瑞汽车今年的产销目标是多少?
尹同耀:今年奇瑞汽车价格的调整,对市场有影响,但是企业要实现长期经营,不能把降价当作“万能药”,要靠质量、服务。当时,我们的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价格调整确实对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李峰总经理抓服务很到位,客户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综合起来比行业平均水平成倍增长。
我们没有多大的宏伟目标。有规划,但是并不刻意设定非常大的目标,否则自己把自己搞死掉了。我们还是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盲目冒进。今年计划13.6万辆,已经快完成了,但不增加指标也会拼命卖车。
《第一财经日报》:在上海车展期间,奇瑞汽车有多款新产品亮相,并说在年内还将有新车上市?
尹同耀:下半年,我们要有3款新车上市。本月,2.0升、三厢手动挡的A21车将在芜湖投放一批用于出租车,随后就正式上市,年内会有一定的销量。明年会出自动挡车型。这款车的全铝发动机是我们自己全新推出的,双凸轮轴16气门。
还有一个B14车型,是最早在北京车展亮相的7座MPV,希望在10~11月小批量供应特殊的市场,并在明年1月总体上市。
第三个车型是A18,类似于开迪、多宝这样的城市物流车。由于准备得比较充分,并有价格上的优势,底盘也非常成熟。采用柴油机的,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大批量上市会在明年2~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