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第二次改革(5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二、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

  我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较大、城乡差距比较严重,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之一。这一现实,给改革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给政府扩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严峻而迫切的重大课题。

  1.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面临新的挑战

  我国的公共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面临巨大压力。经验表明,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的局面。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面临着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承担改革成本,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一方面又要着眼于发展,并为中长期发展创造条件。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以及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但是,现实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相当薄弱,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财力还没有用到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并且对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了解和紧迫感。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拉美一些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激化社会矛盾,而且有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断或倒退。因此,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

  2.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

 第52节:第二次改革(52)
  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对政府转型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政府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最重要的是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加快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在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应当加快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二是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关注的重点应从效率转到效率与社会公平并重上。

  3.按照公共需求变化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转型的实际进程

  当前,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经济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同政府职能转变相联系;二是社会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潜在的风险,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们要把政府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政府转型的实质性突破。

  (1)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事实上已经成为改革攻坚的重点。政府改革滞后,事实上越来越制约着其他领域改革的进程,并由此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未来几年,我国的改革有可能发生几个重要的转变,例如:第一,由微观体制改革向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二,由竞争性领域的改革向垄断性领域改革的推进和转变;第三,由经济体制改革向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转变。这三方面改革的推进和转变,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转型。

  (2)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关注公共需求变化和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这就要特别强调明确划分和严格规范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和权利,在此基础上深化各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外,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治理结构与公共服务体系,并按照这一目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3)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根源于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变化,目的是公平、公正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政府自身建设与政府转型

  国际金融危机使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提出挑战;对政府应对危机的应变力、执行力提出挑战;对政府提高透明度、公信力提出挑战。另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广大社会成员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期望值加大;另一方面政府自身建设的某些突出问题容易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个特定背景下使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899.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52节:第二次改革(52)》为网友离人过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