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资本家荣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



 

 

 

 

 

 

 

离我们远去了。10月26日,有着红色资本家之称的荣毅仁因病逝世,享年89岁。

  缔造中信帝国

  荣毅仁祖籍江苏,父亲荣德生清朝末年已是商界名人,人称“棉纱大王”。抗日结束后,荣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面粉厂,又先后任上海合丰企业董事长,上海三新银行董事长。文革期间,荣毅仁身处逆境,英雄无用武之地。

  1979年,邓小平找到了荣毅仁,要其在引进外资方面出谋划策。不久后,荣毅仁拿出了“方案”,建议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得到邓小平的全力支持后,荣毅仁创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接待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达4000多人次。

  仪征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22项重点工程中的大项目———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中国急需化纤产品,此项目下马损失难以预料,纺织部找到中信公司寻求帮助,中信公司经慎重研究,提出了向海外发行债券的办法。1981年2月中信公司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债券。今天各种企业债券,国库券纷纷上市,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而当时中信的这一举动,一度引起过争议,习惯于“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封闭式思维的人们,对此难以理解,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人,也不赞同债券利率高于一般政府贷款和进出口贷款,说中信干了一件赔钱买卖。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辨。后来这次集资创举被称为“仪征模式”。

  随着仪征模式的成功,在海外发行债券之举陆续为各企业所效仿。中信公司在以后数年间先后在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发行了多次不同币种的债券。仅1984年1年就在海外成功地发行4次债券。在对外发行债券的同时,中信公司还大胆地开拓租赁业务。

  资本家到政治家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中信公司发动了“收购香港”之战。1987年1月16日,中信香港决定收购国泰航空12.5%的股权。其后,又收购港龙航空38.3%的股权,取得香港电信公司20%的股权。香港媒体一片惊呼:中国赤色资本家荣毅仁“收购香港”。

  1993年,荣毅仁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同年,这位76岁的红色资本家又重新扮演起政治家的角色,再次把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王国交给了他的助手魏鸣一和王军。

  2000年9月,荣毅仁家族持有香港上市企业中信泰富公司18%的股份,市值19亿美元。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位。其个人及其家族财产为19亿美元。(实习记者 赵鹏)

1956年,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为全家拍摄合影照 

 上海红色资本家荣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

  他,一生都在信奉履行着这样朴素的人生信条——“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他,一个红色的资本家,同时,又是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一生创造财富无数,在政坛上也是功绩卓著。

  荣毅仁,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2005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父辈造就”荣氏家族”

  1916年,荣毅仁出生在江苏无锡,这里也是诞生现代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的地方。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伯父荣宗敬、父亲荣德生。荣宗敬和荣德生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荣德生坚持留在大陆,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等职。在半个世纪的工商生涯中,造就了实力雄厚、散布全球的工商业家族网络。

  一见共产党疑虑全消

  荣毅仁193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正值日本全面侵华。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次年2月不幸病逝。年少的荣毅仁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新中国成立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

  后来,荣毅仁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1949年,我是怀着‘共产党政府绝不会比国民党政府更糟’的信念留在上海不走的。虽然如此,心中仍然存在两个疑虑。一是生命安全有没有保障,二是办实业有没有希望。5月24日,国民党军队大批撤离,传说解放军要进城。我们怕吃流弹,晚上让家人都睡在楼下,我坐在客厅里。第二天清晨6点多钟,公司的一个厂长急匆匆开车到我家告诉我,解放军都睡在马路上。我就开车出来,一路上,只见解放军官兵果然都露宿街头。解放军军纪之好,真是秋毫无犯,同国民党军队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的第一个疑虑消除了。

  “6月2日,在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共产党的‘大官’陈毅市长。他中等身材、体格魁梧,器宇轩昂,着一套洗得有点发白的布军装。令人惊异的是,脚上穿的是布袜草鞋,同我在马路上见到的解放军战士没有什么两样。陈毅市长讲话风趣诙谐,刚柔相济,神态可亲可敬。他向我们阐述了党的经济政策,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鼓励我们尽早把生产恢复起来。这个会使我心中存在的第二个疑虑开始打消了。会议一结束,我就赶回公司,对等候在那里的经理、厂长们说:‘明天就开工。’”

  1956年,荣毅仁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他也成为闻名全国的“红色资本家”。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领导人”。

  缔造庞大”中信”网

  1993年3月30日,新当选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先生宣布:不再是“老板”了。他告别了“红色资本家”生涯的背后,留下的是他一手缔造的庞大的中信公司。

  前半生在商海叱咤风云的荣毅仁,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处逆境,英雄无用武之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开始了新生。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于1979年10月成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邓小平以三顾茅庐之礼数,聘请荣毅仁来当首任总裁。不久,荣毅仁便以大上海资本家的经营谋略和中国政府的强大背景,将CITIC发挥到所向无敌的地步。

