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股改该不该以股价论成败



 李青原女士关于“不能以当前股价判断改革成败”的评论见诸报端,马上引起市场人士的反弹,刘纪鹏教授的观点针锋相对,“股改必须以股价论成败”。

  股改是不是要以股价论成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水皮想知道的是,如果,股改不以股价论成败,那么又以什么论成败?遗憾的是,不论是李青原女士还是刘纪鹏教授都没有为这个假设给出答案。

  我们可以先看看李青原的观点,为什么不能以当前的股价判断改革的成败。

  针对目前大盘在1000点徘徊,不少人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失败的评论,李青原认为,许多投资者根据一个时点上价格来判断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这是因为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一些基本的体制干扰使很多投资者伤了元气,对股权分置改革一时看不清,对市场缺乏信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改革失败了,就要停止改革。改革的方向、党中央的关注和国务院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

  同样是面对1000点的现实,刘纪鹏教授则认为,这场慢性的股灾是政策因素造成的。1000点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已经变成了水电发电概念中发不出电来的“死水位”,在这个点位上不仅股市融资功能没有了,而且股票的流动性也没有了,券商全行业亏损,投资者深度套牢,场外资金进不来。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是股权分置这一制度性障碍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政策。我们正是要通过这次股改,消除这一压抑中国股市大盘的制度性障碍。解决了这一矛盾,并在这一过程中遵守了市场规律,大盘理应上涨。因此,检验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在内容上消除股权分置障碍,在表象上使股改后个股股价上涨,从而带动整个大盘的理性恢复性上涨。

  李青原的观点无非是不承认改革失败,刘纪鹏的观点则强调改革并没有成功。

 水皮:股改该不该以股价论成败

  李青原和刘纪鹏不是没有共识,他们的共识就是股权分置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陷入长期低迷的“万恶之源”。假如这个“共识”是正确的,那么,随着改革的展开,股价就应该上涨,投资者更不应该出现李青原女士所称的没有信心,而现在事实上股价和指数双双下跌,至少说明,改革的操作思路不成功。这是一种解释,是建立在“共识”正确基础上的解释,问题就在于,这恐怕不是惟一的解释,甚至是个站不住脚的解释,更合理的解释恐怕在于这个“共识”本身就是错误,在这个错误的“共识”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或许从一开始就犯下了方向性的错误,因此,改革不但不会导致上涨行情,反而会让大盘陷入恶性循环。水皮在“试点面临失控的危险?”一文中,引述辛潮东对“股改80天的总结与思考”,“从目前的情形看,市场表现对当初的股权分置理论认识产生了严峻考验”。

  “当初的股权分置理论认识”又是一个什么认识呢?

  李青原当初还不是中国证监会的研究中心主任,而是证监会规划委的办公室主任。在水皮的印象中,李青原是第一个公开提出全流通的证监会官员,早在2003年10月30日,李青原在“中国改革论坛”上就发言表示,股权割裂的制度设计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做任何事情都走不动,因为投资者觉得不解决这个问题,对资本市场就不会抱有信心。2004年1月10日,在第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全流通之路大讨论”上,李青原更是明确2004年是解决全流通的一个很好的时机,目前不仅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共识,而且宏观经济好转,股市也在稳中向上,因此,李青原提出试点先行的主张。李青原讲话的时候,上证指数此前创出的新低是1309点,稳中上涨了200点之后,收盘在1581点,现在看来,这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是个想都不敢想的高位。

  不解决股权分置,投资者没信心;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投资者还是没有信心。李青原前后对投资者的不同判断,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或许李青原都对,错的是投资者。

  关于李青原的讲话,水皮在“国资委扮演什么角色”中有所涉及,李青原认为国有大盘蓝筹具有标杆作用,但同时又认为没有必要规定对价区间,这两者其实是矛盾的,而在有关股价的判断上,李青原其实也是矛盾的。

  比如,李青原说虽然不能用一时的股价表现判断股权分置改革的成败,但改革成败确实和股市稳定息息相关。如果投资者在改革中得不到好处,股价长期低迷对价谈判艰难,就会严重阻碍改革的进程。因此,她认为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为改革创造宽松环境,打破恶性循环。如何才能创造宽松的环境呢?李青原甚至认为片面强调只能依靠或者说大部分依靠市场手段是不行的,更不应该作茧自缚,只要是有效的手段就应该使用,使个股和大盘都相对稳定。即使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会通过一些有效的行政手段阻止股市恶性下跌。

  更为矛盾的是,李青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将会使市场活血化瘀,改革的进程也是资本市场换血的进程,如果不换血,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就无从谈起。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考虑动用地方的手段和政策,比如推动优质资产置换,收购兼并,提高资产质量等。改革如果真的能使市场活血化瘀,又哪用得着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推进上市公司重组?可见,改革的成效到头来还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点拨。既然如此,何不直来直去省事,又何必拿股改说事呢?

  李青原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个人的角色,她有时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有时又以官员的身份出现。作为学者,她认为股改越早越好,成败不是她要负的责任,只要改革就算成功;作为官员,她又不得不面对恶性的市场,不得不关注股价,不得不借助有形之手以稳定市场,否则就前功尽弃。

  李青原的矛盾其实也是管理层面临的矛盾,在改革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必要性认识有余,对于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于系统性缺乏认识,对于全局性缺乏把握。

  国际法辞典中,没有正义,只有公平;投资者辞典中,没有成败,只有涨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696.html

更多阅读

水皮:变盘风险悄悄逼近李大霄真的是反向指标吗

新股发行提速利于调整市场运行节奏,逐步实现股市从“疯牛”过渡至“慢牛”。  自去年6月份再度重启IPO以来,IPO发行节奏持续加快。  其中,在去年6月份,即IPO重启初期,市场每月下发的核准批文仅有11家左右。但是,进入2015年,证监会核准

梁稳根:股改第一人的信心管理

梁稳根,三一集团的董事长及主要创始人,股改后一直着力提高公司的价值创造实力,把三一重工打造成了世界闻名的机械制造企业,极大地提升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公司市值从股改初的39.86亿元涨至2007年底的565.84亿元,翻了14倍。   在股改

张朝阳:不能以市值论英雄

  日前,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在“2008年新视角高峰论坛”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互联网虽然市值远不及谷歌、eBay和雅虎等巨头,但是当中国互联网达到5亿用户群的时候,一定会诞生雅虎和谷歌这样的世界巨头。   与谷歌

邓崎琳:股改方案中的收购不是搭车而是机遇

 武钢集团总经理、武钢股份董事长邓崎琳近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说,武钢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提出了向武钢集团收购其下属钢铁主业紧密相关的未上市资产,这次收购行为并不是搭车,而是新的机遇,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1999

吴芒芒谈管理:以“数字”论成败!

 销售结果重于一切,但过程也很重要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销售都奉行数字为王,没有业绩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区别在于数字后面的管理,到底是只计结果不问过程呢,还是对过程也进行科学的控制?  DHL是国际快递与物流

声明:《水皮:股改该不该以股价论成败》为网友無名指的等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