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省级政府的职责应主要是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国家标准的严格实施。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标准,提供本区域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各市县负有行政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责任。 (3)市、县政府的职责应主要是执行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标准。提供区域内各项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保护市县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消费安全,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 (4)乡镇政府的职责应主要是为“三农”提供服务,管理乡镇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纠纷,保护乡镇生态环境,维护基层稳定等。 2.以强化公共职责为重点,优化行政层级,适当调整行政区划 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推进行政扁平化,促进中央政令畅通,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1)逐步推进财政上的“省管县”向行政上的“省管县”转型,强化县级公共服务职能。第一,确保在2012年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实现财政省直管县。第二,逐步推进行政上的“省直管县”。 (2)在“乡财县管乡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县乡财政关系。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鼓励将乡镇政府转变为县级单位的派出机构,使县乡财政管理模式与行政层级相一致。 (3)整合行政资源,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与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大趋势相适应,推进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升格为市或撤县设区;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把乡镇逐步变为街道办或社区。 3.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 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相应的行政问责制,从激励约束机制上确保政府履行公共职责中改院:《珠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研究报告(2009~2020年)》,广东省财政厅委托课题,2009年7月。。 在绩效评估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评估的指标体系,尽快建立评价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1)。 表5.1 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

领域指标 公共教育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教育支出、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九年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等 公共医疗卫生人均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每千人口医生数(人)、每千人口护士数(人)、每千人口病床数(人)、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人)、每万人口药品监督人员数(人)、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率、农村居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居民卫生户厕使用率、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精神病防治率等 公共交通人均公共交通财政支出、乡镇(或行政村)通车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里程数、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比、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数、公路通车里程数、通村公路里程数、建制村水泥路通达率、轨道交通运送能力、公交分担率 公共文化事业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农家书屋覆盖率、行政村定期电影放映实现率等 生活保障人均生活保障支出、人均养老金、低保覆盖率、五保供养水平、养老保险参保率等 医疗保障人均医疗保障财政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新农合补偿水平等 就业保障人均就业保障支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失业证人数、创业机构培训次数及人数、失业保险参保率、劳动就业率、技能培训普及率、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建设覆盖率、就业援助率、培训后就业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