  公司成立第一年,荣毅仁就接待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4000多人次,国内前来洽谈业务的也有3000多人次。荣毅仁不遗余力网罗人才,聘请到为中美建交立下汗马功劳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顾问,成为美谈。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重点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纺织部找到中信公司寻求帮助。中信公司经慎重研究,提出了向海外发行债券的办法。1981年2月,中信公司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债券。这次集资创举被称为“仪征模式”。

  荣毅仁自1979年创建中信公司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中信公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他告别自己新时代的企业杰作时候,该公司总资产已达到507亿元人民币。

  ”智字辈”皆为商业翘楚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的同辈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大都事业有成,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继承荣家衣钵、延续荣家商业辉煌的中坚力量。

  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中,荣智健都位居前列。荣智健以外,“智字辈”里事业最成功的首推荣智鑫,其父荣伟仁是荣德生的长子。早年,他用筹来的50万港元跟几个朋友在香港合伙成立了一家名叫美联的烟草公司,专门代理美国牌子的香烟。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这家公司被一家美国企业收购,荣智鑫从中净赚一亿多港元。1975年,荣智鑫成立了荣文科技有限公司,1982年7月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

  而身在异国的“智字辈”们的风光程度也绝不亚于荣智健和荣智鑫两堂兄弟。荣智鑫的二姐荣智美,曾任德国尤尼科公司经理,有德国商界女强人之称。

  荣毅仁二哥荣尔仁的次子荣智宽,是巴西环球公司总裁,在巴西商界拥有很高的威望,曾随巴西总统和外交部长多次出国访问。

  荣智健的妹妹荣智婉嫁到澳门,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的儿媳。

荣毅仁与其夫人杨鉴清 一见倾心相伴到老

大河报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江苏无锡省立无锡中学的操场上,荣毅仁邂逅了后来的夫人杨鉴清。

  那天,他和好友在无锡申新三厂吃罢饭回校,在操场上散步,忽然看到校门口来了一辆包车(旧时有钱人家自备的一种人力交通工具,类似黄包车,但比黄包车考究得多,车身光亮,装有铃铛,在路上行驶时甚为风光),包车上下来一位小姐。那小姐一身淡雅的装束,短发乌黑,俊俏秀丽,楚楚动人,让荣毅仁眼前一亮。这名女子就是当地名门杨干卿的二小姐杨鉴清。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荣毅仁10岁时订过婚,但那位小姐少时病故了。少年荣毅仁慢慢长大了,也有了主见,心想:“我要自己挑喜欢的人。”提亲的来了,他总是对父母说:“我不要。”一天,荣宅旁竞化小学的施校长专程来荣家给荣毅仁做媒,拿来了一家小姐的“八字”。荣毅仁一问,那位小姐正是自己看中的杨鉴清,不禁喜出望外,赶紧不好意思地对娘说:“娘娘,这家小姐我中意。”

  1932年,荣杨这门亲事订下了,当时荣毅仁16岁,杨鉴清15岁。一见倾心和媒妁之言不谋而合,又是那样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一时被传为佳话。

  1936年,荣毅仁毕业前一年,杨鉴清高中毕业,双方家里为他们操办了婚事。荣毅仁儒雅俊逸,杨鉴清才貌出众,两人既是一见倾心,又是媒妁之言,这桩婚姻自然而然披上了浪漫、绚丽而又富有传统的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荣毅仁一直住在北京东城一座四合院里,在这座四合院里,荣毅仁和杨鉴清度过了结婚50周年的金婚、60周年的钻石婚。世纪的风云,人间的沧桑,企业的兴衰,家族的聚散,他俩都一起走过来了。荣氏夫妇是人所公认的幸福的一对。

  杨鉴清是位典型的东方贤淑夫人。她谈吐文雅,性格温柔内向,有良好的素质和文化涵养。杨鉴清非常关心和支持“中信”的事业,但从不“干政”。每天,她总是把荣毅仁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她说:“每天晚上都是我自己动手给他擦好皮鞋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779.html

更多阅读

荣智健:“我从没想过依靠父亲荣毅仁”

少年时代的荣智健,生活非常优越,十几岁时就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红色的英国Singer敞篷跑车。   荣智健在天津读大学时,很多学生连馒头都吃不起,荣智健却能经常请他的同学去吃排骨。   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荣毅仁这样富有、有名望的

记者就 专访 日报 记者专访省委书记李源潮和荣毅仁之子荣智健

李源潮同志说,江苏是荣毅仁同志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高度关心江苏的发展,始终情系家乡的一草一木,为江苏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他每年都亲临江苏视察,足迹遍及企业、厂矿、学校、村庄、商场,对省委、省政府的

荣毅仁家族创业史:从棉纱大王到红色资本家

  从棉纱大王到红色资本家  在后来越发复杂的政治环境里,荣毅仁变得日益谨慎,从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他后来创办中信的经历来看,他对经济规律有很清楚的认识和把握,眼光和心态相当开放。而对国家经济生活中种种扭曲的怪

荣毅仁的姨太太 身家19亿美元 荣毅仁父子的创富之路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智健  ●1942年,出

荣毅仁荣智健:父子共创财富神话

  荣毅仁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智健

声明:《上海红色资本家荣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为网友红颜只为君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