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擎:中国经济三大难点待破题



 调控新政能否达到预期,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相关措施的落实。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开发商和购房者双双陷入观望迷茫的状态。

  有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政府官员一直在强调的是,这是中国的内政,如果国际压力减弱,人民币汇率改革便会“出其不意”、伺机而动。

  宏观调控今后怎么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楚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如果经济依然过热,当然需要继续宏观调控。

  2005年已经走过了一半,宏观经济也越发变得扑朔迷离,经济是冷是热?是通缩还是通胀?房地产业走向何方?人民币还升值吗?一个个问题悬在我们面前。

  房价降多少合格

  进入2005年以来,宏观调控的目标越来越锁定,那就是挤压房地产价格虚高的泡沫。于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而且少有地运用组合拳,联合七部委的力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来治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王擎:中国经济三大难点待破题

  调控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是上海市房价的走势,上海被认为是此轮房地产价格泡沫最大的城市。据上海公开的楼盘销售信息统计,5月13日上海房屋交易均价8227元/平方米;5月16日销售均价就开始下降为7443元/平方米;而到了5月18日下午5时统计的数据则显示,该日上海房屋交易的均价为6928元/平方米。至此,房产新政出台一周,上海房价竟下跌了近2000元/平方米。来自于央行上海分行最近公布的数据透露出同样的信息,5月末,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当月新增20.8亿元,同比少增25.6亿元。

  有专家指出,目前上海房地产拐点已经出现,正展开下降周期的第一轮博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房地产研究部主任华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如果从控制房价上涨的这个目标来说,调控已经达到效果。

  但是更多学者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相反,他们认为现在房地产宏观调控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绝对不能放松。

  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宏观室主任王小广日前指出,如果放松这次对房地产的调控,那样房地产就会疯狂,不仅仅是上海、北京,全中国都会出现房地产疯狂。那么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经济将会出现大萧条。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宏观室主任易宪容被誉为是房地产泡沫论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对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力度并不满意。

  “即使我们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没有调到点子上,只是对房地产结构和炒作的一些调整。而房地产之所以会过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没有调控。从短期的房地产政策来讲,目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政府不作为,我们还会面临一些问题。”7月3日,易宪容说。

  易宪容的话包含的意思是,要真正让市场走向理性,还必须有新政策出台,并且击中问题要害。

  可是,房地产的泡沫究竟有多大?政府对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到底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房价才是合理均衡的?我们无从知晓。也许根本就没人说得清。

  正如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所说,调控新政能否达到预期,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相关措施的落实。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开发商和购房者双双陷入观望迷茫的状态。其实,政府也在观望。政府的观望表现在无法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

  汇率如何动合理

  在刚刚结束的亚欧财长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这句话可谓是人民币汇率改革最新、也是最权威的阐述。

  值得期待的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7月7日在英国召开的八大工业国领导人会议,并将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的热度再次迅速升高。

  事实上,有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政府官员一直在强调的是,这是中国的内政,如果国际压力减弱,人民币汇率改革便会“出其不意”、伺机而动。

  而民间两位知名度颇高的经济学家则一直坚持人民币当升不升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位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宋国青认为,人民币不升值的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也就是说,人民币维持目前的汇率不动既损害了财富,同时还抑制了非农就业。

  另一位是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张曙光最近在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在人民币升值一年后,升值的影响可能将减小一半以上,两年后,升值的影响近于消失。张曙光的学术观点是,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下,中国商品的生产、销售和货币层面都已经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货币政策缺少独立性。因此,目前已经到了调整汇率体制和汇率政策的时候了。

  引人注目的是,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正在减弱。在6月初召开g8财长会议事后发表的声明中,并没有出现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字眼,在6月26日举办的亚欧财长会议上,会议期间更是干脆没有具体地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内容。美国国会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6月30日在华盛顿说,他们决定不再要求参议院在7月底就他们提出的有关促使人民币升值的法案进行投票表决。这意味着美国参院暂不表决这项法案。这两位参议员之间提出的法案称,中国政府必须提高人民币汇率,否则美国政府应向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迹象表明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国际压力正在逐渐减弱,这是不是意味着“出其不意”的时刻正在向我们走近?

  调控怎么走合适

  从20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一直颇受争议。在宏观调控进行了一年多后的今天,争论的焦点已转到宏观调控是否已经到位,今后该如何继续?

  其实要讨论宏观调控今后怎么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楚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如果经济依然过热,当然需要继续宏观调控。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郭克莎日前就指出,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偏热,宏观调控并未到位。郭克莎透露,固定投资总的趋势是下降了。但还有8个省、自治区的投资增长率在35%到59%之间,而且投资下降的省市领导也并不甘心投资下降。因此如果政府稍微放松宏观调控,固定投资一定会反弹。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更是直接给出了宏观调控的时间表,他说,本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要真正调到位,少说也还需要3到5年。即使将打提前量的因素考虑进去,宏观调控政策至少也应该再维持一两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的观点非常引人注目。陈日前指出,要使经济增长的下降是缓慢的而不是急剧的,是“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就不能听任市场往下自由滑落,而应当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就如同上升期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样。如果任由市场自由滑落,政府无所作为,或者在市场已经出现滑落时政府继续紧缩,就可能产生下降共振,经济下调幅度就会很大,甚至可能出现严重滑坡。

  但同样是来自于国务院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的魏加宁副部长则建议全社会应该给宏观调控减压,而不是加压。

  “让宏观调控归位,给宏观调控减压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政府给市场调节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对培育市场调控的机制有一个好处,否则我们政府频繁的出手,最后会压制市场作用的发挥。首先,宏观调控不是万能的,其次,现在的行政性调控措施要尽量的少为,而且无为。”魏建议。

  可见,宏观调控继续与否,如何继续,仍将是画在决策部门心中的一大问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713.html

更多阅读

中华论坛 郎咸平:中国经济2015年将彻底崩溃 发表于:20

【中华论坛】郎咸平:中国经济2015年将彻底崩溃近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云 南、郑州等地相继发表演讲。针对中国经济,朗咸平依然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中国经济 正在走向危机,并大胆断言,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走向崩溃,中国经济危机将全面爆 发。中

余丰慧:中国经济崩溃论不值一驳

在股市连续下降的阴影中,“中国崩溃论”再次浮出水面。有“末日博士”之称的国际投资咨询师麦嘉华(Marc Faber)本周表示,中国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表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他以此为据进一步预言:中国经济增长将在近期显著放

王辉耀:中国需要更多的创业人才和本土人才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6月2日在北京发布,凤凰网财经对发布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图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王辉耀表示中国人才就业有结构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创意人才和本土人才。 王辉耀:大家

声明:《王擎:中国经济三大难点待破题》为网友纵横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