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名言 张兆安:国际高油价 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抬升,接近每桶10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有可能演化成为长期化的态势,这是因为全球资源价格刚性上升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总体上应该有能力应对油价上升的压力,但高油价影响的传导,既有短期的滞后效应,更有长期的累积效应。因此,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必须积极应对高油价和高耗能的双重压力,从战略高度寻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高油价所带来的影响和压力,应该足以使我们能够对传统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在战略上把如此挑战转化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模式的动力和机遇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抬升,接近每桶10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并且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国内来看,全国成品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航空燃油附加费国内航线原50元调整为60元,原80元调整为100元;从上海来看,油价平均涨幅为9%左右,出租车用液化气每升零售价从3.2元涨到3.6元,助动车用液化气每升零售价从3.5元涨到4.2元,出租汽车运价正在酝酿调整方案,实际上还有更多的耗能企业也在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看来,国际油价抬升,确实似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

  近年来,国际油价出现了上上下下的波动,这是因为国际油价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有国际油价还会下滑的侥幸观念,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有可能演化成为长期化的态势,这是因为全球资源价格刚性上升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

  当前,我国石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目前年进口石油在1.5亿吨左右,因而对国际石油供应状况和价格比较敏感。面对如此格局,如果我国仍然延续传统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等,那么,石油进口规模不仅难以下降,而且供求缺口仍将进一步扩大,如此,我国的国民经济不得不承受高油价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巨大压力。从上海的情况来看,石油供应的对外(进口)依存度已超过总量的90%,加上历年来石化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汽车使用的增加,石油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也日益增加,因此,国际油价走势当然就会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

  如何看待这种高油价的局面?不妨在此套用一句当今的流行语,那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说高油价是挑战,很容易理解,因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其一,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持续的高油价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进而加大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成本;增加能源消费的支出成本,进而就会抑制相关领域和产品的消费;推高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而就会诱导整个社会价格水平上涨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二,从微观层面上来说,企业面对高油价推动的成本上升,要么提高价格,把上升的成本传导给消费者,如成品油提价;要么自行消化,除了成品油之外,其他许多产品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结构下,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极其有限,而且选择提价意味着有失去市场乃至倒闭的风险,如一般商品;要么争取补贴,在提高价格和自行消化“两难”的情况下,一些公用事业(3340.905,141.80,4.43%)企业或其他企业可能会谋求政府补贴,如出租车行业。其三,从时间层面上来说,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总体上应该有能力应对油价上升的压力,但高油价影响的传导,既有短期的滞后效应,更有长期的累积效应。因此,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必须积极应对高油价和高耗能的双重压力,从战略高度寻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说高油价是机遇,不容易理解,这是因为变挑战为机遇需要有战略眼光。实际上,高油价所带来的影响和压力,应该足以使我们能够对传统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在战略上把如此挑战转化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模式的动力和机遇。当前,我们还是要紧密联系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历史使命感。从这个战略视角来看问题,除了要实施石油战略和保障石油安全、以及抓紧制定应对高油价的短期和中长期对策之外,还应该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出一系列的“组合拳”。其要点在于加快实现“七个结合”:其一,是推进经济增长与能源综合支撑相结合;其二,是转变发展方式与能源循环利用相结合;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与改善能源结构相结合;其四,是加快产业升级与能源高效利用相结合;其五,是增强技术创新与新型能源替代相结合;其六,是开发节能产品与相应配套政策相结合;其七,是促进社会消费与倡导能源节约相结合。

  作为正在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来说,在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能源安全必然会面临着四大风险,即油价风险、油源风险以及国际局势动荡带来的通道风险和政治风险,这也是影响上海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十分紧要、长期困扰的外生变量。因此,也就更加需要把高油价的挑战转化为机遇,在长效机制上取得应对高油价局面的主动权。从当前来看,应对能源风险的关键,必须既重视能源的战略储备,又要抓紧建立紧缺能源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以避免对经济和社会的过度冲击。同时,也要通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名言 张兆安:国际高油价 挑战与机遇并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815.html

更多阅读

珍贵组图:记录新中国历次大阅兵精彩瞬间的40张照片

珍贵组图:记录新中国历次大阅兵精彩瞬间的40张照片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949年3月党中央移驻北平,毛泽东乘美式吉普车在西苑检阅部队(这是我军最高统帅在解放战争史上惟一的一次阅兵,也可说是半年后所举行的开国大典阅兵

张学良与张学思:密谋“中国社会主义前途”

张作霖的14个子女中,张学良、张学思兄弟俩感情最深。张学良虽然官至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却坚决支持弟弟张学思的共产主义信仰。1949年张学良被幽禁台北之时,张学思正受命创建新中国海军。张学良生前曾多次提到同父异母的弟弟张学

张兆和:那些信,那些爱

张兆和:那些信,那些爱一“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美国的张清安:诺顿一世称帝故事

咱知道1982年四川大巴山里有位张清安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叫做正皇帝,而且本着有福同享的原则给他太太廖桂堂也安排了个副皇帝的的职位。不过张皇上刚刚宣布称帝就被县公安局以谋反罪给灭了。说来有趣,美国也曾经有位同学自封皇帝。不过这

声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名言 张兆安:国际高油价 挑战与机遇并存》为网友我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